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专题丨《红旗漫卷西风——红军长征在四川》创作感受

《现代艺术》微信账号:XDYS-SC

《红旗漫卷西风——红军长征在四川》创作感受
文丨钱路劼

如实讲述当年的故事,发掘保存红色记忆,正确解读长征精神,以无可辩驳的实事回顾历史、还原视听,是我们纪录片创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在当今新媒体高度普及,各种社会思潮猛烈碰撞的时代背景下,还原那段真实的历史,如实讲述长征的故事,正确解读长征的意义,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秘真相、以正视听更显得尤为重要。

正是基于这样的价值判断和意义探寻,十集电视文献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红军长征在四川》从创作之初就有了较高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并且在实际的创作中被付诸实践。影片不仅仅是将当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重新讲一遍,也不单单是把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挖野菜、吃皮鞋的艰难困苦动情地复述一盘,而是站在时代的交汇点上,着眼于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跨越,通过融合交叉的视角呈现和演绎,将真实地点的实景拍摄和影视资料的情景再现相结合,使翔实精辟的文献解说与专家学者的分析解读相联系,加上红军将士生前的讲述和红军后代的采访实录,全景式地展示和再现了红军长征在四川的斗争历史,让人们在深情回望革命历程的同时,再一次深刻认识到红军长征对于中国革命的特殊意义。

在拍摄期间,为了给观众提供更直观的视觉感受,摄制组兵分几路,沿中央红军和红二、四方面军在贵州、云南、四川的长征路线,行程15000公里,进行了实地采访和拍摄。为完整地再现红军长征在四川的艰险历程,我们用镜头凝望了红军走过的每一座雪山和每一片草地,完整地记录了红军三大主力在四川的壮烈行程——如红二方面军翻越哈巴雪山、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等重大历史故事;红军战士们一路穿着单薄的衣装来征服高达四五千米的雪山,在冰天雪地中倒下再也没有醒来的悲壮场景。为观众呈现了一段段鲜为人知而又感人肺腑、启人深思的历史场景与故事,让观众更加细腻地体验到长征艰苦卓绝的境况。也正是我们这种对红军长征历史的残酷性、艰苦性和长征之中崇高信仰的充分展现,才能最终地为广大观众呈现出一段更真实、更可信也更具感染力的长征的历史。

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红军长征在四川》总导演

钱路劼 QIANLUJIE

四川省成都市人,中共党员。1993年7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电影剧作专业,现为峨眉电影集团一级编剧、导演,四川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其所导演(其中绝大多数兼编剧)的电影故事片、大型文献纪录片,上映或播映后,共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国家级奖励、奖项3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纪委办公厅、巴蜀文艺奖、四川省文联年度百家“推优工程”等省部级奖10余次。2011年被国家人力资源部社会保障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END

现代艺术丨月刊
总409期丨202211
欢迎关注《现代艺术》官方微信!

投稿邮箱:

3508183916@qq.com

3373309476@qq.com

联系电话:

028-86782833(编辑中心)

028-86786686(运营中心)

028-61361360(交流中心)

邮编:610017

地址:四川省文联第二办公区

(成都市红星路二段燕鲁公所街25号)

邮发代号:62-603

官方微信:XDYS-SC

杂志QQ群:88029321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合作单位

四川美术馆成都文艺福宝印社

恒杰文化竹邀月庐艺术馆四川艺术网

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成都浓园国际艺术村

四川蓝天书画院兰润堂当代艺术馆

四川文化网

——
本文由《现代艺术》编辑部整理制作
转载请联系后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