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悦享·读书】第5期丨红军之父有谁人?元戎英名青史传——朱德

编 者 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为了给广大党员干部搭建畅游知识海洋的桥梁,让更多人爱上读书,乐于分享,江西瑞金干部学院推出【悦享·读书】专栏,与读者一起悦享读书时光。

今天推出【悦享·读书】第5期丨红军之父有谁人?元戎英名青史传——朱德

德一生戎马倥偬,文韬武略,以革命之忧为忧,以人民之乐为乐,对国家赤胆忠心,为民族复兴奋斗终身。但他不争功名,不谋苟利,无私无我,坦坦荡荡。他酷爱兰花,曾赞颂道:“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旁。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朱德就如这坚贞高洁的兰花。他是大地之子,人民永远怀念他。本次小编为大家带来3本有关朱德元帅的著作,让我们一起回顾朱德伟大光辉的一生,共同向朱德同志学习。

朱德简介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一个贫苦佃农家庭,曾在四川省高等学堂(原四川大学前身)就读。
1909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1922年11月,在柏林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8月1日,朱德参与领导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28年1月,与陈毅等领导发动湘南起义,同年4月,同陈毅率起义军转移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
1935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主张。
1939年3月,朱德大力争取中间力量,有力地促进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1940年8月起,与彭德怀、左权共同部署八路军在华北铁路交通线开展破袭战,后发展为百团大战。
1945年4月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
同年8月,与毛泽东一起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向日伪军展开全面反攻,解放了华北、华中广大地区。
1948年9月起,参与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年4月同毛泽东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
1950年10月,出席中央政治局会议,会上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赴山东、东北等地向即将入朝作战的志愿军部队作动员报告。
1976年7月6日朱德同志在北京逝世。
朱德的一生,是为人民奋斗的一生。

《朱德传》

《朱德传》

推荐指数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著

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

简介:
本书记述了朱德伟大光辉的一生。朱德一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几个历史时期,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见证人。他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对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高尚品德和伟大人格,更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本书是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朱德5000余件文稿、电报、书信、讲话及中共中央、人大常委会和工农红军到人民解放军的重要会议记录,根据他的自述及有关方面回忆录,并利用党史研究的新成果而撰写成的,内容翔实可信。

《朱德——一位朱德故里人半个世纪的报纸剪辑》

《朱德——一位朱德故里人半个世纪的报纸剪辑》

推荐指数

张思德干部学院 编

简介:
本集子的表现手法既非原创的传记,也非新作的纪实,更不是当前的什么报告,而是百分之百的“剪刀加浆糊”所形成的有关朱老总的报纸剪贴。这厚厚实实一大叠,林林种种数百篇,均来自张思智老人亲手所为,而且历经了他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兼程、日积月累。本集收录其中的大都是“豆腐块”式的小文章,但我们却能从这篇篇短文里读懂朱老总的大心怀、大视野、大想、大人生、大精神。我们敬爱的朱老总,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红军之父、元帅之首、三军总司令,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和中国人民的杰出领袖,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伟大的思想精神,无不在集子中那些短文的字里行间闪耀着缕缕光芒。

《朱德天心圩整军》

《朱德天心圩整军》

推荐指数

政协江西省

安远县委员会 编

简介:

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失利后,朱德、陈毅等率起义军余部1000余人于1927年10月21日进入安远天心圩宿营。第二天清晨,朱德、陈毅发现部队只剩下800多人,团以上干部仅3人。部队面临溃散的危险。为挽救队伍继续革命,朱德、陈毅、王尔琢等人商定于当日傍晚在天心圩召开排长以上军官会议。

大会上,朱德说:“大家知道,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也失败了!但是,我们还要革命的。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他还说,“1927年的中国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俄国革命在1905年失败后,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暂时的,到了1917年,革命终于成功了。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暂时的。中国也会有个‘1917年’。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你们应该相信这一点。”朱老总坚定的话语和信念燃起了干部、战士的信心,他提出的“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和“革命必须自愿”两条纲领,也让军心得以稳定。陈毅满怀深情地说,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不仅经得起胜利的考验,能做胜利时的英雄,也经得起失败的考验,能做失败时的英雄!王尔琢则向大家发誓:从现在开始蓄须明志。革命不成功,坚决不剃须!

会后,800多人的部队被改编为一个纵队。朱德任纵队司令员,陈毅任纵队政治指导员,王尔琢任纵队参谋长。下编1个士兵支队,辖3个步兵大队;还有1个特务大队,1个机炮大队,1个军官指导队。

经过整顿,这支部队重新焕发了生机,以昂扬的状态奔向革命的前线,并于1928 年 4 月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余部在井冈山会师,成为红军的战斗力核心,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征程。南昌起义的火种由此不灭。

寄 语

朱德同志和无数革命先烈在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时,努力成为拯救中国的砥柱,以“刷新旧国风”“铁血铸中华”的豪气壮志百折不挠地探寻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道路。当下,我们更需向朱德同志学习,以一生学习、一生向前的奋斗精神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百折不屈的意志克服中国发展过程中的拦路虎,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方法为人民服务。

欢迎前来书屋阅览

END

来源| 图书与信息技术中心

编辑 | 钟世彬 校对|温久昌

审核 、监制 |袁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