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我来讲党课 | 贾明飞:红军父亲和他的儿子们

我来讲党课

大家好,我是来自夏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的贾明飞,今天我的党课题目是《红军父亲和他的儿子们》。

亲情是人间至深的感情,但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多少父母为了新中国,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舍出了最疼最爱的儿女。土地革命时期,江西赣南地区,每张阵亡通知书的背后,都是一个战士的英魂,一个家庭的牺牲。87年前,在瑞金县沙洲坝,有这样一位老人,三年内陆续收到了八张阵亡通知书。老人叫杨荣显,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让世代务农的杨家人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土地,在杨荣显心里,共产党是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穷人的党,是能为穷人流血舍命的党。在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第二天,杨荣显就领着大儿子二儿子参加了红军,“这是为咱们自己打仗,要勇敢”他叮嘱儿子。然而,不到三个月,两个儿子牺牲的消息传来,年过七旬的杨荣显心如刀绞,老年丧子的父亲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搬出孩子留在家中的衣服抚摩很久,再一件件仔仔细细叠好放进衣柜深处。

不久,蒋介石纠集4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发动大规模围剿,战斗激烈,伤亡严重,苏维埃政府发出扩红号召。一时间,赣南大地到处是父送子、妻送郎、父子一同上战场的情景。而杨家却异常平静,一天晚饭后,老三打破了沉默:“爹,我要去当兵,为我哥报仇。”其他兄弟异口同声地说:“爹,我也要去。”老人沉默着点点头。第二天他把六个儿子全带到了报名站。在一次次的战斗中,杨家又有四个儿子牺牲了。时任苏区中央领导的邓小平同志听说了杨家的事,派人专程看望老人,并告诉他,要找到老七老八送回老人身边。杨荣显沉默着望着远方。几经周折,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终于在广昌战役战场上找到了老七老八。听说了家中的事后,哥俩说道:“打完这一仗,再回家”。

这一仗打得好苦啊,敌军装备精良,密集的炮火犹如吞噬生命的野兽。阵地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老七是红军的旗手,冲锋中身中数枪,鲜血奔涌而出。而在他身后不远处,老八双腿被炮弹炸断,牺牲前他跪在家的方向大喊:“爹,我和老七回不了家,尽不了孝了,下辈子,下辈子再做您的儿子。”噩耗传来,杨荣显老人再也控制不住,他朝着儿子离家的方向跪倒在地,号啕大哭:“儿子们呐,你们一个个都回不了家了,这都怪爹啊,怪爹啊!”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拿去裁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了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无数的儿子们倒在了昨天的战场上,换来了今天中国的繁荣富强。我们没有忘记那些再也回不到父母身边的儿子,没有忘记为那些了革命倾其所有,舍得一切的父母,就让我们记住他们,记住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

开怀家国恨,不言身与家,一寸山河一寸血,红色家风育后人。它孕育了中华民族最高尚的情怀,给予了我们不忘初心勠力前行的使命与力量。也正是这种使命与力量,才有了一个又一个的英雄,为我们托起了一个伟大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