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徐海东及其红二十五军:长征中的另类红军,打着打着就发了

红二十五军,这是长征中一支非常特别的队伍。在徐海东的率领下,红二十五军是第一支与陕北红军会师的队伍。不仅如此,在红二十五军和徐海东身上,还有许多不可思议之处。

别人都是兵力越打越少,而红二十五军是越打越多

绝大多数红军在长征过程中,人员都是越打越少。中央红军从江西苏区出发时有8.6万人,而到了陕北时只剩下7000多人。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出发时也有8万余人,结果在张国焘的折腾下,会宁会师时只剩近一半人马。

二、六军团人员损失要小些,从桑植出发时共1.7万人,到将台堡会师时还有1.1万余人。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而红二十五军却是一个特例。红二十五军出自鄂豫皖,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开始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踏上长征之路。出发时,部队总兵力约3千人。在与国民党军的周旋中,不仅没有减员,到达陕北时,部队还增加了800多人。

武器越打越精良,机枪已发展到一个连六挺

不仅如此,红二十五军的装备是越打越好,机枪已发展到一个连6挺的水平,装备之精良甚至超过了国民党的嫡系部队。难道是红二十五军在长征中走了什么捷径,没有遭到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吗?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们看看红二十五军的长征路线,发现其是很独特的。其它红军都是沿着四川西部的雪山草地北上的,而徐海东指挥的红二十五军却是从中原腹地直插北方。

这条路线更为接近当时各路军阀统治的核心地带,对军阀们带来的震动更大。为此,红二十五军不得不先后同国民党十多万堵截部队展开激战,并最终杀出了重围,到达陕北。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面对“文明之一大害”的“徐老虎”,无人能当武松

期间与徐海东交手的有国民党中央军、东北军、西北军、马家军,但无一例外都成了徐海东这只“徐老虎”的手下败将,打得国民党军是闻虎色变。蒋介石也因此恼羞成怒,称“徐海东为文明之一大害”。

为此,对他的首级,蒋介石许下了和毛泽东金额相同、高达十万元的赏金。但这钱到了最后也是无人能领。

在这里要着重提一下东北军,因拱手将东三省让给了日本侵略者,东北军不得不背上个“不抵抗”的骂名。其对内战毫无兴趣,在红军面前,稍一抵抗便溃散。在鄂豫皖和长征途中,正是东北军给红军充当了“运输队长”的角色,红二十五军的精良装备主要就是来源于东北军。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七仙女”硬是将徐海东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在长征中,红二十五军也付出重大代价,其三位主要领导人非死即伤。吴焕先在长征途中牺牲,而程子华和徐海东也负过重伤。

1934年12月,在陕西庾家河,红二十五军与国民党六十师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虽然最终获胜,但在战斗中程子华和徐海东先后身负重伤。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时程子华双臂负伤,一度无法指挥战斗,而徐海东则被子弹击中眼睛下方,从颈后穿过,虽然医生及时为其止血,但堵在徐海东喉咙中的血块却使他几乎无法呼吸,生命垂危。

在红二十五军医院,有七名被称为“七仙女”的女看护,她们也随队参加了长征。这个时候,其中之一的周少兰果断用嘴将徐海东喉咙中的血块一口口的吸出,这才将徐海东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之后的情节就如《亮剑》中的李云龙和田雨一样,在周少兰的细心护理过程中,徐海东被她深深地吸引,最终两人走到了一起结为夫妻。而周少兰从此改名为周东屏,意为屏护徐海东之意。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徐海东为中央红军雪中送碳,这令毛泽东铭记终生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不仅减员严重,还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陕北本来就是当时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这一下又来这这么多红军,这已大大超出了当地供养能力。

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红一方面军的过冬物资成了大问题。到达陕北时,中央已经穷得叮当响。刘志丹虽然是陕北根据地的“土著”和创建者,但现实情况是“地主家也没余粮”,他也没有多余的钱。

为给红一方面军筹钱过冬,毛泽东为此写了一个借条,派人送到徐海东处,向他借2500元钱。当时徐海东手头还有7000元经费,但他考虑到中央长征后的穷困,决定送5000元给中央,自己只留下了2000元钱。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了这5000元钱,一方面军这才有了足够的冬装来度过第一个陕北的冬天。毛泽东对此非常感动,加之徐海东对于陕北的突出贡献,几十年后也不忘称赞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外国记者眼中的徐海东:“拼命三郞石秀”、“大名鼎鼎”

徐海东的作战风格是边走边打,行动飘忽,这给各国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本记者波多野乾一曾在1941年出版过一本《赤色支那的究明》,在其第六卷《延安水浒传》中,徐海东被称为“天彗星拼命三郎石秀”。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而在《西行漫记》中,美国记者斯诺更是对徐海东推崇有加:“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了。”

另一位徐帅?

徐海东在开国大将中名列第二,仅位于“战神”粟裕之下,这并不是因为徐海东的军事才能不够。他早年曾身负重伤,抗战开始不久后由于身体原因不得不退居二线,不能再指挥一线作战了。

从北伐时期带队大战汀泗桥,之后孤军长征到陕北,到达陕北后同刘志丹联手,几次击败在陕北“剿共”的国民党军,巩固陕北根据地,为各路红军的到来打下坚实基础。期间战绩充分地展现了徐海东的军事才能。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由于徐海东打仗打得太精彩,以至于到了1940年,日军都还在认真研究这位早已离开一线的红军将领。要不是他身体不好,说不定八路军中会出现另一位徐帅。

本文所有内容(包括不限于文字与图片)均转载自网络,版权所有归内容所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