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看战斗减员就知道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有多惨

以一方面军为例:

战史里明确给出了一方面军哈达铺整编时的人数是7000多人,吴起县志里明确说了红一到陕北是6000多人,不过6000多多少就不清楚了。

一方面军长征期间的所有减员恐怕得要超过9万了,这里主要讲数字过程就粗略描述一下不细讲。

中央红军长征开始时有86859人。

其中军委一纵4693人(干部团1480余人)。军委二纵9853人(军委教导师近6000人,新兵较多)。红一军团19880人下辖红1、2师两个主力师,以及一个7000余人的少共国际师,三军团17805人 (下辖红4、5师两个主力师,以及6师),五军团12168人(下辖13、34师两个主力师),九军团11538人(下辖3师7000余人,以及22师)八军团10922人(21、23师,新兵较多)另外还有1万余人的挑夫。

突破第一道封锁线歼敌2000余人,红军减员3700余人(主要是非战斗减员),其中伤亡700余人(红四师师长洪超牺牲 )

突破第二道封锁线11月2日~8日歼敌270余人,延寿阻击战歼敌1000余人,红军伤亡数百人,红军总减员9700余人(主要是非战斗减员,中途通过封锁线急行军掉队严重)

突破第三道封锁线歼敌200余人,红军减员8600余人(几乎为非战斗减员伤亡忽略不计)

前三道封锁线吸收铁路工人3000余人,突破第三道封锁线后一直到湘江边上红军剩余6.5万余人,而此时1万余人的挑夫跑得只剩下3000多人了

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歼敌7000,红军减员3.05万其中阵亡失踪1.5万,被俘6000,逃散近万人。

一军团此时16000余人,脚山铺牺牲近4000人,15师全州阻击湘军由5000人减至2700,所以一军团减员当在6000多人(牺牲5000以上),共歼敌近4000。

三军团此时15000余人,光华铺牺牲2100余人,新圩红五师牺牲2000余人、18团牺牲1800余人,三军团牺牲近6000共歼敌2000余人

五军团此时10000余人,隔壁山阻击13师损失1000余人,歼敌1000余人,另外红34师4300余人全军覆没,由于桂军采用先消耗对方火力,再进行打击尽量与红军减少短兵相接,所以桂军损失极小。

八军团前三道封锁线掉队减员严重,此时其实就5000余人,到了凤凰渡被桂军打散(主要是大量逃散),战后仅剩下1200余人(战斗人员600)

九军团22师同样掉队严重剩下的1500余人去军委挑东西了,此时的九军团仅剩下3师4000多人,湘江没什么战斗,损失不大也就几百人。

军委两个纵队到了湘江还剩下12000余人(教导师近5000人),基本没打什么仗但逃亡较为严重,主要原因是教导师基本是湘南农军逃亡严重,而湘江战役军委纵队再次损失过半,据裴周玉回忆这个教导师过了湘江后也只剩下2000多人,那么两个纵队人数最多也就6000人了。

过湘江之后12月5日五军团13师再次遭到桂军偷袭损失1300余人(其中有500人集体向桂军投降)

12月9日三军团4师在两河口也与桂军作战损失1000余人(大部被俘),桂军伤亡120余人。

湘江战役红军合计减员3.05万,仅剩3.5万不到。

之后的黎平会议期间八军团撤编1200余人全部编入五军团,教导师2500余人一分为二分别编入一三军团,挑东西的22师编为5个补充营,2个营编入3师,2营编入一军团,一个营编入五军团,剩下的近3000挑夫留下1600余人,其余的编入五军团。

到了乌江旁红军突破乌江击溃黔军3个团,智取遵义歼敌300余人,后又进攻遵义附近的新站俘虏100余人,进攻松坎歼敌300余人,在遵义会议期间红军进行了整编并将4700余名新战士编入红军部队,少共国际师分别编入红1、2师,一军团12000余人(1、2师),三军团10000余人(近1.1万)(4、5师+独立团),五军团6000余人(37、38、39团),九军团3700余人(7、8、9团),中央纵队4000余人(干部团1100余人),总计3.7万余人,在此期间1月17日凌晨黔军一个师向红五师驻守的刀靶水发起了进攻,一直到1月19日红军主力顺利撤离遵义,红军牺牲148人,负伤数百人,歼敌1000余人。1月22日红军进攻双龙场俘敌数十人

