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红军长征(上)

邮票上的百年党史(10)——红军长征(上)

【红军反“围剿”斗争】

红军和根据地的顽强存在和迅速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震惊。蒋介石集中兵力向各根据地和红军发动了多次大规模“围剿”
●国民党军队“围剿”的重点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一方面军。1930年10月起,蒋介石调集10万多人,发动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红一方面军4万多人,釆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 针,歼敌1.3万人,成功打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次“围剿”。

●不久,蒋介石又指挥2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二次 “围剿”。红一方面军仍坚持“诱敌深入”方针,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二次“围剿”,进一步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6月间,蒋介石自任“围剿”军总司令,调集30万人,发动第三次“围剿”。红一方面军历时3个月,歼敌3万多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第三次“围剿。此后,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基本连成一片, 扩大到跨20余县的广大地区。
红军在反“围剿”斗争中,形成了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集中兵力,各个歼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运动中发现敌军弱点,速战速决等战略战术思想。这些战略战术思想建立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之上,解决了红军以劣势兵力和落后装备战胜强大敌人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的杰出贡献。
19311月,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远东局书记米夫的直接干预下,党的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缺乏实际斗争经验的王明不仅被补选为中央委员,而且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党的领导机关内开始了长达4年的统治。
1932年底,蒋介石调集30多个师的兵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这时,在教条主义错误支配下,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受到指责,他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被错误撤销。周恩来、朱德运用和发展以往反“围剿”的成功经验,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创造了红军战争史上大兵团游击战的范例。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与红军长征】

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发动对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调集100 万军队向各地红军进攻,其中50万军队于9月下旬开始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进攻。
这时,博古把军事指挥权交给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他们不了解中国实际情况,搬用正规的阵地战经验,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进攻受挫后,又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和“短促突击”的战术,同装备优良的敌人打阵地战、堡垒战,使红军日益陷于被动。
1934年9月上旬,国民党军队加紧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发动进攻,红军已无在原地扭转战局的可能。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8.6万多人,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开始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两万五千里长征

2006.10.22 2006-25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 6-1 送别

2016.10.222016-3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 6-1长征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