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10岁孩童称自己是老红军,主席让其证明,听到名字后主席:我信

长征的红军队伍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年幼时就因为各种原因跟着红军队伍一起战斗,这些孩子被红军战士们亲切称为“红小鬼”。

这些孩子们虽然年幼,但是和所有的红军战士们一样,面临着时刻被攻击的威胁之中,也为革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长征结束后也有不少人继续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1936年,一个10岁的小男孩找到了延安某机关单位,并声称自己是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吵闹声吸引了毛主席的注意,于是便问他有谁能够作证,他大声答出了一个名字,毛主席当场就相信了他的话。

此人究竟是谁?他又说出了怎样一个名字来证明他红军的身份呢?

授衔仪式引人注目的中校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仪式在中南海隆重举行,而授予中校军衔的众人当中,有一个特别出众,他的长相在人群中并不显眼,但是他的履历却比绝大多数人都更加传奇。

此人名叫向轩,授衔仪式时只有29岁,但是他的军龄却长达22年,也就是说他7岁就已经成为了一名红军,并且战功显著,授衔仪式时成为了共和国的中校,五年后又获得了上校军衔。

向轩能够走上革命道路,跟他的母亲和舅舅脱不开关系,他是最小的红军战士,但更是革命烈士之后,参加过许多战役,之所以授衔时只是中校军衔,是因为他愿意默默为民族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生。

烈士之后“红小鬼”

提起向轩和贺满姑这两个名字,也许大多数人并不熟悉,但是贺龙的大名却是如雷贯耳,而这位贺满姑就是贺龙的三妹,上世纪20年代,她嫁给了湖南一个老实的农民。

这个农民名叫向生辉,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自从娶了贺满姑之后对她也是非常疼爱,两个人生下了五个孩子,向轩就是五个孩子中的老四。

两人刚结婚之后,向生辉以为贺满姑和他认识的所有农村妇女一样只能操持家务,因此婚后向生辉就想将家中的大小事务全部交给贺满姑。

但是慢慢相处之后才了解到,贺满姑虽然是个女子,但是心中的远大志向绝不输给任何一个男人,贺满姑最崇拜的人就是自己的哥哥贺龙。

贺家其他的姐妹也和贺满姑一样,虽是女儿身却有一颗男儿心,1916年时贺龙响应蔡锷将军的号召起义,贺满姑姐妹三人也跟随哥哥的脚步喊着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加入了当地的武装力量。

贺满姑的大姐贺英就是当地出了名的“双枪女英雄”,在湖南省桑植县,贺氏家族一直都赫赫有名,然而1928年时,贺满姑却不幸被敌人抓捕。

此时的向轩只有两岁,贺满姑三个年幼的孩子也被残忍的敌人一起丢进了大牢中,不仅如此,他们居然还在报纸上将这件事情当做喜讯刊登出来。

为了营救贺满姑和孩子们,贺英想尽了办法,却也只救出了年幼的孩子,而年轻的贺满姑却在监狱中受尽折磨,为了从贺满姑口中得知贺龙的消息,他们用尽了酷刑。

即使面对严刑拷打,贺满姑也始终一言不发,敌人得不到消息竟然恼羞成怒,于是就想逼着贺家的人劫法场,将贺满姑押到大庭广众之下残忍的当着众人凌迟处死。

贺满姑牺牲之后,贺英就抚养起亲妹妹留下的年幼的孩子,而向轩也一直认为贺英才是自己的母亲,只是向轩在7岁的时候,贺英也因为队友的出卖而壮烈牺牲。

跟着贺英生活的5年里,向轩也学会了打枪,刚开始的贺英看到向轩摆弄枪支还会斥责他,但是看到他小小年纪就能举枪射击,也就不再反对。

贺英牺牲当天是因为游击队的驻地被敌军包围,而她中弹之后便将身旁的向轩紧紧护在怀里,将自己的手枪和身上仅有的两块大洋交给他,之后叮嘱他一定要找到舅舅才闭眼倒下。

年幼的向轩已经明白死亡是什么,他带着累累的伤痕,竟然能从敌人的枪林弹雨中逃出生天,不仅如此,他还翻越了连成年人都望而却步的高山,找到了行踪不定的红军部队。

向轩在逃离驻地的时候不敢回头,他一直朝着山的方向向前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脚什么时候受了伤,终于看到了部队的火光之后才一头倒下,醒来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大舅贺龙。

