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红军团长在河南做兽医8年,伟人亲自命人接回北京,吓坏当地县长

1959年国庆前,一批来自中央的工作人员,来到了河南林县下园村,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寻找一位红军时期的团长,叫顾贵山。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央想请一批老红军参加国庆庆典,当毛主席查看了邀请名单后说道,怎么没有当年红15军团团长顾贵山啊?

听到这个名字,工作人员一头雾水,当年红军时做团长,如今怎么也应该是个大领导,但他们怎么没有听说过呢?最终经过调查,原来顾贵山早在1951年就复员去农村了,那么问题来了,毛主席为什么对顾贵山印象深刻呢?他到底做过什么?
顾贵山是安徽陆安县人,192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起初他一直在家乡从事群众革命工作,后来因为革命工作的需要,他加入到了军队中,随着部队南征北战,打了大大小小几百场战斗,还先后担任过排长、连长等职位。

1934年,因为指挥上的失误,红军被迫开始大范围转移,开启了长征路,1935年9月,红一方面军征服草地后,来到了白水江边的莫牙寺,如今阻挡红军北上的险要关口,只剩下腊子口了,只要拿下腊子口,红军将彻底摆脱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腊子口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隘口,隘口两边都是悬崖峭壁,中间是一条宽约30米的腊子河,想要通过那里,唯一的道路就是腊子河上的一座木桥。
此时国民党新编第14师已经在桥头和山崖上筑好了防御工事,腊子口素有“天险”之名,易守难攻。9月16日下午,腊子口枪响不断,红军和国民党军正在激烈交战中,时任红一团团长的顾贵山,几次带领战士们冲锋,然而敌人的火力实在太猛,加上受地形限制,几次冲锋都被打了回来,伤亡惨重。

在此之前,红军军长林彪下了死命令,在16日之前,必须拿下腊子口,扫清红军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阻挡之敌,然而此时已经是16日了,留给他们完成任务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负责在前线指挥战斗的领导,都不记得这是红军第几次冲锋了,伤亡实在太大,他们知道,不能再继续这样打下去了,得想另一个方法。
此时,顾贵山看了看对面的地形,指着对面的国军阵地说道,正面不行,我们就从背后想想办法,我继续吸引他们的火力,你们悄悄的带人从悬崖爬上山顶,绕道他们背后,从后方展开攻击,给他们来个前后夹击,听了顾贵山的话,几个指挥员都是眼前一亮,纷纷表示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经过仔细商议后,最终确定由红一团团长顾贵山带领战士在正面进攻,红四团团长黄开湘带人绕后,随后战斗打响,顾贵山按照计划吸引火力,而红四团在一位苗族战士的带领下,从侧面攀爬峭壁,向敌人身后摸去,随着夜色降临,真正的战斗爆发了,顾贵山带领战士们,悍不畏死的发起了冲锋,敌人碉堡中的机枪不断的喷吐着火舌,红军战士们接连倒地,伤亡依旧很大,就连顾贵山也挂了彩。
但随着黄开湘的队伍从后面发起进攻,战斗的局面发生了改变,在红军两面夹击下,敌人的火力很快就削弱下去了,顾贵山抓住机会,带领战士奋不顾身的冲向对面,一番血战之后,腊子口敌军阵地被攻克。此战过后,顾贵山作战勇猛的消息,传到了毛主席耳中,毛主席说道:是红一团为红军打开了一条北上的路。从此,毛主席就记住了这个红军团长。

红军北上不仅仅是为了摆脱国民党的围堵,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北上抗日,九一八后,日军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他们的爪牙还在不停的往中国内地延伸,救国抗日已迫在眉睫。红军北上转移成功后,就投入到了抗日的战斗中去,顾贵山在与日军的战斗中,也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然而在1937年平型关战役中,顾贵山险些丢掉性命,因为每次战斗,顾贵山都身先士卒,冲在队伍的最前边,也正是因此,在那次战斗中,因为他冲的太靠前,被敌人释放的毒气弹污染了,倒在了战场上,好在被战士们及时给救了回来,才险而又险的捡回了一条命,虽然毒气没有侵入到他的身体中,但却污染了他的眼睛,差点就瞎了。

经过后方医院的治疗,伤势基本痊愈了,但还是给他身体留下了不可逆转的影响,这些影响让他不能再回到作战部队,不能再带领战士们冲锋陷阵,当时他很痛苦,多次向上级请求重回战场,他说即使死,也要死在战场上。但上级没有同意他的请求,最后在战士们的开导下,他默默接受了这个痛苦的现实。之后在部队的安排下,他来到了后方,担任115师卫生所主任。1947年,随着部队编制的改变,他又被调任为合作社经理。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安排在农商部商业厅工作,然而因为他旧伤经常复发,工作时常力不从心,此时顾贵山觉得,他这是在白白浪费国家资源,他不能做这样的人,于是在1951年,他向组织提出了复员申请,随后就来到了河南林县下园村,从此过上了农民生活。初来下园村时,因为口音不同,还引来不少人的关注,为了不必要的麻烦,他告诉村民,他曾是红军部队中的马夫,专门给首长喂马的。

他凭借在红军时学到的养马知识,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彻底在下园村扎下了根,之后还娶妻生子,日子过得平凡但知足。直到1959年,林县县政府突然来了一批人,他们中有省里的领导还有北京来的工作人员,当县长得知他们是在毛主席指示下,来林县寻找一位老红军团长时,吓了一大跳。

他没想到,他们这个小地方,竟然隐藏着这样一位人物。随后县长让人全县广播,寻找老团长顾贵山。最终得到线索,顾贵山在下园村做兽医已经八年多了,随后工作人员来到了顾贵山家里,起初在询问中,顾贵山还不承认自己的身份,但当北京来的工作人员说,是主席亲自提的你时,顾贵山激动的说道:主席这么忙,居然还记得我。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他最终同意跟他们去北京。

到了北京后,毛主席亲自见了他,还详细询问了顾贵山这些年的生活,从北京回来后,顾贵山再次回归到了平凡的生活,后来全国进行公社化运动,身为党员的顾贵山,主动要求担任最苦最累的厨师一职。

1960年,为了改变临县贫穷落后的面貌,政府决定修建水利工程红旗渠,为农业提供灌溉。但林县地质特殊,想要开山凿石,就需要特殊的工具钢钎,但他们手中的钢钎材质根本达不到要求,使工程进度十分缓慢,顾贵山知道此事后,第一次做了求人的决定。

最终他找了军区的老战友,说明情况后,老战友调了一批从朝鲜战场上拉回来的优质钢钎,还给他们调去了开山用的炸药等物资。因为顾贵山的帮助,大大提高了红旗渠修建的效率,因此红旗渠最终的贯通,顾贵山功不可没。1973年时,下园村修建防洪大坝,顾贵山年事已高,他拖着病痛的身体,仍然坚持帮助村民推石头,修建大坝。

1986年,顾贵山逝世,享年78岁,自此走完了他平凡又伟大的一生,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教诲子女,要坚持红军的传统,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切。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