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应堂(1911年9月~1996年2月10日),湖北黄安华河区熊家塆(今湖北红安)人。6岁时父亲去世,哥哥夭折,家无寸土,他和妹妹跟着母亲讨饭度日,7岁给人帮长工,受尽折磨。9岁那年,母亲被族人卖掉,兄妹俩走投无路,只得把妹妹送人做童养媳,自己到几十里路外的四姑墩当长工。15岁学理发。1927年参加了青工会、护救会。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开始为战友理发,次年参加大山寨战斗,缴到一支枪,从此开始了为革命征战的一生。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员。

熊应堂将军
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熊应堂曾任红一军一师三团一营三连战士,红四方面军四军十一师师部手枪营班长,中共鄂豫皖分局军委特务队分队长,军委通讯队副排长、排长、指导员,川陕根据地通江县军事指挥长,川陕阆苍广三县军事指挥部指挥长,川陕省军事指挥部独立团一营营长、团长,四方面军四军十师二十九团团长。他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四次反“围剿”和开创川陕苏区的历次战役战斗,参加了长征。

1935年长征到达陕北,熊应堂先后进入红军大学、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开始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一营营长、团长。
1938年起,在小丹阳、句容一带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参加了皖南反扫荡战役,收复了泾县,后任新四军军部特务团团长。

1941年1月,熊应堂经历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率部浴血奋战,突出重围。我党不久重建新四军,熊应堂任第七师独立团团长、白湖独立团团长兼政委、沿江支队参谋长兼独立团团长、新四军第七师十九旅参谋长。他率部转战苏南、皖南、皖中地区,发展地方武装,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抗日战争胜利后,熊应堂历任七师十九旅副旅长、旅长,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十九师师长,第三野战军八兵团二十五军参谋长、副军长。率部出击鲁南,转战苏北,挥师淮海,渡江南下,解放上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功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熊应堂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军军长。1951年1月赴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四军军长,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浙江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

1955年,熊应堂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1965年任第二十军军长兼浙江省军区司令员。1970年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浙江省军区司令员。

1971年9月,毛泽东南巡到杭州,两次接见浙江省主要负责人,熊应堂两次均参加,但谈话很少涉及熊应堂。1972年3月21日至4月26日,中共中央再次召开解决浙江问题会议,熊应堂被免去职务。1988年熊应堂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等于在政治上肯定了他过去的战功,为他作了一定程度的平反。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6年2月10日,熊应堂病逝上海,终年85岁。《人民日报》在播发他去世的消息中说 “熊应堂同志政治信念坚定,作战英勇顽强,工作积极、任劳任怨、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善于团结同志,密切联系群众,生活俭朴,廉洁奉公,始终保持了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老红军本色”。

2011年10月15日,纪念熊应堂将军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在上海市生物大厦举行。将军生前工作过的南京军区、上海警备区、浙江省军区、解放军第20军等单位代表、老战友、老部下、亲属朋友等共200余人参加了活动。与会代表深切缅怀了将军的光辉革命生涯和崇高精神,详细讲述了将军不为人知的感人细节,发行了纪念邮册和纪念封。

1、熊兆仁将军:人民的英雄,祖国的功臣,百姓称他 “扶贫将军”
2、熊挺:开国少将,抗战时期立有赫赫战功
3、熊作芳:开国少将,毕生精力为人民
4、熊奎:智勇双全,开国名将
5、熊伯涛:为五位开国名将当过参谋长,为何只是少将军衔?
6、熊晃将军:扎根新疆大半生,为新疆官兵当“红娘”
资料来源:网络
为了便于认识,沟通,请实名注册【熊氏宗亲通讯录】,完善资料后可以查询,注册公司信息,推广自己和公司……熊氏宗亲平台宣传真人真事,凡正能量的活动欢迎来稿和发原图到9365362@QQ.com,微信:RG222111。若文案中有不准确的地方望留言指出,以便我们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