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1932年,一位红军军长不幸牺牲,78年后终于寻回遗骸,此人是谁?

2010年,赣州市于都县宽田乡石含村。

谢南京是生活在这里的一位普通的村民,他如今已经60多岁,但仍然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每天起早贪黑劳作,虽然很辛苦,但是一家人却过得其乐融融。

这一天中午,谢南京刚回家,忽然看到有几个人正在自家院子里,看样子像是城里人。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那几个人见谢南京走了过来,连忙迎了上来,问:“请问您是谢南京吗?”

谢南京点了点头,他并不认识这些人,问道:“我是谢南京,你们是……”

其中一人说道:“我们是汝城县党史办的,来向你了解一下情况。”

谢南京一听是党史办的人,便明白了他们的来意,便说道:“你们请跟我来。”

谢南京带着党史办的人来到了一个山坡上,只见远处矗立着一块墓碑,墓碑上刻着“邓毅刚烈士墓”几个大字!

邓毅刚何许人也?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他是原红35军军长,上过井冈山,参加过反围剿,更是闽西红军的创始人!

党史办的人见状,都大为吃惊,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在寻找邓毅刚烈士的遗骸,没想到烈士墓就在汝城县境内。

党史办的人见墓碑似乎是刚刚立起来的,便向谢南京了解情况,这一问更是让党史办的人深为感动,原来,邓毅刚烈士牺牲后,谢南京的爷爷谢时燕便开始为他守陵,谢时燕去世后,这个重担就落在了父亲谢本燕的身上,谢本燕去世后,就轮到谢南京了。

谢南京告诉党史办的人,他们一家人从1932年便开始为邓毅刚烈士守陵,时至今日已经78年,其间曾两次为邓毅刚烈士迁坟。一次是在1970年,当时谢家人担心邓毅刚烈士墓被雨水冲垮,于是将坟墓搬迁至一个松树林中;一次是1982年,当时发生了泥石流,邓毅刚烈士墓受到威胁,谢南京便将坟墓搬迁至自家的祖坟旁边。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党史办的人紧紧地握着谢南京的手,含着泪说道:“感谢你们一家人为邓毅刚烈士守陵!”

此后,党史办的人将情况反映给了政府,政府决定为邓毅刚烈士修建纪念馆。

那么,邓毅刚烈士当年是如何牺牲的?

那是在1932年,当时邓毅刚担任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三师师长,他率领部队驻扎于瑞金、寻乌一带,负责保卫中央的南大门。2月,当时瑞金附近有一个叫做九堡土围子的地方,这里盘踞着一个国民党靖卫团,严重威胁中央的安全,于是邓毅刚决定将这个土围子打掉。

此后,邓毅刚指挥独立第三师向九堡发起猛攻,在战斗中,邓毅刚带头冲在前面,然而,就在他翻越围墙的时候,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从围墙上跌了下去,血流不止。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战士们赶紧将邓毅刚送到独立第三师医务室中农救治,然而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加上伤势过重,邓毅刚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8岁。

邓毅刚牺牲后,战士们将他的遗体安葬在了一块荒地中,78年后,烈士墓终于被党史办的人找到。

本文所有内容(包括不限于文字与图片)均转载自网络,版权所有归内容所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