后为了完成遵义会议期间提出的北渡长江的计划,准备发起土城战役此时红军经过遵义撤离后一路掉队还剩3.5万人,1月24日红一军团先是占领土城防守的黔军教导师一触即溃,准备在土城地区打击郭勋祺部,在土城主战场开打前是日梅溪阻击战打响土城战役拉开序幕,红五军团以较小代价完成了对郭勋祺的阻击歼敌200余人。后一军团北上赤水县城红1师在黄陂洞与川军2个旅遭遇伤亡惨重,红军牺牲300余人,歼敌300余人,战斗失利。27日红2师在复兴场与川军2个团遭遇,后敌人援军到达被迫撤出复兴场,红军伤亡192人,歼敌223人。26日红九军团余川军一个团遭遇双方伤亡都不大,为保存实力向一军团靠拢。后1月28日凌晨三五军团在青杠坡向川军发起进攻,后干部团、红2师陆续参加战斗,由于川军援军逼近,被迫一渡赤水,红军伤亡3000多人,歼敌2000多人。

整个土城战役红军伤亡4000余人(牺牲2000余人),其中红五军团伤亡1500、红三军团伤亡1500、红一军团伤亡也超过1000,干部团伤亡110,毙伤川军3000余人,俘敌100余人 (但其中郭勋祺旅只有800人)

后红一军团攻打叙永县城失败阵亡200余人,北渡长江的计划彻底泡汤,一路转战到扎西红军掉队逃亡比较严重,遵义扩红来的新兵基本都跑光了,到了扎西红军只剩下2.7万,在当地扩红3000多新兵,进行了扎西整编红三军团编为4个团9000多人(每个团有2000多兵力),红五军团3个团5000不到,红一军团2个师9000余人,红九军团3500余人,中央纵队三四千人,共3万余人。

后红军发起遵义战役攻克天险娄山关,占领遵义虽然击溃了黔军5个团,但由于黔军拼死抵抗逃跑速度较快,红军伤亡超过了1000人,毙伤黔军1600余人,俘虏黔军1000,打了个击溃,但都被打散了。后吴奇伟59、93两个师共6个团增援,红军老鸦山失守,红10团损失殆尽,红三军团配合干部团几次争夺都失败伤亡惨重,幸亏一军团一师抄了指挥部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红二师一路追出了100里 乌江边还未及时过江的1000多俘虏全部沦为一军团的俘虏,一战歼灭吴奇伟部3400余人(俘虏2000余人),取得了遵义战役的胜利,当然红军付出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战后红三军团除了13团能维持原来编制每连也只有五六十人,其余三个团每连仅编四五个班(彭德怀年谱),但是没有三军团的正面阻击,恐怕一军团也无法完成包抄。

整个遵义战役红军伤亡3000以上其中牺牲军团参谋长以下900多人(红三军团伤亡3000余人,一军团300~400(主要由红三团伤亡144人推测),干部团损失近百人)三军团参谋长邓萍牺牲,击溃中央军黔军共11个团毙伤敌3000余人,俘敌3000余人,缴获枪支2000,机枪30余挺,子弹10万发,可见缴获也是十分有限。红九军团敢往遵义这一期间也掉队400余人,红军此时仅有2.5万余人(李天佑回忆),后3000俘虏中有2400余人经过教育编入红军军。

后来周浑元纵队大军压进红军本想在鸭溪设伏打击中央军5,96师然后泡汤了,国军并没有冒进,然后就是打鼓新场和鲁班场之争,最后选择了鲁班场为三、四渡赤水做准备,然而打鲁班场代价是很大的红军伤亡1500余人(牺牲480余人)其中一军团伤亡489人,三军团伤亡131人,五军团估计800多人的伤亡,干部团也有几十人的损失,共歼敌400余人,击落敌机一架,战斗失利。

