红军

1945年老红军怒闯林彪住处,报出绰号,林彪不怒反喜:快让他进来

1945年抗战胜利后,党中央任命林彪为山东军区司令员,林彪不敢耽误,立刻奔赴山东军区,可是当他走到河南濮阳时,中央却发来了新的命令,不让他去山东,而是改道前往东北。

10月初,林彪终于抵达河北霸县境内。

此时担任晋察冀军区冀中十分区七十五团团长的李德才得知林彪来到了自己的“地盘”,内心激动,马不停蹄地奔赴林彪住处。

林彪此时正在自己的院子里看东北三省的地图,他已经知道了中央要自己去东北的真正意图,在这一路上,他除了睡觉,就是在思索如何完成中央的任务。

就在这时,忽然门外传来了喧闹声。

林彪有些生气:“你们在搞什么名堂?”

旁边的警卫员赶忙去门口询问,不一会儿,一位士兵赶来汇报情况。

士兵开口道:“首长,外面有一个叫“土佬”的人要来见您,我们怕他影响首长工作,就拦住了他,没想到他还要硬闯进来。”

说完这句话,士兵战战兢兢不敢动。

在场的众人心里不得劲,纷纷责怪这个叫“土佬”的人,难不成他对首长有什么不好的企图?

众人没有看到的是,当士兵提到“土佬”这个名字时,本来发火的林彪,脸上却是露出了些许的笑意。

林彪开口了:“土佬来了?那快请他进来吧。”

众人大惊,以为自己听错了,林彪没解释,直接转身进了屋子。

是的,这个土佬,正是前文提到的李德才。

李德才为什么叫“土佬”?他与林彪又有着怎样的交集呢?

黄公略亲自为他取绰号

1904年,李德才出生在江西萍乡的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贫,他从小没读过什么书,父母去世后,他便跟随着哥哥,嫂嫂生活。

8岁时,为了混口饭吃,李德才开始学割草放牛,12岁便下了田地耕种,

这样的苦日子,李德才一直过了10多年。

上世纪20年代,当农民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兴起时,李德才的内心也有想法,

李德才实在是不想过这个苦日子,他想要改变命运,改变自己的生活,凭什么他生来就要受到地主压迫,凭什么他一辈子就要面朝黄土,背朝天?

李德才的哥哥似乎看出了李德才的骚动,他宽慰地说:“咱们就是泥腿子,生来就是种田的命,干好眼下的活才是正事。”

李德才不信这个邪,李德才的哥哥当即一巴掌挥了过去:“不想干,你就给我滚。”

李德才当即转身离开。

离开了家,李德才一时间不知道去哪,得知旁边的芦溪县宣风镇有红军队伍,李德才当即跑了十几里的山路赶到了宣风镇。

在这里,李德才没有失望,当他看到一位身着灰布军装的人正指挥人在墙上写标语时,他上前询问:“你们是红军吗?”

此人呵呵笑了:“对,我们就是红军队伍。”

李德才很高兴:“我能参加红军队伍吗?”

那人回答道“当然可以。”

就这样,李德才参加了红军队伍,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李德才此时参加的队伍,并不是真正的红军队伍,而是当地农民赤卫队。

后来直到1930年时,当地的党组织将这些赤卫队整编到一起,编成了湘东游击队,这时,李德才才算是真正地参加了红军。

不过,李德才所在的游击队,也不是真正的红军主力,直到他遇见一个人,这才有了改变的机会。

黄公略

李德才遇见的这个人,是黄公略。

1928年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平江起义后,彭德怀,滕代远率领一部分部队前往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

黄公略则是率领一部分队伍留在了湘赣边界打游击。

不久,在打文家市时,李德才所在的游击队配合了黄公略指挥的正规红军,这次战斗后,部队战果很大,不过牺牲的人也不少。

在黄公略的强烈要求下,赤卫队的几百名队员被编入了黄公略领导的红三军,这其中,就包括了李德才。

由此,李德才正式地成为了红军队伍的一员,当时负责招兵的人看李德才人高马大,便将他分配到了机枪连,要他当机枪手。

也许那个时候任谁都没有想到,这位招兵干部的无意之举,却是为我军培养出了最优秀的机枪手。

不久,经过一段训练后,李德才正式扛着机枪上了战场,他迎来的第一战,就是攻打长沙战役。

受“立三路线”影响,彭德怀率领部队攻打长沙,第一次打长沙,打了下来,不过敌人很快卷土重来,为了保存实力,部队只好撤退。

到了1930年8月,红军再次进攻长沙。

此时敌人已经在长沙构筑了防御工事,红军队伍打得很辛苦,却是并未取得什么战果,而且战士们也伤亡很大。

黄公略一看,不能再打了,就提议撤退。

彭德怀只好同意,他们掉头改打敌人守备力量薄弱的吉安,很快,吉安被红军拿下。

吉安被拿下后,战士们缴获了许多新的军装,每个人都被分了一条裤子。

这种新式军装前面有一个口子,战士们没见过,觉得很新鲜,谁都不知道该咋穿,李德才别出心裁:“有口子肯定是为了拉屎方便,因而就将口子穿在了后边。”

一天黄公略巡查时,看到了李德才,招手让他过来。

黄公略奇怪地问:“你的裤子怎么这样穿?”

