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小年》
辞旧迎新小年忙,
擦窗扫地净灶膛;
送得灶王上天去,
多多美言迎吉祥。
前言
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
新年未到,小年先行。至此,春节的序曲正式拉开了序幕。本期寒假生活指导,让我们在喜庆热闹的忙年时分,一起感受小年习俗的魅力吧!
话
小
年
小年的由来: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北方小年在腊月二十三,南方部分地区在腊月二十四。
俗话说,过了小年就是年。小年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小年的习俗:
祭灶神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每年腊月廿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小年这天人们会摆一些糖瓜、灶糖在灶王像前,为的就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扫尘土
小年时,还要扫灰尘,北方人称“扫房”,南方人称“掸尘”。“尘”与“陈”谐音,扫尘也寓意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过了腊月二十三,挨家挨户就开始装饰自己的家里了。各式各样的窗花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红色的窗花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更添喜气。
沐浴、理发
民间一般认为,小年时,除了家里要焕然一新,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洗浴、理发,把上一年的尘埃晦气除去,把 新一年的好运带来,开启新年吉祥顺利的好兆头。
吃饺子
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听
小
年
小年的故事
《小年的故事》是中国民间传统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嘴馋的皇帝,在闲逛村子时,由于自己的嘴馋并打起了坏主意,最终被下凡的仙女一巴掌贴到了灶台上,之后贪吃的皇帝从此成了灶王爷。这是一个关于皇帝干坏事的故事,告诉孩子不管是谁犯错误都要受到惩罚。
灶王爷
《灶王爷》的故事取材于传统,以民间传说为题材,展示我们独有的文化。现在的人也许有知道“灶王爷”的,但是灶王爷到底是干什么的,很多人可能都不了解。书中将灶王爷的来历和特点用含蓄俏皮的语言叙述出来,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了这个可亲可故的神仙爷爷。
说
小
年
小年有着许多朗朗上口的童谣,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在童谣中品味传统的民俗吧!
小班儿歌:过小年
鞭炮声响迎灶王,
祈盼上天降吉祥。
红红火火过小年,
打扫新屋亮堂堂。
中班儿歌:小年到
小年到,小年到,
家家户户扫房忙,
擦窗除尘迎大年,
贴上年画拜灶神,
祈求来年好运程,
大包小包购年货,
人人脸上笑开颜。
大班儿歌:腊八节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你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玩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尝
小
年
小年很甜,因为这其中不仅有团圆的甜蜜,还有着多种美食的甜美。快跟家人一起试着做一做,品尝一下美味吧!
糖瓜粘
“二十三,糖瓜粘”,糖瓜是古老的传统名点,民间有祭灶王的习俗。人们用糖瓜供着,好让灶王爷向玉皇大帝禀报,请他多说好话,即“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蒸花馍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蒸花馍,“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蒸出来的花馍也意味着生活幸福美满!
包饺子
全家可以一起包饺子,一起动手,齐心合力,共享幸福时刻。包的是有滋有味的饺子,期盼的是新的一年的美好。
画
小
年
在充分认识和感知小年的由来和习俗后,亲子携手一起在涂涂、画画、剪剪、贴贴中进一步感知民俗文化吧!
1.红鞭炮 (小班)
材料:红色、黄色、白色卡纸、花生壳、红色彩笔、剪刀、固体胶。
制作步骤如下:
2.糖瓜粘(中班)
材料:红色、白色卡纸、超轻粘土、水粉颜料、记号笔、剪刀、固体胶。
制作步骤如下:
3.小兔挂饰 (大班)
材料:红色、白色、黄色卡纸、记号笔、剪刀、固体胶、细绳。
制作步骤如下:
精彩分享
假期生活纪念册
居家的日子里,相信宝贝们通过绘画的方式记录了很多自己丰富多彩的一日生活。寒假里请宝贝们继续记录哟,家长们也可以用照片和文字的形式记录孩子的精彩的瞬间,并尝试做成一本假期生活纪念册,那将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美好留念。开学的时候带到幼儿园,老师会组织宝贝们一起分享与交流哦!
温馨提示
合理燃放烟花,低碳环保过节
烟花是过年的标配,是喜庆节日的象征。璀璨夺目的烟花在空中绽放,也预示着新年越来越好。但小朋友们可要记住,燃放烟花需要在指定的地点、合理进行燃放,私下燃放烟花存在着巨大安全隐患,除了会烫伤或炸伤小朋友,过多燃放烟花也会给我们的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哦~
浓郁的年味儿开始蔓延,在甜甜蜜蜜的活动中,体会小年的别样滋味。流年似水,桃符更新,伴随着新春的第一缕曙光,让我们共同期待新春佳节的到来,
周恩来红军小学幼儿教育集团全体教职员工,恭祝大朋友、小朋友们小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