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主题诵读 · 书记读 | 刘佩芸:他为红军长征确立落脚点立奇功

点击上方“南康教育科技体育”关注我们

【总第202217期】

作 品:《他为红军长征确立落脚点立奇功》

诵 读:刘佩芸 |报 送:南康区龙回中学党支部

曹德连(1907-1995),又名曹远山,南康龙回镇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曹德连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龙回暴动,任南康县苏维埃政府第五乡暴动大队长,此后,他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和两万五千里长征。

1935年6月,红军一、四方面军长征在四川懋功会师。下一步往哪里走?红军的目的地在哪里?当时目的不明确。党内、军内一时统一不了。有的主张通过游击战打到苏联边界去,打通国际联系,以得到共产国际的指导与帮助;而张国焘则主张南下,分裂红军。这时的党中央毛主席忧心忡忡。怎么办?一天,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左权把红一军团侦察连指导员曹德连等叫到毛泽东主席跟前,交给他们连察看敌情,筹集粮食和物资的任务。毛主席特意问曹德连:“你是侦察连指导员吗?”曹德连回答说:“是,主席有什么指示?”毛泽东风趣地说:“现在什么都不缺,可是饿得很。指导员,你不要忘了,给我找点精神食粮来,只要是国民党近期和比较近期的报纸、杂志多给我搞几份来。”

接受任务后,曹德连率领侦察连化装成国民党中央军,趁夜袭击了哈达铺,活捉了国民党鲁大昌师的一个少校副官。这“副官”刚从兰州回来,路过哈达铺,带着几驮子书籍、报纸等物品。这些均被红军侦察员缴获。他们很快把缴获的物品上交。毛主席在其中一张《陕西日报》上看到了红军徐海东部与刘志丹部在陕北会师,还在榆林桥、大劳山打了两个大胜仗的消息,又看到一张陕甘宁苏区二十余县地图(国民党称“匪区略图”),非常高兴,大声说:“好了,好了,我们到陕北去!”于是党中央在毛主席驻地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当天下午在关帝庙召开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毛主席说:“感谢国民党的报纸啊,为我们提供了陕北红军的比较详细的信息,那里不仅有刘志丹的红军,还有徐海东的红军,还有根据地。我们要抗日,首先到陕北去。”后来,毛主席见了曹德连说:“你们侦察连做了件大好事”。途中,曹德连升任红军三十军二六二团政治委员。

一张报纸,给红军落脚点的选择,提供了难得的决策依据。正是中央领导对于这些信息的准确把握,才作出了改变红军长征走向的重大决定。到陕北去这一决定,改变了红军甚至整个中国革命的命运!后来党史、军史界对这一事件是这样评价的:哈达铺—-一个给出红军长征答案的小镇!一张报纸—-决定红军的落脚点!

主题诵读 书记读 | 林孚彪:苏区人民真亲

主题诵读 书记读 | 黄巾:腰缠万贯的“讨米人”

主题诵读 书记读 | 伍玉华:八角楼里一根灯芯

主题诵读 · 书记读 | 巫春福:党就是我的生命

主题诵读 · 书记读 | 洪学艺:碧血丹心 精神永存

主题诵读 · 书记读 | 刘升宁:甘做共产主义铺路石

主题诵读 · 书记读 | 廖 辉:满门忠烈为革命

主题诵读 · 书记读 | 周运生:第一等工作

主题诵读 · 书记读 | 许国强:十七棵 “ 信念树 ”

主题诵读 · 书记读 | 刘宏林:我把一切交给党

主题诵读 · 书记读 | 刘伏文:要下马看花

主题诵读 · 书记读 | 陈兴生:不能乱花一个铜板

主题诵读 · 书记读 | 李志强:苏区干部好作风

主题诵读 · 书记读 | 张本钦:将革命进行到底

主题诵读 · 书记读 | 杨万里:鞠躬尽瘁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