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风华政茂·红色人物】​红色寻乌:​父子当红军 (第七十九期)

红色寻乌:父子当红军

在烽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江西寻乌县很多家庭都是“父子同参军、兄妹齐上阵”,“一家三代都去当红军”的典型也俯拾即是,有的还是满门英烈、全家牺牲。寻乌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寻乌县剑溪村流传着一对父子当红军的感人故事,父亲叫刘上君,儿子叫刘承朗。他们家里比较贫困,只租种着地主的几亩山田,但交完地主谷租之后,剩余的粮食根本不够维持他们的生活,只能靠借地主的谷度日,结果负债累累。算下来,他们欠地主的债和利息,就是十辈子也还不清。

此时,寻乌县已经有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共产党员古柏、潘叶煌、潘丽、刘维鑪、刘维锷把革命的火种点到了剑溪,为了摆脱现状,刘承朗毫不犹豫地参加了剑溪的农民协会,担任了赤卫队员,参加了攻打寻乌县城的三二五农民武装暴动。他无所畏惧,带头烧地主的契纸,破地主的粮仓,得到剑溪广大劳苦大众的支持,不久被推举为剑溪赤卫队队长。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赣南有千千万万个像刘承朗一样的劳苦工农团结了起来,他们勇敢地与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伪政权,在赣南建立起了工农兵政权的堡垒——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从此,中央苏区的农民全部分得了田地,个个皆大欢喜,革命热情更加高涨,生活大有改观。

然而,疯狂的敌人不甘示弱,卷土重来,发动了一次又一次“围剿”,欲摧毁中央苏区。红军为了保卫红色政权,急需扩大红色武装,增加革命战士,因此在苏区开展了“扩红”运动。

刘承朗作为剑溪的赤卫队队长,决心起带头作用,率领剑溪赤卫队战士全部去当红军,冲到前线去消灭敌人。他首先给在赤卫队当担架员的父亲刘上君做思想工作,说:“阿爸,我们好不容易分到田地,废了债务,眼看敌人又要打过来欺压我们穷人了,要是我们剑溪劳苦工农又落入敌人的魔掌,我们大家就要重新坠入地狱,过着生不如死的苦难日子。阿爸,您也随我一起去当红军吧。我们没有出路了,革命翻身是我们穷人唯一的出路。”刘上君过怕了以前的苦难日子,深知这个道理,很支持自己儿子刘承朗,一拍大腿就答应了儿子。

刘上君的妻子何金兰,听到他们父子要一同当红军,死活不同意。刘承朗抹去母亲脸上的泪水,安慰她说:“妈,我们当红军打胜仗了,全天下的苦难同胞都会得到解放,过上好日子,是天大的好事呀。如果大家都怕死不当红军,不去打倒敌人,我们天下贫苦农民就会世世代代受尽地主的残酷剥削,不得翻身,永远做牛做马,天下就会有很多和我二弟一样的孩子,被活活饿死在母亲的怀里。”刘上君也接着说:“是啊,多一个人当红军,就多一份力量,革命就多一份胜利的希望。我们父子俩在一起也好互相照应。我们走后,家里的苦活我们会嘱托叔伯兄弟过来帮忙,你在家里就等着胜利的好消息吧!”何金兰虽然没有文化,但深知他们父子俩说的道理是正确的,最终还是含泪点头依了他们。第二天一早,刘承朗带着父亲和赤卫队的战士一起来到剑溪的红军驻地,找到了红军首长,光荣地参加了红军。

后来,他们父子随中央红军长征,参加了湘江战役。队伍进入四川时,与敌人发生激战,父子俩英勇奋战,不幸壮烈牺牲。

END

图文来源:政管学院

编辑:刘文君刘文瑄

校对:刘晓辰

审核:于进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