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云程笃行 | 红军长征第十三站——吴起镇

云程笃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前言★

红色遗址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为新青年聆听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提供学习之地。游览红色圣地,寻觅爱国足迹。今天,让我们来云游红军长征的第十三站——吴起镇

吴起镇位于陕西省延安市西北吴起县的中部,据说战国时期的魏国大将吴起曾在此驻守,因此而得名。该镇历史悠久,胜利山因“割尾巴”战役而闻名天下,新窑院设有毛主席纪念馆,是革命老区,历史重镇。

(吴起镇“割尾巴”战役遗址)

1935年,毛泽东同志率领的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成为长征落脚点而名播中外。经过长征途中的长途跋涉和艰苦斗争,193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领由红一方面军主力第一、第三军团与直属部队组成的陕甘支队,从俄界继续北上,攻占天险腊子口,进占哈达铺,翻越六盘山。

(攻占腊子口)

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进驻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至此,中央红军主力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11个省的长征胜利结束。经过一年长征转战的中央红军,自1934年10月中央苏区出发的时候有8.6万人,到1935年10月进入陕北时部队只剩6000人。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面对部队人数的大大减少,周恩来同志心情沉重地说:“我们红军就像经历过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我们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留下的是顽强的树身和树根。

(三军会师同心城)

10月22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宣告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会议批准了榜罗镇会议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战略决策,决定党和红军今后的战略任务是建立西北苏区,以领导全国革命,从而宣告了中央红军长征的结束,开创了党中央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的新的历史时期。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

吴起镇是中央红军的落脚点,也是中国革命的出发点。长征的胜利,是中国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人信念的胜利。长征的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国性质和宗旨的力量,深刻说明了中国必须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长征胜利)

心得感悟

吴起镇会师标志着红一方面军主力胜利地完成历时一年、纵横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开始了为实现党中央新的战略任务而斗争的新阶段。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学习与弘扬长征精神,不怕牺牲、不怕付出、始终坚守初心,把青春奋斗融入充满光荣和梦想的伟大事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青春新篇章。

文字|源自百度百科

图片|源自百度百科

编辑|团委秘书处 白晟宇

初审|书记处 陈悦蕊

复审|唐 朝

终审|张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