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最小的红军战士,7岁参军9岁长征,舅舅是开国元帅,今何在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主席用极度凝练的两句话概括了红军长征的艰难旅程,“等闲”二字,看似风平浪静,其下却不知掩盖了多少峥嵘壮阔的岁月和往事。

无从从何时看来,长征都是一件无限接近于奇迹的事情,一群衣衫简破却精神抖擞的人行进了大半个中国,用血肉之躯做成了神的事业,用钢铁凝成的信念为风雨飘摇的中国走出了一条锦绣的前程。在长征队伍中,向轩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长征开始之时,他尚是一个年仅九岁的孩子。

向轩是烈士后代,在童稚之时便经历了血与火的革命考验,他的母亲和大姨先后惨死在屠刀之下,他自己也怀着一腔怒火与愁恨加入了革命队伍,长征开始后,他跟着其他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克服了许多困难,而值得庆幸的是,近百年光阴过去了,这位受尽了一世戎马风霜的老人至今健在。

那么向轩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世?又为何在孩提时期就跟随部队千里奔袭,万里长征?

一、满门忠勇为革命

向轩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他的舅舅是大名鼎鼎的元帅贺龙,他的母亲等人也都是革命英雄,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熏陶下,向轩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丝毫不足为奇,更何况他还在幼年时就遭逢巨变。

向轩的母亲名叫贺满姑,是贺龙的第五个妹妹,虽然只是一介女流,但是她勇猛刚毅,身手矫健,丝毫不下男子,在战场上每每让敌人闻风丧胆,可惜这位女英雄被小人出卖,不幸落入敌人的魔爪之中,敌人为了震慑其他的革命战士,将贺满姑用极其残忍的方式杀害后,还把她的首级悬挂城楼之上。

就这样小小的向轩永远地失去了母亲,不得不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他先跟随着自己的大姨贺英一起生活,并且改了称呼把贺英叫做妈妈,但是随后不久,贺英在一次敌袭中英勇就义,向轩再一次失去了依靠。

因此,向轩踏上了寻找舅舅贺龙的路途,上天终于睁开眼眷顾了一次这个命运多舛的小孩子,在山穷水尽之时,向轩被前来救应的同志救下,并且找到了舅舅贺龙,看着幼妹留下的血脉,贺龙也不由得悲喜交集,紧紧地抱住了小向轩。

总而言之,亡母丧姨,艰难逃亡,在命运的推动下,向轩走上了一条与一般孩童不一样的道路,长辈的殷切教诲,母亲大姨的惨死,所有的事情都深深地印在了向轩幼小的心灵里,使得他的意志一点点变得坚韧,信念一点点变得清晰。

但是,向轩多灾多难的童年并没有就此结束,前路上还有一次无与伦比的艰险考验在等着他。

二、九岁稚童万里征

彼时的中国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外敌环视,内战不绝,就算在舅舅贺龙的庇护之下,向轩也没能过上一个安稳的童年,很快,长征来了。

由于敌人的猛烈进攻和红军内部的左倾错误,反围剿遭到了严重失利,中国这只年轻的红色革命队伍眼看就要在反动势力的围攻下被扼杀,为此,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艰辛却伟大,辛酸却光荣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

在此之前,向轩已经在舅舅贺龙的特批下,成为了一名小红军战士,并且在红军队伍中迅速成长,已经有了吃苦耐劳的精神,长征途中,艰险异常,许多战士在严峻的自然环境和敌人的穷追猛打中魂归故土,但向轩却一路坚持了下来。

向轩虽然年纪幼小,又是贺龙的亲外甥,但他从来不搞特殊化,纵使有年长的革命战士心疼他,把自己的口粮节省下来给他,他也全部坚辞不受,而且他还经常利用自己的身形优势迷惑敌人,为我军传递情报,原来由于营养不良,向轩的身材发育得不如普通的九岁孩童,敌军看见这样一个瘦小的孩子也不会心生怀疑,就用利用这一点,向轩多次为我军传递情报,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在10岁的时候,就成为了通讯班的副班长。

总之,长征途中各种困难没有将向轩打倒,反而成为了向轩磨练意志的磨刀石,这些磨难险境如同熊熊燃烧的炉中烈火,终于把向轩锻造成了一柄能够为祖国和人民杀敌立功的革命钢刀。

长征之后,革命还没有结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已经成长起来的向轩真正地冲锋陷阵,为伟大祖国的解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一生光阴付祖国

在经过长征的检验之后,向轩在精神上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红军战士,随着年岁的增长,他的身形也一点点抽长,终于在体格上也成了一名勇猛的战士,可以奔赴战场,为国杀敌立功了。

在战斗时,向轩总是勇猛异常,悍不畏死,带头冲锋,因此他全身上下也留下了许多伤痕,一些炮弹碎片甚至还永远留在了他的身体之中,而且,在一次战斗中,他的右眼还不幸被敌人击中,失明了。如今,我们终于迎来了和平的岁月,老一辈革命家身上的累累伤痕也成了他们特殊的军功章,在太阳底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但是这样一个在战场敢杀敢打的人,私底下却一点都不让人害怕,反而还十分幽默可亲,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性格特点,在革命年月,他就喜欢在私底下和战友们说说笑笑,用幽默的话语调节气氛。

建国之后,向轩被授予中校军衔,后来又被提拔为上校,在计算军龄时,将军们一致同意从他七岁算起,因为那时他虽然还是一个孩子,但是却已经在为革命事业做工作了,是名副其实的最小红军战士。

如今,向轩已经是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而且由于身体原因,经常住在医院,但是他为祖国做贡献的雄心壮志却丝毫未减,虽然从年龄看来,他已经日薄西山的垂暮之年,却还每每为我国的国防事业献言献策,希望能够用自己最后的余热,温暖祖国大地。

总之,向老就像是一匹老马,虽然已经即将走完自己生命的历程,却依旧想着能够不停奔跑,能够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献给自己钟爱了一生的事业,他不知疲倦,只知奋斗,不知索取,只知付出,这种无私奉献,至死方休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仰,学习。

结语:

新中国已经建国70年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已经离我们越来越遥远,金戈铁马,战火狼烟都成了历史书中模糊的一张图片,一段文字,但是对于那些亲身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来言,这些都是深深印刻在他们脑海中的岁月,无法磨灭,他们是共和国的英雄,是和平岁月的缔造者。

向轩七岁从军,九岁长征,是真真切切地将一辈子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或许在和平岁月中出生成长的我们很难体会到老一辈革命家的无私奉献精神,但是不能到达崇高,并不妨碍我们敬仰崇高,在向轩的英雄事迹中,崇高得到了最好的解释,我们的灵魂也得到一次革命的洗礼,

如今,向轩已近百龄,或许再过几年,他就会追随他的母亲舅舅而去,但是他的精神却会永留人间,和所有的革命烈士一样,他们的身躯长埋地底,灵魂却在信仰铸造的坟墓里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