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在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中,一位大腿受伤的红军战士,被灌阳镇排埠江村枫树脚屯黄合林夫妇搭救,之后藏在黄家养伤。红军战士伤势好转后执意要去找部队,临别时将随身携带的一面红军红旗交给黄合林,“等革命胜利后我再来取。”黄合林答应了下来,将红旗包了一层又一层,用一个小木箱装好藏了起来。
在那个战乱年代,藏着红军红旗无疑要冒极大风险,随时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险情一次次发生:在土豪劣绅搜查时,将红旗藏在老人的棺材里;在国民党军搜查时,把红旗绑在8岁孩子身上;1944年日军入侵灌阳,黄家人躲避日军时将所有家产都舍弃了,却唯独把红旗带在身边……黄家人日日盼、年年盼,盼望红军战士回来取红旗,但遗憾的是,那位红军战士却始终没有出现。
1976年李清鸾嫁到黄家,是黄合林的曾孙媳妇。有一次在整理屋子时,李清鸾发现了一面印着五角星和党徽的红军旗帜。得知红旗背后的故事,李清鸾备受感动。因为一直没有办法找到当年的红军战士,1979年李清鸾和家里人商量后,将这一珍贵的革命文物几经辗转捐赠给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珍藏。一段隐藏了45年的感人故事,这才公之于世。
来源 |桂林日报 灌阳县文明办
记者 | 陈静
编辑 | 赖新星
审核 | 唐茂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