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为献礼二十大、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共延安市委老干部工作局与延安市融媒体中心再度携手,特别推出广播节目《献礼二十大·永远跟党走—— 党的故事我来讲(第二季)》,作为党的追随者、时代更迭的见证人,我们将继续邀请多位为延安贡献过青春与智慧的老干部走进广播直播间,讲他们眼中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
本期嘉宾:薛志金
薛志金,男,1953年7月出生,197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5月参加工作,畜牧师(中级)职称,曾任吴起县草原站当副站长,2013年退休。
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曾这样对红军长征的意义做了高度论述,他满怀激情地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如果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么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央红军,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红六军团主力,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保存有生力量,实现北上抗日,背负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他们陆续离开革命根据地,踏上了战略转移的征程。经过艰苦卓绝的万里行军,纵横十几个省,跨越滔滔的急流,征服皑皑的雪山,穿越茫茫的草地,突破层层的封锁,粉碎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最终胜利会师于陕甘宁地区,并以此为大本营和出发点,从而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历史上把中国工农红军的这一伟大壮举称为“长征”。
一九三五年九月十三日,张闻天、毛泽东、彭德怀等一起率领红军陕甘支队离开俄界,迅速北上。迎面而来的是长征中的最后一道关口——腊子口,腊子口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东北部,是川西北通向甘南的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腊子口周围是崇山峻岭,东西两侧都是100多米高的陡峭石崖,如刀劈斧削一般,中间是一个宽8米左右的隘口,腊子河从峡口奔涌而出,抬头望去,只见一线青天,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过了这个关口,就可以进入甘南的开阔地带。但是当时,腊子口已被国民党新编十四师鲁大昌部控制,如果胡宗南的援兵一旦赶到,严密封锁山口,不但无法实现中央红军北上抗日的主张,红军还将会面临被敌人合围的危险,甚至连掉头南下、重回草地的机会都没有。在这紧要关头,红军先头部队红四团于十七日英勇机智地歼灭守敌两个营,夺取腊子口,打开主力红军进陕南的通道。
九月十八日,先头部队进驻没有守备的甘南小镇哈达铺(今属甘肃省宕昌县),毛泽东、洛浦、周恩来、博古等翻过岷山,于二十日到达。当天,张闻天在哈达铺的一座关帝庙里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主要讨论组织部工作和部队整编工作。张闻天讲到要爱护干部时说:“有的老同志有能力,但人拖瘦了,对干部要宽大一些”。毛泽东支持张闻天的意见,在讨论中说:“我们现在的干部是精华,应该注意保护,组织部应该调查,了解干部,既要了解高级干部,又要了解中层干部”。会议通过了整编方案,陕甘支队下设三个纵队,原来的一、三军团,分别设为第一、第二纵队。中央机关、红军总政治部等组成第三纵队。第三纵队由叶剑英任司令,邓发任政治委员。会议还讨论了白区工作。张闻天提出“设法派人于白区取得联系,加强白区工作”。会议同意他的提议,决定派谢觉哉、毛泽东同志到新疆去建立交通站,可能的话与国际接头。
经过二万多里长途跋涉,跨越了万水千山,冲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终于在陕北落脚,开辟了新的根据地。当时,毛泽东非常振奋地说道:“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到了通谓,毛主席诗兴勃发,写了一首七律,歌颂史无前例的长征。在干部会上他用那浓重的湖南乡音,气势高昂地朗诵了一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九三五年九月二十八日清晨五点钟,为躲避敌人飞机的骚扰,陕甘支队在一个空旷的晒麦场上召开了连以上的干部大会,进行突破长征最后两道封锁线,到陕北革命根据地去的政治动员。毛泽东、彭德怀、张闻天等相继讲话。此后,红军陕甘支队经过回民地区,连续突破了会宁—静宁之间于平凉—固原之间的两道公路封锁线,于十月七日到达固原县青石咀。毛泽东指挥陕甘支队采取两侧迂回和正面突击的战术,击溃了尾追而来的敌骑兵的两个连,顺利翻越海拔约三千米的六盘山。登上六盘山,眼看胜利在望,毛泽东诗兴大发,填《清平乐·六盘山》词一首:“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征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表达对胜利的豪情和投入新的战斗的渴望。翻过六盘山,中央红军过环县,向陕北根据地挺进。十月十八日部队经陕西省定边县抵达铁边城,已到吴起县境内,紧靠陕北苏区。
