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的某一天,毛主席像往常一样正在菊香书屋办公,这时候身旁的秘书给他呈交上来一封中央办公厅批示的信件,还有一张照片,批转函件上写着“请毛主席辨认照片上的人。”
这是一张黑白照片,一看年代就比较久远了。照片中一对青年男女坐在长椅上,看样子好像是两个正处于热恋期的恋人。
毛主席不明白这其中的意思,但还是仔细辨认了一番,虽然照片里的人物已经模糊不清,但是毛主席还是认出了照片上的人是和他一起工作过的赵宝成。
于是他拆开了旁边的那封信,写信人自称是照片中那名男子的儿子,他表示自己的父亲是一位红军的老革命战士,30年前,为了革命事业不幸牺牲,但是在建国之后,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而且由于父亲的原因,如今他也无法申请入党,希望毛主席可以帮父亲证明身份。
毛主席这才明白事情的缘由,思索片刻之后就立马做了批示,让中共组织部的人员核实。
赵宝成在1902年10月出生在山西五寨县的一个大户人家,在当时赵家是五寨县比较有名的富庶家庭,他的父亲赵世禄是清末的一个秀才。
后来清政府被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中原被各大军阀割据,而统治山西地区的是军阀阎锡山,赵世禄就在阎锡山麾下担任太原警宪处的秘书。
因为父亲是一个读书之人,赵宝成自幼跟随父亲在太原上学。
由于军阀混战,当时中原百姓颠沛流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太原在当时也是一个大城市,自幼在这里成长的赵宝成目睹了很多社会的黑暗,他深知此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因此他打小就立志救国救民。
上世纪二十年代,经历了五四运动的洗礼,全国各地高校的学生革命呼声都很高,赵宝成和他们一样也积极地投身于学生运动。
在此期间,他考入了北平的京都大学,在这里他聆听了李大钊先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演讲,被马克思主义所深深地吸引。
在随后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及前苏联改革之后,赵宝成更加坚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认为走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是唯一可以救国的正确道路,并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1924年,这是赵宝成考入京都大学的第二年,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高君宇的介绍下,赵宝成怀着激动的心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家乡山西五寨,赵宝成利用放假的时间结识了一批有志之士,他们共同创办了党的外围组织“夜光学社”,组织当地的进步青年阅读包括《新青年》在内的进步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号召年轻人走上革命道路,为祖国的革命事业献计献策。
在家乡这片土地上,他积极地传播革命思想,宣扬苏俄社会主义改革的成功经验,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无耻行径,号召当地的民众携起手来一同抗击外国侵略者。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赵宝成也想参加打倒军阀的斗争,但是在李大钊先生的派遣下,他还是选择回到了山西开展革命宣传运动。
他和同乡的一批进步同志,一起深入当地的学校和工厂,举办读书会,演讲会等活动,为党组织吸收了大批进步青年和有志之士。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国共双方关系破裂,大革命失败。
而在山西的军阀阎锡山也开始把武器对准了共产党,山西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太原党组织的主要领导成员全部撤离了山西转移到其他地方。就在这时,赵宝成受命于危难之际,他主动负责山西地区党的组织重建工作。
因为在山西继续宣传共产革命思想,赵宝成遭到了军阀阎锡山的通缉,无奈之下,赵宝成只能背井离乡去上海继续参加革命运动。
在上海,赵宝成及时同当地的中共中央机关取得联系,并且化名为赵阁民,开始转入地下从事地下党的工作。平时除了负责中央机关的情报和联络工作外,赵阁民还负责中共中央的物资和经费筹集。
在党组织的安排指示下,赵阁民和李在唐一起在上海开了一家店,这家店明面上是一家旅馆,而实际上是党中央一个秘密联络站和中转站,主要负责中央组织的文件以及情报的传递,有时候还要接待来上海参加党组织会议的同志。
为了能让自己的工作更顺利地进行,他与两年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石澹峰结婚,两人携手扶持,共同负责地下党的情报工作。
1931年,周恩来在上海成立了中央特科,主要负责党中央的文件和组织工作。但是同年,中央特科的主要负责人之一,顾顺章在武汉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为了自己可以活命,顾顺章选择出卖党组织,并且向蒋介石告发了许多上海地下党成员的信息,上海的局势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幸好卧底在国民党身边的“龙潭三杰”及时把消息传回,党中央为了避免中央机关受到更大的损失,决定在反动派到来之前,将那里的有用信息全部销毁,然后安排地下党的同志们分批撤离。
