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广东曾是北伐战争时的革命根据地,北伐大革命失败后,广州的工会组织仍然保存着强大力量。中共在“八七”会议后即决定,配合南昌起义军南下,发动广州起义。为此,广东省委积极进行了具体准备工作,这是广州起义的大背景。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武装起义的准备
1927年11月,国民党两广新军阀发生混战,驻广州兵力空虚。广东省委根据中央指示,决定乘机举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了以省委书记张太雷为委员长、黄平、周文雍等参加的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起义。接着组成了军事总指挥部,总指挥叶挺、副总指挥叶剑英,参谋长徐光英;参加领导工作的还有恽代英、杨殷、聂荣臻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加起义的武装力量,主要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由原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改编而成),原团长叶剑英时任军参谋长;第四军警卫团,团长梁秉枢;黄埔中央军校警卫营,营长吴展;广州工人赤卫总队,总指挥周文雍,副总指挥梁桂华,下辖广州全市七个区的联队,队长有徐向前、刘楚杰、沈青、邓发、黄廷等,共计5000余人。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成立广州公社
1927年12月11日,在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杨殷、周文雍、聂荣臻等领导下,广州起义爆发了。起义武装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攻占了广州大部分市区。近5万名工人、市民主动领取武器,参加了巷战。就在起义当日,宣布成立了广州公社,主席苏兆征(未到广州),代理主席、人民海陆军委员张太雷,公社秘书长恽代英,工农红军总司令叶挺,总参议徐光英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帝国主义及军阀扼杀革命
广州起义使国内外反动派极端惊恐,英、美、日、法等帝国主义公然派军舰和海军陆战队参加镇压,广东新军阀也立即调回兵力疯狂反扑。敌人从三个方面包围市区,抢占了主要据点。起义武装和工人们英勇奋战,前仆后继,同优势敌军进行了殊死拼杀。12日,张太雷不幸中弹牺牲;13日,起义总指挥部被敌军攻占。
在敌人的疯狂反扑下,叶挺、聂荣臻等只好指挥起义军余部撤离广州。以教导团为主体的这部分武装约1000人,于花县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在袁国平等率领下转移至东江。另有少数人突围去了北江,加入了南昌起义军部队。
结语
广州起义最后虽然失败了,但客观上沉重打击了广东的反动势力,起义军民表现了英勇顽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这是一场可歌可泣的战斗。并且这次起义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相衔接,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革命道路,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又一次伟大尝试。广州起义第一次使用了“工农红军”的名称,虽然并未组成红军,却为之后创建红军保存了一大批优秀骨干,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此,你有何评论呢?
本文所有内容(包括不限于文字与图片)均转载自网络,版权所有归内容所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