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九日,陕甘支队到达吴起镇。中央红军长途跋涉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到这里终于胜利完成了。中央红军进驻吴起镇后,发现镇子、街头、破旧的窑洞墙上,随处可见的是“打土豪”“分田地”“拥护刘志丹”“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标语。一个窑洞门口还挂着一块牌子——赤安县第六苏维埃政府。对于长途跋涉的红军来说,没有比这里更亲切,更令人振奋了,说明这里确实是苏区了,中央红军确实到达陕北根据地了。
毛泽东、洛浦、周恩来、博古等在镇上宗湾子关帝庙后面的油房院子里住下。他们决定,部队在这里休整几天,摸清情况,然后去同红十五军团会师。一个月前,原在鄂、豫、皖的红二十五军,由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率领,经陕南、陇东长征十个月到达陕北,于一九三五年九月十六日在延川县永平镇与刘志丹率领的陕北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胜利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
中央红军到吴起镇时只剩七千多人,地方党、政、游击队和广大群众很快就了解到,是咱们的红军来了,大家连忙筹粮食、送猪羊,欢迎红军。热腾腾的油糕摆上桌、滚滚的米酒让给亲人喝,用小米、干饭、南瓜汤、猪肉洋芋熬酸菜、炒鸡蛋、压粉条、黄米馍馍、油饸烙等各种陕北特色小吃招待红军,红军战士吃得美味又香甜。老百姓还给红军送衣服、做鞋,把自己住的热炕让给红军住。毛泽东在铁边城张湾子张连杰家吃了老乡做的羊肉剁荞面后,高兴地说:“一年多没吃过这么香的饭了,陕北真是个好地方”。吴起人民的热情,深深感动和鼓舞了红军战士。
这时,马鸿兵的骑兵和东北军的骑兵尾随追来,毛泽东说:“切掉尾巴,不要把敌人带进根据地”。十月二十一日凌晨四点,毛泽东登上平台山,在杜梨树下召开了战前动员会,他叮嘱警卫员:“枪声激烈时不要叫我,等到打冷枪的时候再叫醒我”。毛泽东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他运筹帷幄、用兵如神。红军战士听闻此言,都心领神会,信心大增。
早晨七点,“切尾巴战役”全面打响,彭德怀指挥了这场打骑兵的“切尾巴”伏击战。红军把敌人骑兵分别包围在二道川、胜利山、头道川的杨城子、圪坻梁、柳树梁、燕山梁一带。当敌军进入埋伏圈后,红军从各方发起猛烈进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后,歼灭敌人一个骑兵团,击溃敌人三个骑兵团,把追击中央红军的“大尾巴”切掉了,保卫了陕北根据地。红军大获全胜,并追击50公里,创造了步兵追骑兵的奇迹。
这场战役后,毛泽东写诗赞扬彭德怀:“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后来把最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将原诗退还给了毛泽东。
十月二十二日、二十七日,张闻天在吴起镇先后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毛泽东在二十二日政治局会议上作了“关于目前行动的方针的报告和结论”。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陕甘支队从俄界出发,已走了两千里,到达这一地区的任务完成了”,敌人对我们的追击堵截不得不告一段落。”我们的任务是,保卫和扩大陕北苏区,以陕北苏区领导全国革命,陕、甘、晋三省是发展的主要区域。
张闻天赞成毛泽东的报告,在最后发言中分析了长征胜利后的形势和面临的新任务。他指出:到达苏区根据地,长征的任务完成了,这是一个历史时期的完结,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现在新的任务是,保卫与扩大这一苏区,变为直接的民族革命战争。要把反帝和土地革命直接结合起来。这时,他将这一具体任务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政治形势联系起来,指明了新的历史时期的战略任务,将土地革命战争变为民族革命战争。
毛泽东在结论中指出,结束这一年的长途行军,开始新的运动战,提高战斗力,扩大红军、解决物资问题,是目前部队的中心工作。要加强白区白军工作和游击队工作的配合。要尊重地方干部、群众的意见,要依靠他们。这次政治局会议批准了直罗镇会议落脚陕北的战略决策,宣告了中央红军长征的结束。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党百年奋斗伟大历史成就的精神密码,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政治品格的精神之源,是党强大的思想优势、政治优势、精神优势、道德优势的集中展现。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同志,我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进一步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的建党方针和政策,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传承党的红色基因,继承和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