之后红军在古蔺又击溃川军一个团的阻拦歼敌数百,后面就是一个团伪装迷惑,主力三渡赤水然后趁敌军兵力回援时,四渡赤水红军主力基本和周浑元纵队擦肩而过,然后就是南渡乌江了,歼灭守敌和援军2个营大概七八百人,不过后来九军团3000余人来不及过江也就留下牵制迷惑敌军,主力兵临贵阳,一部兵力佯攻息烽歼敌100余人,主力佯攻贵阳,后将滇军主力孙渡3个旅调出,主力从贵阳龙里之间南进向云南急进,在此期间后卫五军团与中央军92、90师6个团遭遇,此时五军团只剩下4000人了,子弹极为却乏,与敌稍一接触就垮掉了,部队拼命向南奔逃把三军团的队伍也给冲乱了,部队损失了数百人,所幸没被国军咬住。

此时在乌江北岸的九军团3000人于老木孔伏击了黔军5个团4000余人,毙伤敌300余人,俘敌1800余人,红军仅伤亡100余人,还争取了900俘虏参加红军(都是大烟兵不久都掉队了)后九军团智取瓢儿井俘敌近百人扩红300,后红九军团在猫场遭到黔军一个团和四五百土匪偷袭伤亡400余人,黔军伤亡200余人,一直到会泽县城红九军团仅剩2000多人,会泽县民团1000余人集体向九军团投降,红军扩军1300余人,后又在宣威扩军400余人,一直到渡过金沙江红九军团依然有3000多人马。

此时红军主力一直在向云南急进在急进的过程中还在龙里伏击了孙渡的车队,获得云南地图一张和大量物资,在云南境内打了几次较大的仗在富村沙寨红五团阻击了孙渡一个旅歼敌500余人,红军牺牲25人,红2团在白龙山包括后面的红心口全歼滇军独立2团毙伤敌500余人,俘虏数百人,红军为此也牺牲70余人,总得来说红军这几仗也有几百人的伤亡(牺牲近百人),另外在云南境内沿途灭掉1000多民团,红三军团在此期间遭遇敌机轰炸受重创伤亡300余人,红军向云南急进的过程减员也很严重有三四千人掉队,后到了金沙江边时干部团化妆中央军俘虏川军一个排和江防大队50余人,后又击溃川军两个团毙敌100余人,俘敌600余人,干部团仅阵亡4人,负伤8人,红军靠着七条七天七夜船渡过了金沙江,在此期间红五军团奉命在石板河阻击国民党中央军13师,此时的五军团只有3000多人,而13师足足有15000多人,老电影金沙水拍里有这么一幕,五军团阵地一度接近失守与敌人进行白刃战 在部队即将崩溃的情况下,彝族人民拿着土枪土炮支援红军才暂时稳住了阵地,阻击了九天九夜五军团最后也渡过了金沙江。

此时红军主力也只有1.8万余人了,算上红九军团也只剩下2万多人了,一军团不足7000人,三军团4500人左右,五军团不足3000人,九军团3000多人,另外中央纵队损失不大尚有3000多人(干部团800人),全军合计2万余人。

整个四渡赤水战役从1935年1月24日土城战役开始~1935年5月9日渡过金沙江为止,红军共歼敌1.8万余人(俘虏7000~8000),缴枪数千支,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战斗减员1万余人的代价(阵亡4000余人),另外有大概1.2万人逃跑或掉队再或者留下了打游击,虽然说红军直接歼灭的国军并不多,但国军非战斗减员可能比红军还严重。

