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红色诵读丨胡骏杰:他为红军长征确立落脚点立奇功

红色诵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第二百零一期】

红色诵读大家讲

南康区新康东大道消防救援站消防员 胡骏杰

他为红军长征确立落脚点立奇功

曹德连( 1907 -1995) 又名曹远山,南康市龙回镇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曹德连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龙回暴动,任南康县苏维埃政府第五乡暴动大队长,此后历任红军班长、宣传分队长,红一军团二师五团连指导员,红三十军二六二团政治委员。他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5年6月,红军一、四方面军长征在四川懋功会师。下一步往哪里走?红军的目的地在哪里?当时目的不明确。这时的党中央毛主席忧心忡忡。一天,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左权把红一军团侦察连指导员曹德连等叫到毛泽东主席跟前,交给他们连侦察敌情,筹集粮食和物资的任务。毛泽东风趣地说:“现在什么都不缺,可是饿得很。指导员,你不要忘了,给我找点精神食粮来,只要是国民党近期和比较近期的报纸、杂志多给我搞几份来。”
接受任务后,曹德连率领侦察连化装成国民党中央军,趁夜袭击了哈达铺,活捉了国民党鲁大昌师的一个少校副官。这“副官”刚从兰州回来,路过哈达铺,带着几驮子书籍、报纸等物品。这些均被红军缴获。毛主席在其中一张《陕西日报》上看到了红军徐海东部与刘志丹部在陕北会师,还在榆林桥、大劳山打了两个大胜仗的消息,又看到一张陕甘宁苏区二十余县地图(国民党称“匪区略图”),非常高兴,大声说:“好了,好了,我们到陕北去!”于是党中央在毛主席驻地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当天下午在关帝庙召开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毛主席说:“感谢国民党的报纸啊,为我们提供了陕北红军的比较详细的信息”。
一张报纸,给红军落脚点的选择,提供了难得的决策依据。正是中央领导对于这些信息的准确把握,才作出了改变红军长征走向的重大决定。到陕北去这一决定,改变了红军甚至整个中国革命的命运!后来党史、军史界对这一事件是这样评价的:哈达铺——一个给出红军长征答案的小镇!一张报纸——决定红军的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