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对话运城》 第九期 : 红军小学——“让孩子成为孩子”

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人才供给、智力支持的重要途径,也是影响到每一个孩子命运、家庭未来的重要因素。教育宣传是国家战略,也是民生工程。

作为我市教育战线核心期刊,《运城教育》自2012年创刊伊始,始终坚持宣传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反映教育改革与发展成就,深入阐释教育政策,见证了许多被载入河东史册的“关键时刻”,参与和记录了无数的“教育大事”,已成为教育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为树立运城教育良好形象、凝聚教育改革发展共识作出了积极贡献。

《运城教育》因此也成为了广大教育理论研究者所喜爱的学术园地,成为了一线校长、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努力成长为教育家的重要平台,其“封面人物”“教育教学”“见解”“师者之声”等等栏目深受系统内广大读者的关注与好评。

“梅兰竹菊桃李盛,嘤其鸣矣自成蹊”——运城综合广播《对话运城》栏目将目光聚焦到了《运城教育》“封面人物”上,并为此特别开设“教育大家谈”专栏,邀请他们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听他们畅谈“教育经”。7月26日播出的王宏斌、7月28日播出的孙德仁、7月29日播出的苏爱慧都受到了广大读者、听友的好评,起到了“教育人倾诉教育事,真心真情真意;教育事连通社会人,感动感念感恩”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即日起,“运城教育”平台继续以专题方式持续刊载相关报道,让我们一起透过记者的视角,走进教育这片广袤天地,聆听“封面人物”分享教书育人的经验成果、讲述办学治校的先进理念,为办人民满意教育而团结奋斗!

红军小学校门

盐湖区红军小学建校以来一直遵循“童年为人生助跑”的办学理念,坚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和“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教书育人在细微处”的育人信念,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保护所有学生的天性,抓住教育的核心问题,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坚持做教育教学最朴素、最根本的事!

几年来,学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立足课堂抓教师专业成长,依托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朝着建一所公平且高质量的优质学校不断努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红军小学的老师经常说一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她们也常常互相鼓励,“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遇见一个什么样的老师,那自己就努力去做这样的老师”!

红军小学老师和学生

在红小,所有的老师都在努力做一名“心有温度 行有智慧”的好老师!因为,学生的个性与自我认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的关心和培育!爱,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更是师德、师魂之所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孩子如果对学习失去兴趣,就会感觉不堪重负,反之,如果学习的内容、方式、结果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就会自己主动去做!“引发兴趣、促进自主”是红小教育教学工作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的路径,从关注“教”和“学会”到关注“学”和“会学”,从单一的分数评价到看得见学生成长的过程,给到学生适合的教育!有兴趣真实地学习才会发生!

爱创拓展课程

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无论是做家长还是做老师,我们都能越来越清晰的感觉到,成长靠的不是说教,而是孩子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他们愿意主动地去参与各种活动,包括学习活动,继而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孩子们的思想和品格就会慢慢得到锻炼和提升,他们的责任感、沟通力、合作精神以及勤奋、诚实等品质都能得到培养!

红歌汇活动

红小有很多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人人参与其中,“六一嗨翻天”、“体育季”、“达人挑战”、“红歌汇”等等,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用心策划组织每一项促进发展的活动是我们一直坚持在做的!

教书育人在细微处

学校让孩子成为孩子,家庭让孩子成为孩子,就是我们能给到孩子的最好的童年!在校园里,每一次交流、每一节课堂、每一处景观都要藏着不用语言表达的育人细节,因为孩子的情感很丰富也很敏感,同时也很脆弱,呵护、鼓励、激发、尊重是教育的关键所在,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为了持续地成长,应该成为家长和老师都要去重点关注和重视的基本教育常识!

开学典礼

学校会在之后的发展中,坚持面向未来对人才的需求去办学,因为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向未来输送怎样的人才 ;学校更会时刻尊重学生这一校园的主体,尊重教育的规律,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学校,红小的答案是在小学阶段重视孩子的人格养成、习惯培养、身体素质和学习兴趣 !下一个五年红小会继续努力,向着更好的方向坚定前行!

红军小学校长 肖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