这时候深知革命形势紧张的赵宝成给同为共产党员的弟弟写了一封家信,然后跟随组织开始转移。
赵宝成跟随红军部队到达了江西瑞金后,组织给他们安排了新的工作,赵宝成被安排在中央工农通讯社担任副社长,而妻子石澹峰则在中央工农红军学校任职。
他们到达瑞金之后国民党也没打算放过他们,蒋介石集结了湘赣地区的国民党士兵向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展开了围剿运动。
第四次反围剿的战争连续进行了半年多的时间,当地的物资给养严重不足,而且多次战斗下来,部队里的伤员也在迅速增多,用于治疗的药品根本不够。
因为在上海参加地下工作的时候,赵宝成曾经负责过党组织的经费筹集,有相关的工作经验。
在周恩来的提议下,赵宝成被中央苏维埃政权任命为中央政府总务厅的厅长,负责中央苏区的后勤保障工作。
为了不辜负党组织的信任,张宝成不仅带领导同志们积极筹措物资和给养,而且还写信给弟弟赵全壁,让他变卖家中的资产,换成银元和物资送往中央苏区。
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给国民党军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中央苏区根据地战士迎来了短暂的和平发展时期。
为了迎接即将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党组织经过会议商讨之后,决定在瑞金的沙洲坝建造一座中央政府大礼堂,规格是可以容纳两千五百人。
同时还要在叶坪村建造红军烈士纪念亭,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检阅台,除此之外,党组织为纪念第三次反围剿战役中牺牲的黄攻略和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牺牲的赵博生分别建立攻略亭和博生堡,一共要修建六座建筑。
修建这六座建筑对于中央苏维埃政权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必须在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之前修建完毕,这件事情由时任总务厅厅长的赵宝成担任总负责人。
赵宝成接到任务后,就急忙和手下的人召开了紧急会议,在极短时间内确定了大致方案,六大建筑的修筑工程,就这样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在建造修筑六大建筑期间,赵宝成曾经听到有人对他们总务厅的人议论纷纷,说是工程所的一些人在这段期间经常胡吃海喝,可能经济上存在问题。
赵宝成专门约谈了管理处处长徐毅,但是徐毅表示这些人说的话都是子虚乌有,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的。
赵宝成对自己的下属还是十分信任的,要不然也不会把修筑六大建筑这样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办理,而且赵宝成平日里公务繁忙,不是每件事都能做到亲力亲为,所以下属出现了生活作风问题,他并不知晓。
直至博古等人以此为由为难他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被博古等人抓到把柄之后,赵宝成遭到了撤职的处分。
但是即使没有官职在身,平日里赵宝成依旧为党组织的后勤保障工作尽心竭力。
博古还让赵宝成做苦工一年,从1934年1月份开,在做苦工期间,赵宝成也兢兢业业的工作,平日里向党中央检讨自己的错误,这一切都被党中央的同志看在眼里,最终服刑期未满赵宝成就被调往红军被服总厂担任副厂长。
1934年秋,由于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开始了长达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这时候的赵宝成接到党组织的命令,继续留在中央苏区,担任革命根据地兴国县的县委书记,领导人民群众坚持武装斗争。
当时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主力兵团全部撤离,留下来的只有一小部分战士驻守,和国民党军队相比,敌我力量极其悬殊。
但是,赵宝成依旧坚持不懈地带领留下来的战士,宣传红军长征北上的意义,发动群众组织民兵,组建游击队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抗衡。
1935年春天,国民党反动派占领了瑞金,对赵宝成的部队形成了包围之势,在接下来一年的时间里,赵宝成带领战士们跋山涉水,忍饥挨饿。
在饥寒交迫的环境中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周旋,因为一直处于敌人的包围圈之内,战士们的武器弹药和生活物资根本得不到补充,干粮吃完了,他们只能吃草根,啃树皮来填饱肚子,就这样在恶劣的环境中与国民党反动派一直周旋。
到了1935年秋末,赵宝成麾下的部队仅仅剩下七十多个人,这时候国民党反动派缩小了包围圈,把他们围追堵截在一个小山林中,为了逼迫赵宝成部队投降,国民党部队直接放火烧山,无计可施的赵宝成这时候已经弹尽粮绝,他选择誓死不降,最后拿起身边的石头和敌人贴身肉搏,最后壮烈牺牲。
赵宝成牺牲的时候只有33岁,一个风华正茂的年龄。
赵宝成的妻子石澹峰在1936年的时候转回山西老家,她没想到当初结婚之后,夫妻两人共同离家参加革命,如今再次回来,却已经剩她孤身一人。
