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红色悦读】第40期|红军救火赢得民心

编者按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艰苦卓绝;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一种信仰,感动古今,支撑发展;每一段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无声的力量。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推出《红色悦读》专栏,为您讲述英雄的故事,它们如同夜晚繁星,带您穿越历史长河,感知英雄人物“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感恩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报国情怀。

讲述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打造《红色悦读》专栏

欢迎大家关注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红色故事

讲述者:张悦,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讲解员。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本期红色故事
红军救火赢得民心

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入川之前,国民党军阀和川东北一带的地主劣绅害怕动摇自己的利益,广泛开展反动宣传,大肆造谣污蔑红军。说红军是“满身红毛、青面獠牙、杀人放火、吃心挖胆”的“共匪”“赤匪”。

12月25日晚,寒风呼啸,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夜宿瓦室铺,不明真相的群众纷纷外出躲藏,百余店铺大门紧闭,街上空无一人。衣衫单薄的红军战士,沿街席地而睡。尽管红军耐心宣讲:“老乡们,大家不要怕,我们是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来帮助大家的。”但依然没有消除百姓心中的疑惧。

“不好了,起火了。”一声惊叫划破了黑夜的沉寂。瓦石铺是个小山镇,房屋全是木架竹筋,一百多户沿街分列,一间连着一间,一旦救火不力,必定全部烧毁。人们大叫着,哭喊着,再也顾不得对“共匪”的恐惧,纷纷拿着水盆、水桶走出家门打水救火。

没想到的是,红军早就行动起来了。他们有的端水、提水往火苗上浇去;有的冲进房屋,背出老人、小孩;有的搬出家具、物资……还有人在大声喊:“老乡们,不要慌,我们一起灭火。”

救火要紧,住户们再也顾不得害怕,与红军一起,或救老人小孩、或抢运财物、或找水灭火,各行其事,很快就扑灭了大火。

一阵阵哭声撕心裂肺,这是那些被烧毁房屋、财物的群众发出来的。这时,红军来人安慰大家:“老乡们,不要伤心,只要人还在,房子还可以建起来。我们是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我们打军阀、土豪、劣绅,以后要让大家过上有房住、有田种、有衣穿的好日子。”人们疑惧渐消。

远远地,又来了一群红军,押着两个垂头丧气的人。他们原本在山野里宿营,站岗的战士看这两人行迹可疑、神色慌张,经过审问,原来这两个人想嫁祸红军,趁夜放火。

有人认出了这两人。一人是大地主的狗腿子,另一人是县城狗官的爪牙,都干了不少坏事。得知真相的群众们,怒不可遏,对着他们大骂,还有的捡起小石头用力扔去。这时,大家对红军的态度发生了大转变,纷纷感谢红军救火的仗义之举,像亲人相见一样交流起来。

天亮后,红军大部队便离开了,留下了几十名红军召开群众大会,组织大家认领从大火中抢救出来的财物,宣传红军的政策、主张,对纵火的恶徒和群众举报的恶霸、流氓进行了公审和惩治,还帮助受灾群众建造新房。很快,红军就获得了群众的信任,他们主动配合红军开展各项工作。

言行是最有力的宣传。红军寒夜救火的故事,经过群众的口口相传,迅速在瓦石铺周边广为流传,为川陕苏区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1933年1月14日,红军进占瓦石铺仅半个多月,就有450人参加红军。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红色悦读》专栏

邀您一起讲故事

地址: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壁州街道文庙街29号

联系方式:0827——7330307

邮箱:540469066@qq.com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
把红色传统发扬好!
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END

(扫描下方维码,轻松关注我们!)

编辑:张誉琴

责编:贾 静

审 核:闫 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