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身边好人】何清阳:三代人接力 守护红军烈士88载

梅子树下葬英魂

雌雄宝剑作信物

在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乐洞乡白茅坪,有一棵郁郁葱葱梅子树。
跨越湘赣两省的白茅坪地势居高临下,可俯视乐洞圩及通往广东、湖南、崇义县城的大路。1934年11月1日,中央红军长征部队到达乐洞,仔细观察周边地形后,决定在白茅坪宿营,进行短暂的休整。休整期间,红军深入群众、访贫问苦,号召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开展扩红运动,得到了白茅坪群众的拥护和支援,演绎了一曲军民鱼水情深的颂歌。

一批又一批的红军长征战士来到白茅坪,红军队伍中出现了大批伤病员。何忠孚和他的儿子何远廉在当地行医为生,便主动协助红军上山采药,帮助伤员疗伤。11月5日,又一批中央红军长征战士抵达白茅坪,其中一位红军连长腹部重伤被担架抬着。

“当时,红军在我爷爷住的地方临时设了一个医务室。”何清阳向记者介绍道。但是由于当时缺医少药,红军连长伤势过重,牺牲在乡村医生何忠孚所住的这个临时医务室里。连长的牺牲,触动了何忠孚,于是他将自己的棺木捐出来给红军连长。为了防止反动派和土匪恶霸破坏烈士墓地,他叫上儿子以及屋场的几个人,和红军战士一起把连长埋在用石头围砌不易发觉的菜园子里。在连长墓地上,大家种下了一颗梅子树,以便于革命胜利后部队回来寻找。墓地座西向东,遥望烈士故乡闽西南,期盼连长亲人早日来寻。

1934年11月6日,红军长征撤离白茅坪时,一名红军战士将雌雄剑的雌剑和剑套交到了何忠孚手中,再三叮嘱他要保护好连长墓地,待革命胜利后以雌雄剑为信物,再回来祭奠连长。

三代人践行承诺

接力守护88载

为了当年的一句承诺。每年的清明、冬至,何忠孚都会带着家人来到梅子树下,为长眠于此的一位红军连长扫墓、祭奠。一代接一代,至今已经坚持了88年,梅子树也默默地为红军连长遮风避雨88年。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何忠孚牢记红军嘱托,几代人接力为红军连长守墓。如今,88年过去了,还没有人持雄剑前来。“我是红军墓的第三代守护人,万一还找不到红军连长的亲人,我们还会守护下去。”何清阳说道。他表示,不管有没有找到连长的亲人,他们都会坚持守护好这个墓,也希望红军连长的亲人或战友能够早日持雄剑前来,将连长带回家。

“黄连长,你在这里安息了88年了,在您的亲人和战友还没有找到你之前,我们何氏家族一直会照顾你、祭奠你。我们都希望你能回到你的家乡。”80岁的何清阳老人拄着拐杖,久久伫立在红军墓旁,好像在守望英雄归来。

编辑:赖睿

校对:温群君

审核:周晓慧

微信:文明赣州

微博:@赣州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