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大学校,是砥砺品格、磨炼意志的好课堂,是施展才华、成就事业的大舞台。16年的军旅生活给我的人生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加入我们!成为我们!祖国需要的地方在等你!”近日,在德州学院举办的“迷彩青春,未来可期”主题青年论坛上,一段热血征兵宣传短片点燃了不少青年学生携笔从戎、报效祖国的热情。
短片中的主角是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荣立者,党的二十大代表、第78集团军某旅合成一营装步红军一连德州籍政治指导员杨德龙。今年11月,他受家乡德城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的邀请,参与到征兵宣传中,成为德州市“征兵代言人”。德城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以杨德龙军旅生活和立功事迹为主题拍摄征兵宣传短片,视频线上浏览量近6万人次,在社会上营造了浓厚的参军氛围,激励广大适龄青年踊跃参军报国。
杨德龙于2006年12月应征入伍,来到祖国的东北边陲,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参军入伍16年来,他先后被授予联合国二级和平荣誉勋章和“全国拥政爱民模范”称号,被中央军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被北部战区陆军评为“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优秀带兵人标兵”“四会优秀政治教员”“百名强军先锋”,被集团军表彰为“践行强军目标先锋人物”“爱军精武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
“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是杨德龙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可他赢得兵心,并不全靠这些,而是在训练场上练出来的、演习场上滚出来的、关键时刻闯出来的过硬本领,是官兵心中的样板和标杆。在一连,杨德龙当战士时创下的双枪无照明混件分解结合、轻装3公里、手榴弹投远等多个课目的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2020年,一批新型步战车随即配发连队。新装备增设的20余个新课目,一度成为连队转型路上的“拦路虎”。硬骨头,谁先啃?杨德龙责无旁贷。他说,指导员既是连队建设的带头人,也要当好连队建设的顶梁柱。一事当前,必须敢于担当,让官兵做事有底气、干事有方向。杨德龙带领攻关小组把战车开到开阔的训练场,支起帐篷,开始钻研。他们白天练实操,熟悉技术性能;晚上办夜校,学习装备理论;周末跟着厂家拜师学艺,主动到兄弟单位讨教取经,逐项检验战术性能,多方采集数据比照分析。就这样,不到3个月的时间,他们就摸索出“一稳、二定、三协同”的新训法,编写出新装备操作指导手册,在学新装、用新装上走在旅队前列。连队在全旅率先完成实弹射击课目,命中率达80%以上。
马里维和期间,杨德龙所在营区发生汽车炸弹袭击。汽车炸弹爆炸的气浪,把正在值班室的杨德龙击倒在地板上。枪声、喊叫声此起彼伏。杨德龙立即冲了出去,拿着枪挡在战友前面:“我枪法比你准,我在前面,你到我身后来。”同时,他通过对讲机联系营区北门单独执行任务的战友付兴飞:“若需要支援,我马上到。”在杨德龙的鼓舞下,维和官兵坚守战位,无一人退缩,成功处置险情。
“以身作则,永远胜于口头训诲。”入伍15年,这样的生死考验,杨德龙经历了很多。2010年6月,大兴安岭呼中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得知消息,杨德龙请缨加入党员突击队,率先赶赴灾区、处置险情。2013年,他参加黑龙江流域抗洪抢险任务,不惧生死,始终冲在最前边, 30多个小时奋战在大堤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的铮铮誓言。
目前,德州市2023年大学生征兵工作已火热开展,欢迎广大青年学生积极争取投身军营,用满腔热血助力强军兴国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