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历史上的今天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开始

历史上的今天

——1930/12/27

中国工农红军

第一次反围剿战争

在92年前的今天,1930年12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开始。

1930年12月27日,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围攻。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诱敌深入,5天内连打两个胜仗,歼敌一个半师,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0年上半年,中国工农红军利用蒋、阎、冯战争的有利时机发展到10万人,红色政权也更扩大。

10月,军阀大战结束后,蒋介石集合7个师约10万人的兵力,以国民党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总司令,张辉瓒为总指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

主要过程

主力近6个师于11月上旬由南昌西南的上高、高安、樟树(今清江)等地分路向吉安、吉水、永丰、宜黄等地进攻。

红军第一方面军约4万人,在毛泽东亲自指挥下,采取诱敌深入、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主力由新喻(今新余)、清江(今临江)一带东渡赣江,转到樟树、抚州以南地区,实行战略迟却,依靠根据地优越条件反攻歼敌,粉碎“围剿”。

12月27日反“围剿”战争开始。红军以1个团箝制东面源头、洛口、头陂等地之敌,以小部兵力箝制西面进攻约溪之敌,主力于30日分路向龙冈之敌发起猛攻,昼夜激战,俘国民党总指挥张辉瓒以下9千人。

结果

在东韶地区又将国民党第五十师歼灭一半。余敌纷纷溃退。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取得胜利。

反围剿胜利的意义

01

在政治方面极大程度上鼓舞了红军的士气,让红军坚信了战胜敌人的信心,也激起了他们的强烈斗志;苏区的人民群众加大了对共产党和红军的肯定以及拥护,意识到了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坚定了他们跟党走的决心与信心,进而让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执政更加稳固。

02

在军事上积累了宝贵及丰富的作战经验,特别是获得了在以少胜多和以弱胜强方面的经验与技巧,为今后的反围剿工作提供了借鉴,同时奠定了红军在作战方面的原则与基础。

03

缴获了国民党大量的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的补充,让红军整体的的战斗力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红军在武器装备上的不足。还缴获了大量的无线电器材,并通过被俘技术人员成立了专门的通讯队,极大程度上提升了红军通信工作的质量,为接下来在反围剿工作当中获得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胜利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及准确指挥。

2、中国共产党采取与国民党完全相反的政策,特别是要求红军以维护人民利益为中心,严格避免侵犯人民利益的政策。帮助人民解决多个方面问题,受到民众的拥戴及支持,让第一次反围剿作战拥有了宝贵的政治资源。

3、毛主席提出的优待俘虏的政策方针,并大力宣传号召,鼓励国民党士兵主动投降参加红军,并加入不搜敌兵腰包的条款,一系列工作奠定了此次战役胜利的坚实基础。

图片/网络

编辑/宫宇轩

封面/宫宇轩

校对/冯相余

责编/解丽君 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