李德才沾沾自喜:“为了拉屎方便。”

黄公略一听哭笑不得:“好你个李德才,你真是个土佬啊。”

李德才嘿嘿笑着,就这样,他便有了“土佬”这个称号。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土佬”这个称号,伴随了李德才的一生。

强渡大渡河的勇士

李德才参军以后,敢打敢冲,因而在队伍里的名头很大,在战火的历练中,李德才也逐渐地从一个“新兵蛋子”,成长为了一个优秀的机枪手。

1935年5月,红军抵达大渡河。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地势险要,想要渡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蒋介石也知道如此,因而派国民党部队迅速出击,准备将红军消灭在大渡河边。

强渡大渡河,成为了红军的重中之重。

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和红一军团政委抵达大渡河边后,找到了红一军团红一师一团团长杨得志,讯问渡河准备。

杨得志一边讲,两人一边听。

看着远处正在河边抢修工事的红军战士们,聂荣臻似乎想到了什么,开口问:“土佬来了吗?”

杨得志呵呵一笑:“来了,还专门给他配了两挺机枪。”

刘伯承疑惑了:“土佬是谁?”

聂荣臻就将李德才穿反裤子的事讲了出来。

刘伯承听后哈哈大笑。

聂荣臻继续说道:“他是我们一军团最优秀的机枪手,每次重要战斗都少不了他。”

刘伯承大感兴趣:“走,我们去看看他究竟是个啥样子。”

几人赶到河边,此时李德才正带着人在构筑工事,杨得志看到后挥挥手:“老李,老李,快来。”

李德才来到后敬礼问:“团长,有啥事?”

杨得志:“总参谋长(刘伯承)想见见你呢。”

李德才将目光转移到了刘伯承的身上。

刘伯承一看,夸赞道:“好一个土佬。”

李德才嘿嘿笑着,杨得志问:“老李,压制敌人火力有问题吗?”

李德才:“没问题。”

刘伯承看着李德才自信的样子,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打,这可是关系到咱们红军生死存亡的一仗。”

不久,战斗爆发,李德才驾着机枪,向敌人扫射而去,

看到敌人反击。

刘伯承在旁边激动道:“土佬,快打,快打啊。”

李德才转移枪口,朝着敌人再次扫射,敌人应声倒地,刘伯承大叫:“打得好,打得好啊土佬。”

在我军的强大攻势下,敌人很快落荒而逃,我军趁此机会上岸,抢占渡口。

强渡大渡河战役结束后,李德才因功被授予了“大渡河英雄”的光荣称号。

第二天,毛主席,林彪等人来到了大渡河,刘伯承看到大家都来了,很是高兴,当场给大家讲了李德才的故事。

张闻天听到后,疑惑地问:“他为什么叫土佬呢?”

毛主席早在中央苏区时就知道李德才,他笑着给大家解释了原因。

众人听后哈哈大笑,林彪也早就知道了李德才,不过,当他再次听到李德才在大渡河战役中的表现后,他也欣慰地笑了。

跟林彪要枪炮

抗战时期,李德才先后担任了八路军连长,营长等职,到了1945年时,他已经担任了团长。

李德才所在的团,是个由地方部队刚刚整合的,不仅人员参差不齐,而且武器装备也很差。

李德才作为团长忧虑不已,这样的队伍能打仗?

就在这个时候,李德才得到了一个令他振奋的消息,林彪此时在霸县驻扎

李德才得知林彪在自己的“地盘”,简直是高兴坏了,他对这位老军团长,还是非常敬重的,而且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位老军团长肯定对自己也有印象。

因而李德才决定,前往林彪的住处,让他帮帮忙给自己搞一些枪炮来。

李德才的想法在当时不可谓天马行空,敢想林彪要枪炮的人,在那个时候,李德才可谓是第一人。

由此,便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李德才来到林彪住处后,报出自己的名,唯恐林彪忘了,就将绰号“土佬”也说了出来。

在门口守卫的战士们都是年轻人,他们根本不知道李德才的光辉历史,因而坚决不让李德才进去见林彪。

李德才本来脾气就暴躁,此时再受到阻拦,他的心里更加愤怒了,当即就要冲进去。

林彪得知是李德才来了,很是高兴,派人将他请了进来。

李德才见到了老军团长,当即敬礼,林彪摆摆手,亲切地问:“你从党校出来后,到晋察冀来了吗?”

李德才摇摇头:“他们让我去东北。”

林彪很高兴,他知道李德才的能耐,因而高兴地说:“那好,你跟我一起走吧。”

李德才再次摇摇头。

李德才说:“我不去,听黄寿发(冀中军区参谋长,后因杀害发妻被枪决)说,哪里的冬天很冷,撒尿还要带根棍子,我就向聂老总申请留在冀中了。”

林彪呵呵笑着,也没有再继续进行这个话题,问道:“你找我有什么事啊?”

说到整体,李德才来精神了:“我想找首长要点武器装备。”

林彪诧异:“我又不是后勤部长。”

李德才解释:“你们到东北后,那里有的是日本人留下的大炮,机关枪,你就把部队用不着的给我留下点吧。”

林彪还没有回答,正巧邓华几人来了,林彪摆摆手:“你去找他们要吧。”

邓华见状,就将李德才拉走了。

后来,在邓华的建议下,李德才让许多我军路过冀中的部队,给他留下了一点武器装备,大家也都知道李德才的脾气,因而也没有多加争辩。

聂荣臻得知此事后,也没有怪罪李德才,还说他是发了一笔洋财。

意外早逝

建国后,李德才前往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役,1952年,他回到了国内。

之后,在杨成武的安排下,李德才担任了保定军区分区的司令员,在这个职务上,李德才一干就是八年的时间。

1955年授衔时,李德才因功被授予大校军衔。

1960年,李德才意外早逝,年仅56岁。

李德才去世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

毛主席得知李德才去世的消息,内心悲痛,点燃的香烟久久烧了半天,主席也没将它放在嘴里。

后来,李德才的下葬仪式在北京举行,时任副总参谋长的杨成武亲自为他执绋牵灵。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