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拂晓人物】这个在61师前身当过政治部主任的104岁老红军,离家40年乡音不改

编发||拂晓哨位(ID:fxsw2021)

来源||江南都市报 作者||戴廷耀、段萍

原题||离家40多年,104岁江西老红军依然乡音未改

“我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弱到强,见证了我们的百姓从没有饭吃到今天的丰衣足食,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长征中牺牲的同志……记住过去紧跟党走,明天一定比今天更好!”104岁的王敬群是目前全国少有的几位全程参与中央革命根据地五次反“围剿”的在世老红军之一,他先后经历过红军长征、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历经枪林弹雨的洗礼和考验。近期,以拍摄和记录老红军故事而闻名全国的南昌摄影师戴廷耀,前往南京采访了江西籍老红军王敬群,这距离他上一次采访老红军陈旭东已时隔9年。戴廷耀告诉记者,目前全国在世的老红军已不足20人,江西籍老红军更是少之又少,“他们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所以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

104岁老红军王敬群

13岁的王敬群对陈毅司令说,我是儿童团书记!

2022年9月的一天,戴廷耀和王敬群的女儿联系好采访事宜后,立刻驱车从南昌赶往南京,从早上10时多出发直至晚上7时才踏进王敬群老人的家门。104岁的王敬群坐在轮椅上刚吃过晚饭,当听说戴廷耀来自江西南昌,热情地称呼他为“戴廷耀同志”。

王敬群,原名王申蔼,于1919年5月出生在江西吉安值夏镇桐山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候由于连年战乱生活十分艰难,目睹红军队伍在家乡的秋毫无犯、纪律严明。当时年仅10岁的王敬群“为了让家人与天下人能够有饭吃不饿死”,毅然投身革命加入共青团。他对戴廷耀说,“那个时候人们生活的艰辛也许是现在的孩子无法理解的,没有穿、没有吃,很多人在饥饿中死亡……”王敬群的几个妹妹也是在饥饿中病死,家中就他一个孩子活了下来。

加入共青团的王敬群十分机智好学,能够很好地完成各种任务,很快就成为当地县儿童团的核心负责人。王敬群记得,当时的中央苏区共青团在各地开办列宁小学,让孩子学习文化,锻炼好身体。反对女孩缠裹小脚、穿耳洞,反对虐待童养媳;反对家长无故打骂儿童、保护儿童权益。在他的印象中,儿童团经常组织宣传队到前线做宣传工作,支援配合红军打胜仗,用歌舞慰问红军,“想方设法当好党组织的助手和红军的帮手”。

1932年,王敬群担任宁都、广昌、建宁三个共青团中心县委儿童局书记。有一次,县里开中心县委扩大会,王敬群虽然不是党员,但以儿童局书记的身份参加了会议。在会上,他见到了时任江西省军区司令陈毅,陈毅问他:“小同志,你是干什么工作的”,王敬群神气地回答:“我是儿童团书记。”

1934年3月,由于成绩突出,王敬群正式转为中共党员。同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王敬群也随所在的少共国际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离开家乡40多年,104岁的江西籍老红军依然乡音未改

当晚,戴廷耀采访王敬群约有两个小时。他告诉记者,104岁的王敬群身体状况还比较好,虽然行动不便只能坐在轮椅上,但听力还好说话声音也大,中气颇足。对于几十年前的往事,王敬群也记得十分清楚。当戴廷耀把自己写的211位红军口述历史书《红星耀中华》送给王敬群时,老人说书中的老红军王世年、黄良生、朱耀华是他的老同事和老战友。

戴廷耀(右)和王敬群

王敬群题字

1939年,从延安到达淮南地区的王敬群坚决要求上前线作战,从此开始在安徽天长、南京六合、扬州仪征等地区抗日。1941年4月,任第二师副师长的罗炳辉亲自指挥新四军第2师第4旅第12团,在天仪扬地区进行反“扫荡”,以巩固和发展津浦路东根据地。王敬群作为第二师第四旅主持工作的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这些战斗,先后6次对谢家集、大仪、甘泉山等地进行连续作战,在成功完成任务后从仪征撤至六合的金牛山休整时,遭到了驻扎在扬州的日军第12旅团一部和伪军共700人的偷袭,新四军队伍成功粉碎了敌人的偷袭。在金牛山战斗中,新四军第二师一共击毙200余名日军、300多名伪军,生俘了2名日军和30名伪军。

王敬群和同批从延安奔赴淮南的红军队伍是新四军第二师组成壮大的核心力量,他们在天仪扬地区有效地打击了敌人,发展壮大了新四军革命队伍,王敬群老人讲:“新四军第二师就是天仪扬地区人民群众支持发展壮大的,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些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把这种军民鱼水情传承发展下去”。

