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赵红军老师:产后阴吹四个月医案一则

葛根汤:

第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

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

葛根汤用法:

1.辨证要点

①部位在颈项、肩臂位置;

②酸困、怕冷怕风。

2.适应症

①颈椎病、颈肩综合征;

②耳鸣、耳聋;

③头痛、偏头痛;

④鼻炎;

⑤腹泻;

⑥月经提前。

3.加减

①风邪湿盛加荆芥、防风、羌活、独活;

②疼痛、僵硬、麻木加威灵仙、僵虫、桑枝;

③上肢和手臂的问题加桑枝;

④疼痛严重加片姜黄、全蝎、蜈蚣;

⑤月经提前加丹皮、地骨皮;

⑥内热、口干加石膏;

⑦失眠加龙骨、牡蛎。

4.禁忌症

①多汗禁用;

②失眠患者慎用,可加龙骨、牡蛎等兼制;

③月经推迟加牛膝、川断。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方证对应皆有可取之处,不能一概否定。临床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近日治愈的一个阴吹患者为例,看辨证论治的临床应用。

产后阴吹四个月病案及分析:个人信息:梁某,女,30岁。

病史摘要:多囊、脑垂体结节、高血压病史、原发性不孕,去年经中药调治后如愿怀孕,已产一女。

2020年7月26日,初诊:

主诉:产后阴吹四个月。

四诊:阴吹,声音颇大,躺着的时候能感觉到风往阴道里走,深以为苦,老公携来就诊。

体瘦,面黄略红,口不干,不苦,舌尖红,苔薄白。

纳正,多梦,易紧张,血压高的时候有头晕,经怀孕前中药调理,已经很少服用降压药。

产后左肩胛骨疼痛,脚后跟疼,怕冷,出汗少,白带多,疲乏无力。因哺乳,月经尚未至。诊脉右细弦略滑,左脉沉细弦。

分析:

产后体虚,容易感受外邪,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产后多风证,需要引起临床重视,否则可引起诸多产后风病症。

阴道为七窍之一,更容易招风(见赵红军老师的风药理论“风邪多入孔窍”)。

且患者有很明显的“有风吹入阴道”的感觉,本着“轮值首重病因”的原则,首先考虑风邪入侵。

治法方药:

葛根汤加减:

葛根15克、麻黄5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甘草5克、威灵仙20克、百合30克、茯神30克、蛇床子15克、薏苡仁20克。7付。水煎服。

8月2日复诊:服药一副,阴吹明显减少,继续服药后肩胛骨和脚后跟疼痛减轻,微微出汗,周身得舒,仍有乏力,脚后跟活动则疼,白带减少。

双脉沉细弦,重按脉弱。方药对证。

上方调整:加白术10克、杜仲15克。7付。

8月16日三诊:经上方调理,阴吹基本小时,无余不适,血压稳定,未服用降压药,纳食睡眠正常。上方7付。巩固,观察。

分析:

我们倡导的大辨证属于全身辨证,不同于教科书的小辨证,即局部辨证,教科书内科、妇科等讲具体病种时的辨证分型实际上都属于局部辨证,不符合传统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想。

那么既然要整体辨证,就要重视全身问诊,任何一个细小的病症,都需要问诊全身症状,整体分析辨证。

如问诊不全,忽视外邪,由此导致病历资料不全,直接会导致重要症状遗失,主症缺失(主诉不一定等于主证),把整体辨证简化为局部辨证,进而影响到理法方药和临床效果。

这也是当今辨证水准和临床疗效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周一(今天)、周三、周五的晚上八点,欢迎大家进群准时听课。

赵红军老师将会接着上周的内容,继续为大家讲解经方在妇科的运用第四节:妇科疾病如何辩证、如何用经方治疗,结合经典条文和案例,为大家解决治疗妇科方面的疑惑,帮助大家提高临床辩证诊治水平。

本次课程免费观看

欢迎大家进入群里学习

别忘了关注我们

后期会有更过的课程分享哦!

进群方式请联系工作人员

师:13350353348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治疗经验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尝试,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文仅用于分享。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