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敲掉自己的4颗门牙,他顺利送出绝密情报,红军当即决定长征

众所周知,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征路上进行了大小600余次的战斗,历时两年,行程约25000里,一路上击溃了国民党军队数百个团,打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最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殊不知红军长征是被迫进行的,是一次大的战略转移,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红军被迫进行转移的呢?1934年10月,蒋介石亲自飞往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参会的是五省军政要员,蒋介石亲自部署对红军进行第五次“围剿”。

这一次蒋介石下了血本,调集的兵力近百万,进行全方位的“围剿”,重点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到50万,然而当时的红军并不知道蒋介石出动如此多的兵力,一旦敌人的合围完成,后果不堪设想。

万幸的是,当时地下党员项与年送出了机密情报,让红军得以提前知晓蒋介石的兵力部署,接到情报的周恩来等级召开会议商议,决定进行转移,那么问题来了,项与年是何人?他是如何知道绝密情报的呢?

项与年是福建连城县人,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小时候穷得读不起书,后来靠自学获得知识,1925年,29岁的项与年加入了共产党,先是在上海从事秘密的地下情报工作,后来被派往江西。

在江西他改名为梁明德,打入了江西第四保安司令部担任机要秘书,在这个职位上他有机会接触到核心的秘书,1934年10月,蒋介石在庐山主持召开五省军事会议,第四保安司令部的司令也参加了会议。

从会议上带回了《剿匪手册》、《铁桶围剿计划》等文件,此外还有关于兵力部署、进攻时间和战斗序列编制等等机密文件,项与年在看到这些机密文件之后顿感大事不妙,他深知这份情报的重要性。

项与年利用四角号码字典的字码对情报进行改编,得到了一份字码密码,于是他带着一本四角号码字典就出发前往瑞金红军指挥部,可当时一路上敌人都戒严了,要想通过重重关卡谈何容易。

为了能够顺利通过敌人的盘查,项与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敲掉了自己4颗门牙,然后乔装打扮成一个落魄许久的乞丐,袋子里装着用油纸包好四角号码字典,然后再盖上一层酸臭的米饭,整个人邋里邋遢。

就这样项与年轻松地通过了敌人的关卡,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了红军指挥部,项与年亲手把情报送到了周恩来手中,当时的指挥部迅速做出了战略转移的决定,1934年10月10日夜,苏区红军从瑞金出发,踏上了长征之路。

后来毛主席在评价项与年送情报一事时,称赞其“功劳是巨大的”,当时项与年也跟随红军进行了长征,不过在中途他被派去了香港,在那里开展联络活动,一直到1938年才回到延安。

在抗战时期项与年从事统战工作,担任过绥德地委常委兼统战部长等职,解放战争中他担任过辽宁工业厅副厅长等职,新中国建立后,项与年为新中国建设做出过贡献,于1969年回到家乡连城县工作,于1978年10月2日病逝,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