抗战胜利后王敬群所在的部队北撤山东,随后参加了淮海战役,大军南下时从江阴过江,一路战斗从江苏到浙江、从浙江到福建。解放战争时期,王敬群历任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一师政委,第十纵队第三〇师政委,第二十八军第八十四师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王敬群曾任江西省建筑工程局局长,江西省计委、江西省经委副主任。1979年,他前往南京任职南京市委副书记兼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如今离开家乡已40多年,戴廷耀说,他见到的王敬群两个女儿仍然是一口的南昌话,王敬群在采访时则是吉安口音的普通话。离休后的王敬群老人最开心的事就是为学生讲红军故事、新四军故事,经常为学生及社区传承红色文化。

从摄影师到红色宣讲员,记录革命故事已成使命和责任

其实早在18年前,戴廷耀就曾联系采访王敬群,却由于种种原因几次未成。今年9月,戴廷耀弟弟的朋友因为和王敬群女儿关系甚好,主动帮忙联系采访事宜。当得知王敬群家人同意接受采访后,戴廷耀第二天一早驱车从南昌赶往南京,两天时间日夜兼程完成了全部的工作。

20多年前就开始拍摄和采访红军,戴廷耀在国内早已颇有名气,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当获得关于江西籍老红军的信息后都会积极提供给他。戴廷耀告诉记者,在他所掌握和了解的信息中,王敬群是最后一位江西籍在世老红军,因此关于江西籍老红军的采访也就此全部结束。记者从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了解到,目前该局登记的在世老红军也只有一位,是出生于陕西绥德的田瑛。

2015年开始,戴廷耀成为了关爱抗战老兵江西团队的一名志愿者,也开启了他继采访老红军之后,继续关注抗战老兵。从南京采访完王敬群回到南昌的这段时间,戴廷耀又继续采访了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和即将采访一位97岁的抗战老兵。但作为志愿者,他在采访这些老兵故事的同时,还把他们的信息搜集整理,并通过关爱抗战老兵江西团队上报给龙越慈善基金会,为有困难的江西老兵们申请生活补助。

关爱抗战老兵江西团队在江西各设区市都设有站点,这些志愿者寻找到江西老兵后,通过向基金会申报,为老兵们申请经费,“没有生活来源的,每月会给生活费,如果是需要照顾的孤寡老人,由基金会出钱把他们送到养老院。”即使是生活条件好的老兵,不需要生活补助,每逢生日和一年三节,戴廷耀这些志愿者们也会带去基金会的生日和节日津贴。

自费去南京采访王敬群时,因为南京酒店住宿较贵,戴廷耀晚上11点连夜开车至芜湖,至凌晨1点多才休息住下。这些年,作为关爱抗战老兵江西团队的志愿者,他在跑遍全省各地采访老兵的同时,更对老兵们给予帮助和关爱,常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购买礼品慰问老兵。几十年来,戴廷耀走访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程数万里,从采访老红军到抗战老兵,从一名摄影师成为红色宣讲员,记录革命故事、传播红色历史,已成为他的责任和使命。

看点

精选推荐↓↓↓

△上下滑动 查看更多▽

【拂晓喜报】祝贺金刚钻旅胡存刚再获军委表彰
【拂晓新篇】陆军第四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评选,雪枫旅营长刘近、金刚钻旅胡存刚获提名!
【拂晓新篇】胡存刚:从士兵到上尉,你能想到的荣誉他都得过
刘正昌18、吴克斌433、魏尚友1869、范鹏斌3009、胡存刚3191——红色编号见忠诚
【拂晓人物】他是金刚钻的战士,却走上大学报告席
【拂晓人物】金刚钻传人、二十大代表——胡存刚
【拂晓人物】黄朝耀:从10.19突击连连长到关爱退役军人协会会长
【读者来信】狄国平、赵怡忠及《热血》随感……
【拂晓寻踪】《热血》全集——建议收藏
【拂晓人物】心系老山战友的一等功臣——万忠勇
【拂晓寻踪】61师182团云南边境作战英雄谱(一等功个人与英模单位)
【拂晓寻踪】61师182团红二连赴滇作战前后及参战三十周年聚会
【拂晓寻踪】61师182团老山战斗实录
【拂晓寻踪】61师182团“铁锤子”称号的由来及团歌
【拂晓纪实】战地模范卫生队——182团卫生队
【拂晓纪实】红军师师长刘登云“10.19”战斗笔记
【拂晓人物】老山英雄营长狄国平
【拂晓纪实】临上战场了,未婚妻来队要跟我结婚——刘立华的临战风云
【钩沉】邹庚壬将军回忆那年南疆战事
【拂晓纪实】这些光辉的旗帜,战友还记得吗?

