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也都不乏女英雄女将军的存在,如在红军时期,就有不少女性参加红军,她们大多在红军部队负责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也有一些是负责政工的。但是新中国官方认定的唯一的女将领,只有一位,她就是被《中国军事大百科全书》认定的红军唯一女将领张琴秋。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建国以后,转入党政系统任职的张琴秋没有授衔,而是担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在1955年大授衔时,也有一位女将军,而且是唯一的女将军,她就是曾任红二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的李贞少将。论红军时期的职务,曾担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的张琴秋,还要高过李贞。如果张琴秋授衔的话,应该也会是少将。
张琴秋1904年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她19岁时就在茅盾的支持下考取了南京美专。这时她便结识了茅盾的弟弟沈泽民,此后两个人便走到了一起,而且同时加入了我党,成为了坚定的革命者,后于1925年结婚。
两个人结婚没多久,张琴秋就在组织上的安排下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第二年,沈泽民也来到了苏联,也进入了莫斯科中山大学。1930年,因为学校停办的缘故,张琴秋和沈泽民一起回到了国内,他们先是在上海待了一段时间,次年3月就被派往了鄂豫皖苏区工作。在鄂豫皖苏区,张琴秋先后担任某军事学校政治部主任、师政治部主任等职。沈泽民相继担任鄂豫皖分局书记、苏区省委书记等职。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四方面军成立以后,张琴秋担任73师政治部主任。1932年的秋天,国民党军组织大规模兵力围剿鄂豫皖苏区,红四方面军在这次反“围剿”作战中严重失利,被迫撤离鄂豫皖苏区,向西转移。但是张琴秋的丈夫沈泽民不愿离开,要求留在苏区坚持斗争,最后被组织上批准了,而张琴秋随红四方面军一同转移。这一别,竟成为他们夫妻的永别。沈泽民留在苏区不久,就因病去世了。张琴秋听闻沈泽民的死讯之后,痛哭失声,泪流满面。
红四方面军此后转战陕西和四川地区,并建立了川陕根据地,与此同时,张琴秋也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成为了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川陕根据地的一位重要领导人。在川陕根据地,张琴秋认识了时任红四方面军总政委的陈昌浩,两个人很快发展成了恋人。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后来因为一些政治上的原因,张琴秋被免去了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的职务,后来她相继担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妇女独立团团长兼政委、妇女独立师师长、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系列职务。张琴秋也成为红军时期,“唯二”当过师长的女英雄,另一位是曾在红8军担任师长的胡筠。不过胡筠似乎并没有被官方认定女将领。
此后因为种种原因,红四方面军无法坚守川陕根据地,被迫开始了长征。在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张琴秋和陈昌浩结为夫妻。红四方面军经过长征抵达陕北以后,根据中央的命令,以红四方面军主力为基础组建了西路军,其任务是向西发展,打通和苏联的联系渠道。西路军总指挥是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徐向前,总政委就是张琴秋的丈夫陈昌浩。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936年11月,两万多人的西路军在徐向前、陈昌浩的率领下开始了悲壮的西征之旅,张琴秋也在西路军之中,参加了西征。西路军后来遭遇了严重的失败,几乎是全军覆没。陈昌浩后来辗转回到了老家武汉,张琴秋则被敌军俘获,随即被关押了起来。此后在我党的全力营救之下,一直到抗战爆发时,张琴秋才平安回到延安。此后,张琴秋先后担任延安抗大女生大队队长、女子大学教育长等职务,她工作积极努力,为组织培养了一大批妇女干部。
陈昌浩的遭遇,则比张琴秋还要坎坷得多。陈昌浩在武汉待了一段时间,本来想回鄂豫皖苏区继续打游击的,但是遭到了旧部的冷落,没办法只好也回到了延安。在延安,陈昌浩因为身体原因在延安无法得到根治,他于1939年8月赴苏联治疗。这一离开,就是十二年,此次苏联之行,也标志着陈昌浩的政治生命基本终结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陈昌浩在苏联待了12年,因为长期滞留苏联,和张琴秋的夫妻关系名存实亡,经过组织上的同意以后,两个人解除了夫妻关系。陈昌浩后来娶了一位苏联妻子,而张琴秋则和红四方面军总医院院长苏井观结婚。苏井观也是红四方面军的老人,长期在红四方面军卫生系统任职,而且也参加了西路军西征。
1943年张琴秋和苏井观结婚时,徐向前等原红四方面军领导都到场祝贺,有老战友写了一副对联:“两位老家伙,一对新夫妻”,此中况味,也只有当事人可以体味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而张琴秋调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官至副部级。苏井观担任卫生部副部长,两个人成为唯一的部长夫妻。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952年陈昌浩回国,没多久,徐向前就邀请原红四方面军的老部下和老战友来他家里做客。在徐向前家里,陈昌浩见到了张琴秋那一刻,忍不住泪如泉涌,他紧握住前妻张琴秋的手说,“对不起,让你受苦了”。回国的陈昌浩销声匿迹,消失在政治舞台上。
1955年授衔时,徐向前被授予了开国元帅军衔,张琴秋因为离开军队系统,从而没有授衔。如果她授衔的话,应该会是少将。不过张琴秋在红四方面军任职时的部下,出了好些开国将军,包括陈再道上将、王宏坤上将、许世友上将、洪学智上将和王新亭上将,以及1956年补授上将的王建安。至于中将和少将,那就更多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张琴秋在纺织工业部工作近二十年,如果说她把前半生都奉献给了中国革命事业,那么她将她的后半生奉献给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中国纺织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十年动乱期间,张琴秋因为遭到非常严重的冲击,不肯忍受折磨的她于1968年4月跳楼自杀,时年年64岁。1979年,中央为张琴秋平反昭雪,恢复了她的名誉,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本文所有内容(包括不限于文字与图片)均转载自网络,版权所有归内容所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