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90年前,湖北老农借给红军400大洋,欠条保存至今,换现在多少钱

90年前,湖北老农借给红军400大洋,欠条保存至今,等于现在多少钱

中国红军在创建初期,条件非常艰苦,既没多余的钱买武器,也没多余的粮扩大编制。武器只能是“敌人给我们造”,而粮食和钱大部分靠中国老百姓的支持。在红军最艰难的时期,老百姓挺身而出,他们既出钱又出力,为红军解了燃眉之急。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90年前,一位湖北老农在红军物资最匮乏的时候,毅然拿出家中的粮和400大洋支援红军,红军还给他打了一张“欠条”。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革命故事呢?1927年,共产党在河南、湖北和安徽这三个地方,分别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三地部队统称红一军。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一军在创建初期,因常年战火不断,导致物资极度匮乏,又遇上敌军的围剿,使得红一军连储备物资都没有。然而,1930年第一师第七大队孝感县特务营参加了阳平口大战,1200人的队伍急需扩编到1500人。红军根本无法养活这么多人,只能向当地的百姓借钱借粮。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孝感县特务营第一分队队长涂杏找到了当地的百姓杨长银,涂杏向杨长银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杨长银一听红军有难,立刻从屋里取出自己攒了多年的300大洋,又出门到亲戚朋友家里借了100大洋,毫不犹豫地交给了涂杏。

涂杏为老人打欠条,并且告诉老人,等红军有能力了,一定会如数还给他。但是老人坚持不要欠条,他一心只想着帮红军渡过难关,根本没想过这钱到底会不会还给他。但是红军纪律严格,绝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在涂杏的劝说下,老人收下了红军给他打的欠条。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直到2015年,一张尘封了85年的欠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这张欠条是红一军第一师第七大队孝感县特务营第一分队队长涂杏打的,事由是借了杨长银400大洋。打欠条所用的纸早已变得破烂不堪,但依然能清晰地看出上面的内容。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拿欠条的人叫杨明荣,是湖北孝昌县金盆村人,杨明荣老人的祖父正是当年借给红军钱的杨长银。这张欠条因为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所以一直被杨家人当作传家宝一样传了下来。这张欠条的出现,很快被当地相关部门注意到了,经鉴定,欠条确实是1930年红军开具的。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15年,政府代表红军如数还给了杨明荣400大洋的欠款,并且将欠条作为重要史料收藏了起来,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段感人的革命故事,也说明了红军赢得了人心,才会得到众多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如今的社会已经不再使用大洋了,当初杨长银借给红军的400大洋,放在今天能换多少人民币呢?据相关记载得知,民国初期,一块大洋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350元人民币,1930年大洋有些贬值,一相当于现在的100元人民币。

杨长银借给红军的400大洋,相当于现在的4万元人民币。4万元即便是放在现在,也足够很多家庭半年甚至一年的生活开销了,更不用说90年前了,那时大洋的购买力更多。杨长银老人当年能一下子凑齐400大洋的巨款,毫不犹豫地借给红军,真的是太令人敬佩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中也可以看出,红军在当时真的是深入人心,实实在在为百姓着想。百姓也是极力支持和拥护红军,成为红军后方有力的保障。杨明荣老人三代人保存着这张欠条,绝不是因为贪图欠款,而是为了纪念那段革命历史。政府能代替红军偿还欠款,更说明了现在政府的极负责任和敢于担当。

本文所有内容(包括不限于文字与图片)均转载自网络,版权所有归内容所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