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1
庆元旦
迎新年
祝你新年快乐,大展宏兔
祝你新年快乐,大展宏兔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岁月如流,随着2023年的慢慢临近,寒假也将如约而至。在此,学校衷心感谢各位家长对我校过去一年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齐心协力,共同陪伴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为了使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平安、健康、 祥和、有意义的假期,请您认真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做好孩子假期教育、安全等工作!
放假时间
1.假期自2022年12月31日(农历腊月初九)至2023年2月6日(农历正月十六)。
2.下学期于2023年2月7日(农历正月十七)正式开学。
安全健康教育
1.注意新冠疫情防护
严格做好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及时对症处理,情况严重,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坚持“勤洗手、勤消毒、常通风,戴口罩、少聚集、一米线”等良好卫生习惯。
非必要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尽量“不扎堆、不聚集,不串门、少聚餐”,不到人员密集的场所。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程佩戴口罩。途中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喝水。在家饮食注意营养搭配,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亲子多交流,保持身心健康。
节假日期间,鼓励孩子利用假期每天锻炼 1 小时,增强抵抗疾病能力。
及时接种疫苗,保护个人健康,携手共筑全民免疫屏障。
正确认识疫情,科学防范。从官方权威报道了解疫情信息,对未经证实、指向不明的信息内容应理性对待,不传谣、不信谣,带孩子一起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2.注意交通安全
春节寒假里,孩子们外出的机会大大增加,家长要教育孩子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出行。教育引导学生在外出、离校及返校途中,要乘坐有资质的、车况好的营运车辆,坚决不乘坐超载车、改装车、农用车和“黑车”。持续做好“一盔一带”。未满12周岁不得骑自行车,年满12周岁不得乘坐电动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得驾驶电动自行车。家长需以自身言行引导孩子,摈弃闯红灯、超速行驶、逆向行驶、酒后驾车、骑电动车走机动车道等交通陋习。
3.防溺水安全教育
家长要切实监管好子女,对子女行踪要做到“知去向、知归时、知同伴、知内容”。教育子女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教育子女“两会”:发现学生在危险水域抓鱼、玩耍、游泳会相互提醒、劝阻和报告,发现有人溺水会向周围的成年人呼救或拨打110求救。
4.注意用火安全
寒假春节期间是用火、用电、燃放烟花爆竹的高峰期,增加了发生火灾的风险,要做到:
教育监管孩子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不玩火,不携带火种;发现火灾不得逞能上前灭火,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报警。
在家中安全用电,不超负荷用电;不长时间使用电器,以免发热产生短路;电器设备不用时,要及时切断电源。
家中可准备灭火器、灭火毯、燃气报警器、逃生绳等消防用品;学会正确的火灾逃生、报警及灭火知识。
遵守烟花爆竹燃放规定,在非禁燃区不要让孩子独自放鞭炮,家长应做好看护。
5.注意饮食安全
春节寒假期间,家长要教育孩子注意饮食安全:
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一定不要购买食用。
生吃瓜果要注意洗干净后才可食用,不吃腐烂、变质的瓜果。严禁吸烟、喝酒。
不暴饮暴食,防止消化不良。
6.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家长可以借助假期,深入了解孩子的情绪状态、人际交往情况和身心发展状态,鼓励孩子表达情绪和心理困惑,教会孩子用合理的、社会化的方式化解冲突、解决矛盾,要对校园欺凌说“不”,对不良恶习说“再见”。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善行善导,鼓励孩子理解包容,学会寻求老师、家长、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7.加强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教育
提醒学生不轻易点击不明网页、链接,不扫不明二维码;对要求转账的,一定要核实身份再做决定;在接到“小额贷款”“炒股”“刷单”“刷信誉”等电话、信息、兼职广告时,须提高警惕,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迷惑。加强对子女的监管和教育,帮助孩子提高鉴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带领孩子了解帮信罪等相关法律常识。一旦发现被骗,应第一时间报警。
假期生活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