对于赵宝成牺牲的消息,石澹峰一直没有跟亲人如实相告,亲人们都以为赵宝成出国留洋深造去了。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内仅仅迎来了暂时的和平就开始了解放战争。这年赵宝成和石澹峰的儿子石毅在山西运城参加了人民解放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先后跟随部队参加了解放山陕和成都的战役。
自从1947年石毅参军之后,他就随着部队辗转各地,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石毅被组织调往某军的文工团工作,这天文工团的团长交给了石毅一封信,原来是母亲石澹峰写给他的,这时候的石毅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没有见过母亲了。
原来,石澹峰在儿子参加解放战争之后,被党组织派往陕西朝邑县工作,在朝邑县工作的时候石澹峰兢兢业业,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在朝邑县解放的时候她还代表全县妇女上台讲话。
但也是因为这次公开讲话,石澹峰被民党特务记在心中,有一次当地被人民解放军打退的国民党死灰复燃,在解放军主力撤离朝邑县之后,再次占领了朝邑县。
石澹峰也被国民党特务关进大牢中遭到了毒打,虽然最终被人民解放军救了出来,但是却为时已晚,身体已经残疾。
石澹峰把隐瞒10多年的真相告诉了石毅,说他的父亲赵宝成是一位英雄,他的一生都在为共产党的事业而奋斗,还要他继承父亲的遗志,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了继承父亲的遗志,不让母亲担心,石毅和文工团反映了自己的入党意愿,文工团团长蒋俞化了解到石毅积极参加了解放战争,对我党的政治立场坚定,而且他的母亲是一位巾帼英雄,为了我党的解放事业,不幸落下残疾。
于是在蒋俞化的介绍下,石毅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
石毅想要等自己成功入党,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之后,带着这个消息去看望已经残疾的母亲。
但是在他苦苦等待两个月之后,收到的消息却是入党申请未获批准,而他得到的批示意见是需要对他再考察一个时期,但是这个考察期多久,批示意见中却没有详细表明。在之后的一段时间,石毅多次提交了入党申请,但是都没有成功。
无奈之下的石毅只能四处打听自己没有被批准的原因,后来有一个同志向他透露,石毅之所以屡屡被拒,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的父亲历史不清,最终石毅只能先加入了共产青年团。
石澹峰是知道自己丈夫赵宝成的具体情况的,他当时的处分也是因为党组织极左路线给错误冠上的。
因此,石澹峰让儿子石毅寻找和赵宝成一起工作过的老红军,想要他们为赵宝成作证,但是这些人都三缄其口。
当时赵宝成身上的处分是临时中央政府决定的,而且在1934年红军参加革命长征之后,赵宝成与大部队脱离,和他一起奉命驻守的红军战士大多已经牺牲,谁也不知道赵宝成后来的情况,他们也不敢随意出来作证。
在见到邓颖超之后,邓颖超给他们娘儿俩提出了一个建议:“如果想要给赵宝成作证,那就只能找毛主席发话才可以,因为这其中的一些详细情况只有毛主席清楚,其他人不知道具体情况,也不能轻易站出来作证。”
直到1956年,实在没有办法的石毅只能向毛主席写信求助。
在信中他们娘俩反映了自己遇到的艰难情况,希望毛主席可以为赵宝成同志作证,还附上了石澹峰手中唯一一张赵宝成的照片,信封上写着“寄往北京中共中央委员会,毛泽东主席亲启”。
最终这封信到了毛主席的书桌前,附带着中央办公厅的批准函件。
毛主席拿起照片一看就认出了照片上的人,“这不是赵宝成同志吗?当初在瑞金工作的时候我们见过面,他当时好像是中央政府的总务厅长,还主持修建了六大建筑。”
这里说一下这张照片的来历。原来在石澹峰回到山西之后,有一次见到了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生李仲毅,李仲毅见到她后没看见赵宝成,便向她询问赵宝成的情况。石澹峰对他吐露了实情:“早在红军长征的时候,我丈夫赵宝成就在江西不幸牺牲了。”
两人谈起赵宝成曾经担任总务厅厅长,李仲毅询问他没给石澹峰留下些什么吗?因为石澹峰如今的生活比较贫困。“这兵荒马乱的能留下什么?现在我连他一张照片都没有,更别说其他东西了。”
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石澹峰的话记在了李仲毅心中。两人见面没多久之后,李仲毅再次找到了石澹峰,并且神秘兮兮地对她说:“石先生你猜,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好东西?”
还没等石澹峰说话她就拿了出来,原来她手中拿着的是一张老照片,照片中一男一女坐在长椅上,像是处于热恋中的男女,照片的正面还用钢笔写着:1929年4月13日,摄于沪,虹口公园。
石澹峰看到后喜出望外,因为李仲毅手中拿的这张照片是他们夫妻俩当年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时留下的相片,没想到竟然还能保留下来,这也是赵宝成在世间唯一一张仅存的照片。
在了解了信中所描述的事件之后,毛主席立即拿笔作出批示:
赵宝成同志曾经担任过中央政府总务厅厅长,我曾经在瑞金与他一起工作,其政治立场坚定,请中共组织部找有关人员做证明并转告其家属。
这次有了毛主席的亲自证明,中共组织部立即成立了专案组,对这件事情进行了调查核实,最终赵宝成为组织牺牲的事件也得到了证实,赵宝成被追加为革命烈士。
1966年,赵宝成被内务局给予了失踪革命烈士的待遇处理,并且在一个月之后在赵宝成的老家山西给他举行了革命烈士追悼会。这时距离赵宝成在中央苏区牺牲,已经整整过去了三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