再后来就是会理会议了批了林,然后期间红三军团和干部团5000多人攻打了会理城,城内的刘元塘部2500多人,硬是抗住了彭老总6天,红军伤亡数百人,进攻失利,但也并不是毫无收获在会理扩红5000余人,但是也等于没扩很快这部分人基本跑光了,就像苏区临时扩来的新兵和遵义的新兵一样,不然到了泸定桥也不会说只有1万多人了,后面这一路上基本就是一军团撑着了,占领德昌县城击溃了川军一个旅的阻拦,仅俘虏就有数百人,缴枪1000余支,一军团红五团在越西又歼敌一个营,24日在强渡大渡河时1团歼敌2个连200多人,红1师和干部团先行过河,后就是红四团飞夺泸定桥狂奔240里(掉队十分严重)由于干部团先在对岸完成了包抄,川军稍加抵抗就撤了,但是还是还是有100多人当了俘虏,红军牺牲4人,红军全军也至此过来大渡河。

与此同时九军团在渡过金沙江后先是在5月7日于冬瓜坪地区立马灭了刘文辉一个营,毙敌50余人,俘虏数百人,这个营简直富得流油,红军缴获枪支300余,手提机枪45挺,迫击炮4门,后面一直到10日刘文辉又陆续送了2个营都被全歼,3日之内损失上千人,九军团通过彝族区一直到21日后三军团后卫部队碰面,此时九军团一个连有100多人,而主力红军一个连才五六十人,23日九军团在礼州留下了个后卫营(由侦查连和20名红军精锐组成)阻击川敌一路追击总共歼敌超过1000人。后6月2日九军团也过了泸定桥后卫营后来也陆续撤离。

主力红军过了泸定桥之后5月31日~6月1日红一军团在化林坪地区又击溃川军一个旅,双方进行了惨烈的白刃战均有不少人摔下山崖,毙伤敌数百人,俘虏600余人,缴枪600余支,但红军自身也伤亡较大,仅红四团6连就伤亡30余人,红军总体伤亡也有数百人,和川军持平,但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后面6月7日红军又发起天全芦山战役,九军团占领天全,一军团又击溃川军一个团,8日占领芦山,后九军团接替在此又歼敌一个营,后面就是准备去爬雪山了冻死的人不在少数,五军团37团700多人在盐井坪地区阻击川军一个旅3000人,为保障主力过雪山,后阻击了5天撤离在爬雪山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两河口会议的召开又被中央命令返回盐井坪阻击又阻击了7天,这才爬过雪山,两次盐井坪战斗红军无一伤亡,但有数十名战士在盐井坪冻死,歼灭川军100余人。

6月12日红军先头部队和四方面军李先念部在懋功会师,此时的一方面军人困马乏重武器全无弹药稀少,朱德透露过,一军团3500余人(过金沙江后一直承担重任伤亡掉队较多),三军团3000余人、五军团不足2000人,至于九军团黄火青回忆还有2000多人,加上中央纵队的2000,全军仅剩下差不多1.2万余人。两河口会议后决定北上,很快7月初红一军团二师六团、五团三营和无线电二十一分队从康猫寺出发探路,后在龙日坝与阿坝1000骑兵遭遇,由于饥疲劳交加,后援不上,与骑兵缺乏作战经验,全军伤亡400余人(红六团到陕北一度被撤编),被迫南撤。7月9日红30军268团,和一军团侦察连在毛儿盖击溃了中央军第1师补充旅的2个团,毙敌100余人,俘敌300余人,缴枪200余支,机枪19挺,电台1部,击落敌机一架,后在七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决定给一方面军补充兵力,好这里就是重点了大家仔细看

按约定补充给一军团,4军32团1100余人,33军294团1000余人;补充给三军团30军270团1100余人,89师直属500余人,总计共3700余人,但我要说得是实际上远远没有这个数为什么呢?首先看294团他实际上就是编为了红四团的一个营,而32团说是补充给一军团实际上是给了三军团编为了11团的一个营,王平将军曾回忆原本是想把32团编为一个军直属团的,后来又改为散编,结果到这个团视察一看只有500多人,就干脆编为11团的一个营了,而294团请看下面这份电报只有300余人,和聂荣臻回忆的一样实际上这两个团就只有2个营的兵力。

