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曾氏宗亲总会”关注!
他,与李碧山是亲密战友,一起经历革命战争年代血与火的洗礼;
他,抗大毕业的军事高材生,曾带领山东抗日纵队多次粉碎了日伪军的清剿、扫荡计划;
他,上海市解放后,为整顿上海秩序,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生产,建设上 海做出了贡献;
他,曾参与领导了汕头农业、手工业、私用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工作,并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与精力。后来 ,他进入广东省计划委员会工作,参与主持了广东省第二至第六个五年计划的起草与实施,为广东省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曾任汕头市委副书记,广东省副省长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官至副部级。
他就是曾定石同志,一位经历过炮火洗礼的优秀将领,官至副部级,广东揭西客家人的骄傲。
曾定石,出生于1920年 ,广东揭西人。他16岁便参加了中华民族义勇军,并于次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踏上了职业革命者的道路。不过,曾定石的革命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
(图为1956年李碧山重返汕头时与曾定石合影。)
入党后不久,他便和汕头市地下党负责人李碧山在五经富组建了大革命失败后揭阳县第一个中共支部。可就在参加抗日示威游行时,曾定石却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逮捕。
在狱中,曾定石视死如归,坚贞不屈,彰显出一位共产党员高尚的气节。得到释放后,曾定石前往泰国寄居。当时,全国各地都燃起了抗日的烽烟,满怀抗日热情的曾定石,在泰国四处奔走,宣传抗日,筹募经费,并在抗战最为艰难的时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国,并受到了叶剑英元帅与董必武同志的亲自接见。
1939年,拥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曾定石,被选中进入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学习。期间,他接受了系统的军事教育,充分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毕业后,他奉命前往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 。
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这里是中国四大根据地之一,也是山东省省委的前身,刘少奇、罗荣桓元帅、徐向前元帅等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在此留下过战斗的足迹,沂蒙山抗日根据地也有着“华东延安 ”之称。
在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工作期间,曾定石带领山东抗日纵队多次粉碎了日伪军的清剿、扫荡计划,有力地巩固和发展了根据地,为抗战的最终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
1946年后 ,曾定石先后进入济南市委、徐州市委、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等单位工作。上海市解放后,曾定石任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中共总支委员会书记。。为整顿上海秩序,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生产,建设上 海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曾定石被调往广东任职,并于1950年出任了汕头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
在汕头工作期间 ,他参与领导了汕头农业、手工业、私用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工作,并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与精力。后来 ,他进入广东省计划委员会工作,参与主持了广东省第二至第六个五年计划的起草与实施,为广东省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8年10月后,曾定石历任广东省革委会副主任,副省长兼省外经贸委主任、党组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第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东省第三、五、六、七届人大代表。在此期间,他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发挥广东人文地缘的优势,在扩大对外贸易、实行财政大包干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1979年他倾尽智慧和心血,参与完成了上报中央的《关于发挥广东省优越条件,扩大对外贸易,加快经济发展的报告》。他积极推动我省充分运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发挥广东人文地缘优势,在扩大对外贸易、实行财政大包干、实行新的经济管理体制、试办出口特区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1980年代,李广镇陪同时任广东省副省长曾定石视察罗芳村
他大胆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大力改革投资机制,实行“以桥养桥”、“以路养路”等多种筹资形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参与了广东省驻港澳办事机构粤海公司、南粤公司的筹建工作;主持筹建广东省对外经济工作委员会,为广东扩大对外贸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在广东与澳大利亚新威尔州、日本兵库县缔结友好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广东改革开放早期,省委省政府重要领导人之一,曾定石为加快了广东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广东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图:1983年,曾定石在大瑶山隧道施工现场慰问施工人员
在担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领导期间,他仍为完善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法制建设不遗余力地工作。
2006年9月13日,曾定石同志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7岁。
在六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曾定石不畏艰辛,顽强拼搏,为祖国的现代化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奉献了全部指挥和毕生精力,向曾定石同志致敬!
(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刊、新闻等整理而成,内容所述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是为了更好地传播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