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展讯|《石破天惊——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藏红军长征石刻标语拓片展》将在保山市博物馆开展​

展览名称:《石破天惊——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藏红军长征石刻标语拓片展》

主办单位:绵阳市博物馆保山市博物馆 江油市文物保护中心

展出时间:2022年12月16日—2023年2月15日

展出地点:保山市博物馆一楼5号展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了弘扬二十大精神,保山市博物馆携手绵阳市博物馆组织开展了《石破天惊——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藏红军长征石刻标语拓片展》,不忘初心,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石破天惊摩崖字字留战纪,铭心刻骨后昆代代踵前徽。”长征的胜利,不仅是红军战略转移的伟大胜利,更是红军成功宣传我党我军政治主张的伟大胜利。为了缅怀那些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解放,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革命先烈,致敬那一段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峥嵘岁月!

1935年江油县苏维埃主席动员运输队条

1935年川陕苏区红军使用的公文皮包

1933年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叁串布币

1935年春,为粉碎国民党“川陕会剿”,策应中央红军北上,英勇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挥师西进,强渡嘉陵江,攻克剑门关,解放了嘉陵江、涪江之间包括今绵阳北部梓潼、江油、平武、北川等广大地区,先后发动了中坝、千佛山等重大战役,击溃川军的围追堵截,为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奠定了基础。

红军转战期间,“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通过书写标语、田间街头演讲、演出话剧等多种方式宣传、动员群众。其中,红军的錾字队在沿途各地的石壁、石碑、石崖上錾刻标语、口号及政策、法令,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方针和政策,以及红军的任务、性质和纪律,揭露军阀、地主的罪恶,号召民众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红军、拥护苏维埃,号召民众起来推翻国民党统治,反对帝国主义,北上抗日,收复失地。这些镌刻在石头上通俗生动、乡土气息浓厚的标语口号成为了红军克敌制胜、打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锐利思想武器。

拥护中国共产党”石刻拓片

挽救中国民族与收回失地石刻拓片

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石刻拓片

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为青山坚石所镌,为岷山涪水所记。这些现今分布在江油、平武、北川、梓潼山水间的红军长征石刻,是我们不可多得的一笔宝贵红色精神财富。

绵阳市博物馆简介
四川绵阳博物馆新馆占地面积43527.94平方米,实际建筑面积29960平方米 ,总投资2.3亿元。它坐落在富乐山西麓、富乐堂北侧、芙蓉溪东岸,“东据天池,西临涪水,形如北斗,卧龙伏焉”,宛如一条腾飞的巨龙,毗邻富乐山风景区,与中华科学家公园一步之遥,成为了美丽绵阳又一处地标性建筑和人文景观。
绵阳市博物馆是一座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现代综合性博物馆,采用高科技的展陈手段,汇集并诠释绵阳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精粹,其展览陈列定位清晰,个性鲜明,重点突出,亮点纷呈,主要由“千载回望古绵州一一绵阳历史文化陈列”、“岷山涪水一一绵阳自然陈列”两个基本陈列和“流淌的记忆一一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富乐梦想一一绵阳摇钱树陈列”、“国之大用一一绵阳汉马陈列”、“山间洞府——绵阳崖墓陈列”四个专题陈列构成。
END

编辑 | 宣教部

图文| 杨瑞奇、董翠玲

审核 | 段德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