此时的贺龙看着昏迷的外甥和他怀中紧紧抱着的包裹,上面的点点血迹仿佛在告诉他当时的情况有多么惨烈,醒来后的向轩和舅舅哭诉了自己的经历。

从此之后,七岁的向轩正式加入了贺龙所在的红军部队,成为了一名年幼的红军战士,虽然是烈士后代,但是向轩在部队中并没有受到任何的优待,而是和其他差不多大的红小鬼一样,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

刚开始的时候向轩因为年纪小并不能胜任太过复杂的工作,只是跟着一些大人向群众们宣传革命思想,后来慢慢的就担任起了侦察、通讯和号手等工作。

做宣传员的时候,向轩经常积极的进行各种表演和文艺活动宣传红军的政策,有还会有意外收获,吸引热血青年报名参军,和红军一起参与革命。

有时遇到冥顽不灵的群众,宣传部的干部和战士们都拿他们没有办法,但是只要这几个红小鬼一出马,群众们立刻就能感觉到亲切,对他们工作的抵抗性也会被打消。

但是在此期间,向轩也曾犯过一次严重的错误,那时一个名叫张恒如的俘虏被押送到军部,而此人就是杀害贺满姑和众多红军战士的凶手。

当时负责押送张恒如的是向轩、廖汉生和肖庆云,原本他们就对这个手上沾满红军鲜血的人心有怒意,结果此人在路上还不断挑衅他们,更是让他们怒不可遏。

年少气盛的向轩一想到母亲就惨死在此人手上,就难以压制自己的怒火,想要亲手为母亲报仇,原本廖汉生和肖庆云并不同意,因为红军有政策必须优待俘虏。

没想到这个张恒如抓住了这句话更是口出狂言,这时他们再也忍不了,肖庆云和廖汉生也不顾会被组织处分一脚将他踹倒,向轩直接掏出手枪对准他的后脑勺就是一枪。

到了军部之后,贺龙看着原本应该被审讯的俘虏变成了一具尸体,他知道外甥的行为合乎正义,但是红军铁的纪律决不能被打破,因此三人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随红军长征

红军第五次反对围剿失败之后,国民党依旧在猛烈进攻,为了保存革命实力,红军开始了战略转移,转战陕北地区,长征之旅也由此拉开序幕。

贺龙所带领的红二、红六军团也在1935年从他们所在的湖南桑植出发,踏上了长征的路途,此时的向轩虽然只有9岁,但是也跟着舅舅一同开始了长征。

在红军队伍中,向轩并不是唯一的小孩子,而长征路途艰难,贺龙和其他几个领导为了照顾这几个孩子,专门拿出他们为数不多的物资和当地老乡换来了一头骡子。

这几个红小鬼虽然不能行军打仗,但是也给沉闷的部队带来了几分快乐,他们从来没有因为年纪小而拖大部队的后腿,每次都是跑在最前面,唯一的一头骡子也是他们几个人实在是坚持不住了才会坐上去休息一会儿。

几个小鬼头也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优势,路上也不忘宣传思想扩大队伍,有一次他们带着斗笠站在人群中高声唱歌,吸引了不少人加入到队伍中来,这一次竟然动员了足足37人。

刚开始决定让向轩跟着队伍长征的时候,贺龙还担心队伍中的其他人觉得自己使用特权会有意见,而且也担心向轩年龄太小吃不了长征的苦,结果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受欢迎。

后来各地都纷纷响应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但是有很多的穷人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土地反而不敢接受,他们担心一旦红军离开地主就会反扑伤害他们。

许多干部去做思想工作,他们仍然无动于衷,结果后来向轩挨家挨户敲这些百姓的门,看到他们探出头来就大声喊土地原本就属于农民,现在归还这些土地,他们就应该大大方方的接受。

百姓们看着这个义正言辞的小鬼头,慢慢的也将这些话听进了心里,其实这些话都是做农民思想的干部教给向轩的,他们实在是没辙,就想让向轩出马可能百姓更容易接受,果然这件事情在向轩的帮助下顺利了不少。

但是向轩就算再机灵勇敢,也只不过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长征条件的艰苦我们无法想象,但是我们知道的是,他们经常会饿肚子,就连草根和树皮都能被当成干粮。

向轩和几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即使队伍中的人经常把口粮让给他们,他们也时常吃不饱,有一次路过一条小河,他们就想去摸几条鱼,但是努力了一上午也一无所获。

