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红军编制最少的师,全师只有120人,却诞生1大将3上将1中将

红四方面军,是红军三大主力之一,其主帅是徐向前,旗下出了不少能打硬仗,恶仗的部队。比如红10师,长征时作为开路先锋,翻山越岭,一路厮杀过来,立功无数,两三千人的部队,建国后还出了一个大将和10个上将,绝对的王牌。

不过红10师并非最厉害的,我今天要给大家说的这个师,只有120人,但却走出了五位开国将军,战争年代,消耗最快的就是兵力,上百人可能一次战役就被打没,能活到建国后的非常不容易。这支部队就是工农红军第11军第31师。

红31师的前身是参加了黄麻起义的农民自卫军,起义成功后,这些农民自卫军共300多人建立起了鄂东军。鄂东军总指挥是潘忠汝,下辖两路军,开国大将王树声是第二路军的队长。

黄麻起义的成功很快引来了国民党的反扑,鄂东军受到重创,总指挥潘忠汝牺牲,最艰难的时候部队只剩下72人,这72个人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下,一直坚持在木兰山打游击。

1928年,鄂东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吴光浩担任军长,不久后,第七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31师,成为了鄂豫皖苏区的第一支红军部队。

虽然编制是师级,可是红31师的总兵力却只有120人,下辖91、92、93、94这四个团,每个团平均人数只有30人。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师虽然人少,也设置了政治部主任、参谋长、党代表等职位,分别是陈定侯、曹学楷和戴克敏,我们后来没有听说过他们的名字,是因为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他们都相继牺牲了。

我们要说的是下面这几位,詹才芳,鄂东军的排长,72位游击战士之一,在新成立的31师担任连长。许世友,31师成立时担任班长,陈再道,木兰山上72位游击战士之一,31师刚成立的时候当过排长,后来又升到连长。

王树声,在红31师91团担任党代表,是从红31师走出的开国大将。

詹才芳在1955年被授予了开国中将,詹才芳虽然军衔不高,可是带出来的兵却很厉害,他当班长的时候活下来的兵都成了开国上将,其中就有许世友。

许世友、陈再道在1955年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还有一位战将,是王宏坤,王宏坤曾经在黄麻起义失败后到武汉避难,加入了一支杂牌军,后来听说家乡还在继续闹革命,就又回到家乡参加了红军。

回来的时候,王宏坤刚好撞上了王树声的游击队,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堂弟王宏坤,于是王宏坤就这样成了王树声手下一个兵。

王宏坤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还有一人虽然没有军衔,但是后来却当了国家主席,这个人就是李先念,李先念在第31师,当时只是副班长。

最初的那72位游击英雄,最后活下来的寥寥无几,但是红31师这么一个袖珍的部队,却走出了1位大将三位上将一位中将和一位主席,不得不说,在红军队伍里非常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