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
向峥嵘岁月致敬
第
二
期
为了扎实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进一步激发学生党员爱党、爱国的热情,引导学生党员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定理想信念,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心现决定于2022 年12月24日至2023年1月6日开展“走近红色基地 ,感悟红色精神”主题实践活动,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期的活动心得展示吧!
01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级本科通信2班丁晓欣: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红色革命文化精神,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元旦期间,我前往了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华文化的祠堂和祖庙,这里收藏的140万余件藏品,充分展现和见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血脉绵延与灿烂辉煌。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
在这里我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和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勇前进的脉动和魂魄,也进一步了解到了党艰苦而光辉的奋斗历程。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深知自己的责任所在,在今后的生活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个人本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紧跟党的步伐,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组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践行传承红色精神,发扬红色文化,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02
红四军乌迳脱险地遗址
20级本科通信2班李晶:
元旦之际,我来到红四军乌迳脱险地遗址,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纪念碑,碑的两侧有许多纪事宣传栏。周围分别写着“红四军乌迳脱险红色教育基地”和毛泽东主席的提笔——“一个地方党支部、一个人、一封信,救了我们党,救了整个红军”。红四军在朱德和毛泽东的领导下,成为一支革命劲旅,也诞生了“朱毛红军”。通过一幅幅历史图片,一段段隽永文字,我被红军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精神所感染,深切感受到了涤荡心灵的震撼,为革命先烈在艰难困苦中始终坚信共产主义的初心和不畏牺牲、抛洒热血的执着而满怀崇敬。
不忘来路,铭记历史;继承红军志,缅怀先辈情。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为革命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汲取革命力量的精华,我懂得新中国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我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一心一意跟党走,把革命先烈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03
揭阳市揭东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19级本科电气2班黄泽桐:
2022年12月26日,我走访了揭阳市揭东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这是一个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中央红军共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此等壮举,我感到无比敬佩与震撼!
我被伟大的红军战士的毅力和勇气所深深折服!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红军战士们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书写了多么辉煌的历史篇章。前辈们如此,我们新一代共产党员更要如此。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的任务就是发扬革命先辈的精神,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的生活。身为新青年,我们要努力奋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吾辈当自强!在这里,我向所有的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定不负你们的期望!
04
三水白坭粮食博物馆
20级本科电信1班刘锦宏 :
为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我前往了“红色粮仓”,即粮食红色教育基地——三水白坭粮食博物馆。它是广东省目前唯一一个以粮食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从粮食的起源、种植、加工、粮食政策演变等八大展区多角度全方位展示粮食发展变迁史。当我迈进博物馆,仿佛掉进了那段红色艰难的历史;粮食是人生存的根本,在红色革命期间,粮食更是革命战士的命根子,粮食的安全就是革命胜利的保障;望着博物馆里陈列的一个个物品与器械,陈旧而又简陋,可想而知,当时为了保护好粮食,革命战士为此付出了多少辛酸的汗水,这无不体现出了当时革命战士拥有着强大的信仰力量,用强大的意志力克服重重困难,坚守粮食的安全。
在我成为了预备党员开始至今,积极了解并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坚持党的领导,高举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学习巩固科学知识,不断靠近党组织,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
05
广东省广州市农民运动讲习所
20级专科机电1班梁满彬:
为了赓续红色血脉,感悟红色精神,我来到广东省广州市农民运动讲习所参观。广州农讲所是由红墙平房黄瓦建成的大院,这就是“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俗称农讲所。开办农讲所的主要目的是当时各地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培养一批有一定理论基础,懂得革命道理,善于组织农民队伍参与反帝反封建革命活动的农村干部。其中有一个房间主要介绍一些先进分子在农讲所的学习之后回到农村,成为骨干,然后慢慢地把知识传送给其他人,从而形成统一战线,他们建立农民自卫军,开展反对地主的斗争,掀起了各地农民运动的高潮,对全国农民运动做出了贡献。
通过这次的参观,我明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以优秀传统文化,先进的知识来武装头脑,在生活和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以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秀作风来要求自己,以优秀党员为目标前进,学习优秀党员的优良作风和行为举止
06
西江农民运动策源地
19级本科电子2班陈靖龙:
2023年1月2日,我参观了我家乡广宁县南街镇江美红色革命基地—西江农民运动的策源地。这是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作为国民革命重要内容之一的农民运动。在这个革命基地,我认识了西江农民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理解了开展农民运动的前因,更加深刻了解前辈周其鉴。此外,我还认识了广宁县农民自卫军的领导机构,有军长陈伯忠,副军长周其铤和杨建忠,广宁县农民自卫军在全盛时期有1万余人,其中常备队人数500余人,都是革命的将士!广宁县开展农民运动后,西江地区其他各县的农民运动也开始兴起,有高要县、高明县、德庆县、等等。对于西江农民运动的历史,我深受震撼,此次参观,令我受益匪浅。
在日后,我会增强自身甘于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要清楚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的利益必须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先吃苦,再享受。另外,作为大学生要脚踏实地练本领,不能想着一步登天,真诚待人,不虚伪,同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与群众沟通,了解他们的动态和需求,多为他们提供帮助。
总
结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党员对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理解,更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肩负的社会责任之重,也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学子的风采。希望各位学生党员要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继续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下一期将带领各位继续走进更多红色基地。
END
编辑:王惠琪
图文:学生党员代表
初审:叶运黎、赵云鹏
复审:陈强、金洋
终审:陈文华
广理电院微信公众平台欢迎广大师生的投稿。
投稿题材不限,内容涉及校园文化活动、先进个人事迹、所思所悟等。作品要求原创并配图。(投稿发表按照综合素质测评有关规定予以加分;推文编辑以及文字人数不超过2人)
投稿邮箱:14917411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