垂头丧气的几人坐在了然后旁的地上,拿着棍子戳着一旁的土地,结果戳着戳着就发现土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扒开一看,里面竟然有一些番薯,他们几个人便更加卖力地挖了起来。

他们终于吃了一顿饱饭,还将剩下的番薯抱回了大部队,但是这样的举动并没有得到夸奖反而受到了训斥,向轩把怀里的番薯塞给了舅舅的时候,舅舅马上严厉的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向轩原本兴奋的带着番薯回来,以为终于能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结果这时舅舅一生气,他立马就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红军的纪律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而他竟然还刨了百姓的番薯。

贺龙阴沉着脸,带着向轩去附近的农户挨家挨户的找番薯主人,当时的农户并不知道自家刚种下的番薯就被几个孩子给扒出来了,得知情况之后表示不会追究。

尽管如此,但是贺龙还是坚持赔偿农户们的损失,而且还让向轩挨家挨户的鞠躬道歉,回到大部队之后,贺龙还罚向轩面壁思过三个小时,之后不管向轩再怎么饿也不敢去拿老乡的东西了。

被质疑身份

1936年的一天,毛主席外出办事之后回到自己的办公住处,结果在门口碰到了一群小孩吵闹,门口几个站岗放哨的小娃娃围住了一个拿着信的孩子。

几人争吵不休,毛主席就凑近听了听,结果发现被围住的那个小鬼头竟然说自己是来送信的红军,而且小小年纪就已经跟着大部队参加了长征。

这个送信的小兵就是向轩,他经过长征的磨砺终于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战士,但是因为年纪太小,所以贺龙还是让他负责通讯,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各部门之间送送信,传递消息。

他这次接到任务来给毛主席所在的部门送信,结果没想到刚到大门口就被几个娃娃兵给拦住了去路,他解释自己是老红军,几人不但不信,甚至还围着他一番嘲讽。

向轩再次强调自己真的是来送信的,结果门口几人纷纷让他别吹牛,毕竟他们年纪相仿,几人只是能够在机关部队门口站岗就已经比同龄人了不起,怎么可能相信向轩已经经历了艰苦的长征。

此时在一旁听到了前因后果的毛主席走上前来,就笑着问向轩是不是真的参加过长征,向轩一脸坚定说他不仅走过草地爬过了雪山,还和战士们一起吃草根树皮打敌人。

毛主席点了点头,接着又问谁能给他证明,向轩一脸骄傲拍着胸脯告诉毛主席,自己的舅舅就能证明,毛主席有些疑惑,就问他的舅舅是谁,向轩大声说道他的舅舅就是大名鼎鼎的贺龙。

毛主席看着向轩和贺龙有六七分相似的面容,不住的点头说我相信你,原来是贺胡子家的人,怪不得是个犟伢子,然后就告诉大家向轩是贺老总的外甥,的的确确参加过艰苦的长征,是个老红军了。

一旁的孩子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这个其貌不扬的同龄人竟然真的是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他们眼神中的不屑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崇敬的光芒。

结尾

之后的向轩就到了陕甘宁地区进行学习,直到1941年才再次回到部队,而解放战争时期的向轩也不再是大家围着他转的小鬼头,而是一名真正的解放军战士,带领着队伍驰骋沙场。

多年的战争让向轩的身上伤痕累累,但是他的心却更加坚定,向轩受伤的消息每每传到贺龙的耳朵里,他都会语重心长的告诉传讯员,自己的孩子也和别人一样只有一条生命,即使牺牲了也没有什么,但是背地里却会难过的责怪自己没有照顾好这个外甥。

新中国成立之后,向轩相继担任了成都军区的几个要职,直到1982年才正式退休,新中国成立之时,解放军总政治部在计算向轩的军龄时,便从1933年他第一次拿起枪参与战斗开始。

后来他与老友廖汉生重逢,得知向轩的行政待遇是16级时还觉得实在是太低了,而向轩则认为全军有无数像他这样的人,如果仅仅是因为他在长征中走了几步路就要提高待遇,那么就太对不起别人了。

如今的向轩老人已经96岁的高龄,在成都安享晚年,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新中国,这样的革命老同志是所有中国人的榜样,他的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

长征带给中国人的不仅仅是胜利的开端,它所带来的信念也支撑着无数中国人在困难的时候都有勇气走下去,激励着我们团结一致,永不放弃。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