【拂晓纪实】彭勇将军:回望老山那次歼灭战

袁建国将军笔下的战斗英雄赵怡忠烈士

【拂晓人物】王伟功和他的“老山情结”

【拂晓纪实】王伟功:神奇的无名三号洞

【拂晓纪实】王伟功:穿越南疆战火硝烟的记忆

【战友聚会】炮兵团庆阳籍战友纪念“光荣参军40周年”联谊会掠影

【建议收藏】抗美援朝电影20部、记录片6部、电视剧《跨过鸭绿江》40集(合集)

【拂晓纪实】红军师师长刘登云:经历战火洗礼是我一生的骄傲

【拂晓寻踪】钢铁团、金刚钻团与两个铁锤子团的兄弟情缘

部队刚上战场,廖锡龙副司令员突袭检查——黄俊杰将军忆老山

【拂晓纪实】袁建国将军:回顾战斗在八里河东山

【拂晓人物】老山巾帼张俊英—— 一名参战女兵的自述

【拂晓人物】焦土上的老山兰——吴琳

21军政治部原主任许昌其往事回首:把积极因素搞得多多的

金将军开玩笑:志愿军21军不要回国了,留下来给我们当女婿

【拂晓纪实】傅金保:我在21军司令部工作时接触的首长们

【拂晓纪实】李建印:五千里路了心愿

刘亚苏:回顾几场漂亮的阵前歼灭战

【拂晓新篇】胡存刚:从士兵到上尉,你能想到的荣誉他都得过

【拂晓人物】蔡宏伟,少将

【拂晓人物】老山尖刀——铁血侦察兵苗荃竑自述

【拂晓人物】开国上将张爱萍——皖东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拓者

“战斗英雄”赵怡忠牺牲前,曾给百天的儿子写下遗书,如今那孩子还好吗?

【拂晓人物】21军62师20岁的连长顾展宏:白沙山保卫战指挥者

中印边境冲突后,印军新配了一批特制武器,我们该如何应对?

那个擅闯阵地的老山女神刘亚玲现在怎么样了?

【拂晓人物】时冬泉||老山作战功臣王瑞民

【拂晓纪实】杨忠敏:老山战士的情怀

【拂晓文艺】宇文秘:战友相会在蒲城

【拂晓纪实】张毅:我在182团老山阵地代职的那些事儿

【拂晓公益】为21军剿匪烈士郭玉标寻亲,让英雄魂归故里

【拂晓纪实】父亲是个兵——21军62师185团征战英雄录

【拂晓人物】他一生四次负伤,三次病危,终成中将——21军老首长徐春阳

【拂晓纪实】一位战士的老山战斗日记

【拂晓纪实】彭雪枫师长的追悼大会与骑兵团那些未能评为烈士的烈士

【拂晓纪实】袁树英:壮哉,先遣列车

【拂晓人物】张学贤:夸夸班长郭明文,最美的家庭最牛的人

钱树根上将回忆感悟老山之战

寿晓松:父亲寿松涛母亲边之先战斗在敌后的峥嵘岁月

【拂晓人物】未婚妻的秀发寄到前线当天,他却在南疆的土地上长眠——追忆许保德烈士

导弹穿不透、大炮摧不垮——炮兵连长杨昌贵回忆老山构筑的一流炮兵观察所

【拂晓寻踪】21军62师186团剿匪拾遗

【拂晓喜报】21军转业干部李庆伟获全国表彰,祝贺!

【拂晓寻踪】21军抗美援朝老兵张悟新回忆186团战斗在温岭

【拂晓纪实】英雄血战登步岛

【拂晓纪实】小平同志视察181团往事:阅兵台搭好、阅兵式就绪,首长却因故进不了营区

那拉,永恒的记忆——参战老兵亲历记

周美华将军回望老山

【拂晓寻踪】步兵第183团营连主官名录

周锦荣著《远去的炮声》连载之一:20岁的云南女孩竟不知老山

【拂晓纪实】胡耀邦同志视察61师181团:阅兵、讲话与题词的那些往事

【拂晓文艺】原21集团军干部金志方最新力作《在山水之间虚构飘渺的一生》

【拂晓人物】九次负伤、三获国家级勋章的红军战士——我的父亲陈民在闽浙边的战斗故事

【拂晓人物】二次入伍的侦察尖兵蒋宗瑞,老山战场火线提干

【拂晓喜报】祝贺21集团军转业干部安林童获得陕西“新时代检察英模”殊荣

【拂晓纪实】张孟豹:难忘老山前线救治那名重伤员

龙大位将军忘不了的炮兵战士冯中江

【拂晓纪实】犯错的英雄!刘亚洲上将为他撰文,一所学校以他名字命名

【拂晓纪实】老兵段治国的自白书:军娃轶事

老战友集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