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瑟瑟,抵不住情谊浓浓。在永嘉山区,不少家庭都有捣麻糍的习俗,今年亦不例外,早早就开始安排做准备。一大早,鹤盛镇罗家寮村村民潘陈忠家便已蒸汽腾腾,扑鼻的清香将记者引到这里。
清晨,天刚蒙蒙亮,村民们便开始忙碌了。浸泡了一夜的糯米被倒进蒸笼,上灶,热气腾腾。另一边,蒸熟的糯米被倒进石臼,金岩忠与同伴配合得当,一个负责捣,一个负责揉。石锤一起一落,一人在旁手沾冷水翻动糯米团。被锤打的糯米发出“嘣嘣”的声响,不消一会糯米就被锤成了团状的粘稠物,等到糯米完全没有米粒形后,麻糍就捣成了。
嘴馋的孩子纷纷嚷着要吃捣好的麻糍,大人们就会从石臼里抓取一团放入碗中,再撒上一些红糖递给他们。孩子们端着碗,争食着热乎乎且香糯甜美的麻糍陷入了陶醉之中。
一旁搁置好的面板上早已经铺了一层金黄色的松花粉,麻糍一上面板就可将粉裹上去,麻糍瞬间会变得嫩黄,糯软而不粘手。将麻糍压平铺开,刀工好的村民就将麻糍切成大小几乎一致的方形。
“不起眼的麻糍,在过去,却是红军战士口中的美味。”潘陈忠告诉记者,村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们村民和红军要像麻糍一样,牢牢粘在一起,团成一团。据了解,罗家寮村坐落在永嘉、乐清、黄岩三县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永乐黄三县的中心联络站,也是中共括苍中心县委和括苍支队的重要驻地,为永嘉和浙南的革命做出过重要贡献。麻糍便是当时村民支援红军的重要干粮之一。
罗家寮村党支部书记赵统国告诉记者,这次捣麻糍活动也是本周六将要开展的“重走红军路,奋进新征程”——永嘉县第十三届重走红军路活动的一次预演。据了解,罗家寮村是本次“重走红军路”上的重要一站,在这里将开展“学习二十大、传承红军精神”主题活动。“届时‘红军们’将在这里参观永乐边区革命历史陈列馆、听老党员讲红军的故事、慰问革命老区老党员代表,村民们将搬出沉寂了一整年的石臼,沿路为大家送上麻糍,亲身感受革命先辈的艰辛。”赵统国表示,麻糍虽然不一定与革命年代前的滋味完全相同,但更多地是对革命传统的赓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