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红色悦读】第44期|女红军向玉文

编者按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艰苦卓绝;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一种信仰,感动古今,支撑发展;每一段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无声的力量。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推出《红色悦读》专栏,为您讲述英雄的故事,它们如同夜晚繁星,带您穿越历史长河,感知英雄人物“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感恩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报国情怀。

讲述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打造《红色悦读》专栏
欢迎大家关注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红色故事
讲述者:田清月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本期红色故事
女红军向玉文

向玉文,1918年生于四川省通江县铁佛跑马乡社口村一个贫农家庭。1933年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时在红四方面军总医院当卫生员、班长。到延安后在中央军委九局卫生所工作,直到1950年。

向玉文三四岁时,母亲得了重病,在饥寒交迫中去世了。虽然是女孩子,可是为了维持生计,向玉文从小跟着父亲到处做苦工。因为年小体弱,干不了重活,雇主每顿饭只给她吃半个饭团。

1932年,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西征,转战2500余公里到达川陕边区。1933年冬,红军招兵的时候,向玉文毅然报名参军,那时她年仅15岁。部队看她年龄小,便把她派到总医院做卫生员。

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开始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随着山势的增高,队伍变得稀稀拉拉,断断续续。”向玉文的记忆中,当时正是寒冬季节,山上风雪交加,天寒地冻。”我们身上少衣,肚中没食,头疼缺氧。肚子饿得受不了,就从已经干瘪的干粮袋里抓一小把炒米,就着雪放在嘴里嚼。身体冻僵了,也要慢慢爬,就怕永远’睡’在雪山上。”

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在西康甘孜会师后,开始挥师北上,三过草地。“到处都是几米深的沼泽坑,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爬不上来。”向玉文在回忆中说,第一次过草地时还有少许炒米和野菜充饥。第二次炒米没了,野菜也吃光了,肚子饿得难受极了就扒草根嚼,找蹄坑里的马尿喝。长征结束时,原本102斤重的向玉文,仅剩了79斤。

长征胜利后,随着丈夫的工作调动,1951年向玉文到天津从事幼教工作,离休前任和平保育院院长。采访中,她的大儿子说:“妈妈从不喜欢炫耀自己的功劳,觉得那是应该的,只有到部队或学校做报告时,才会回首往事,讲述红军长征的艰苦故事。她生病住院总是打完针就回到家中,她说自己是老红军,能为国家节约一点算一点。”

文章来自:通江女红军——中国文史出版社)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红色悦读》专栏

邀您一起讲故事

地址: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壁州街道文庙街29号

联系方式:0827——7330307

邮箱:540469066@qq.com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
把红色传统发扬好!
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END

(扫描下方维码,轻松关注我们!)

编辑:张誉琴

责编:贾 静

审 核:闫 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