而270团王平将军没有提具体人数,本来也是想编为三军的一个团的,但由于这个团都是新兵战斗力不强并且很多人大烟瘾都还没戒掉,如果编成一个团只会拖累兄弟部队(例子红八军团),所以就把他们散编进红10、11、12、13团了,但是这个团人数应该不会像32、294团那样少,毕竟是可以编为一个团的,还有的原因如下,请看这张图,270团隶属于90师而90师这个师7月份人数高达5360人,虽然270团是战斗力最差的一个团,但人数1100余人是没问题的,虽然表中没有提到89师人数,但是红30军整整有1.9万余人,所以89师直属队500余人也是合理的,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红四实际补充给一方面军的人数是2400余人,其中补充给一军团300余人,补充给三军团2100余人。此外一方面军补充给四方面军900多干部和政工人员工作人员,这其中一三军团和中央纵队就给了600余人(这是个估计值并不一定)。

后面就是张国焘的拖延松番战役流产,红军只能北上过草地,而此时右路军中的一三军中一军只有3000余人,三军近5000人(红四大量补充),中央纵队不足2000(补充给红四一部)总共近1万人,杨成武的回忆也是近万人,五、三十二军4000多人跟随左路军,而过草地的损失准确数据恐怕很难得到一个准确值,目前唯一的统计时仅一军团掉队死亡就有500余人,而三军团由于是后卫野菜都被前面部队挖光了,只知道过草地最后一天有700余红军战士背靠着背冻死饿死,总减员估计在900余人(估计值),中央纵队保护的比较好减员估计不多,总之过草地一方面军减员当在1500~2000之间,不过有一点可以明确出了草地红一只有8000人出头,后来zgt拒绝北上红一脱离四方面军,前往腊子口从俄界出发中途红军通过藏区时不断遭到藏族当地的反动武装袭扰,红四团减员百数十人,红三团损失了整整一个连队,其他部队都损失不小(主要还是一军团先锋么),后红四团在前往腊子口的途中又打垮鲁大昌一个营,突破腊子口战役红四团击溃敌军4个营,歼敌数百人,俘敌一个排,红军伤亡亦不下百人,红军至此打开北上的通道,后在9月20日到达哈达铺进行整编和补给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全军共7000多人,下辖3个纵队,哈达铺整编期间红军甚至出现过有人吃太饱撑死了,后10月7日红军第一纵队在青石嘴歼敌骑兵2个连200余人,红军伤亡30余人,8日又在白杨地区伏击了国民党地方军2个团,全歼其一个团歼敌1000多人,10月中旬红军即将到达吴起镇但红三军团有300余人在六盘山喝水中毒身亡,19日到达吴起镇打了红一方面军长征中的最后一仗吴起镇战役、红军集中兵力一纵队正面,二纵队左翼,集中兵力击溃了东北军一个骑兵团2000余人,毙伤敌600余人,俘敌700余人,红军伤亡200余人(主要是一纵队),一方面军北上过程中总计歼敌3000余人。

10月22日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结束,历史一年跨越11个省,共25000里,红一方面军歼敌3万余人,减员超过9万,其中战斗减员3万多人。

后11月初在甘泉与十五军团会师,11月3日恢复红一方面军下辖15军团、1军团共12000余人,其中一军团由原来的一三军团合编而成5000多人,三军团主力编为红4师约3000人(下辖10、11、12团),一军团主力编为红2师1382人(下辖2、4、5团),另外还有红1团400余人,红13团四五百人。另外中央纵队估计1500左右,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总共6800人左右,吴起县志里也是说六千多人。

没错你没看错红二师只有1382人,加上红1团原红一军团的人只有1800余人,这个数据源于127师师史,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127师的前身就是红2师,红四师3000人源自官方出版的红军发展史,原三军团的人数应该在3500左右,之所以编为红一军团是因为要照顾秋收起义南昌起义的称号,主要原因是一军团一直是先锋,并且懋功会师补充的人数远远没有红三军团多,并且打了不少恶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