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于都时提出的:“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和“新长征再出发”重要讲话精神。我馆全体同仁主动作为,在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工作中不断发力。
我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教学形式,将红色故事、红色诗歌与现场讲解相结合,为观众提供优质服务。全年共接待游客160.71万人次,完成省部级接待23批,厅局级接待74批272人。通过江西数字展馆、在线VR全景观览及先后为中广核服务集团有限公司阳江分公司、大庆油田、深圳市委党校等提供云参观服务,线上参观人数达652.16万人次。


2022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于都三周年,中央红军出发长征88周年。我们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积极配合举办各类大型活动11场。


为更好的发挥纪念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我馆精心组织策划系列主题社教活动、举办文化大讲堂及专家讲座、论坛等60余场,吸引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为厚植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我馆积极组织红色文化“六进”活动,开展线上线下红色文化宣讲活动130余场。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不断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我馆开启夜间模式,展播红色电影20余场,让群众走进纪念园,重温红色经典,追寻红色记忆。

为建立文化共建长效机制,我馆与10余所院校签订了馆校共建协议。先后被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列为思政课校外实践研修基地和现场教学基地。

志愿者是纪念馆服务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在大众与纪念馆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更好地促进纪念馆走向社会,服务社会。为充实我馆志愿者队伍,2022年共招募了200余位小红星志愿者,在纪念园开展各类志愿活动。

为提升扩大影响力,我馆积极配合中央、省、市各级媒体采访拍摄,完成了30余次拍摄和直播活动。馆内各项工作、活动也多次被中央省市媒体报道。
为提升讲解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助力我县旅游高质量发展。我馆不仅对讲解员进行常态化培训,同时还邀请党史专家、文化学者来馆授课,组织讲解员外出学习。安排讲解员参与市县随车讲解工作。今年我馆还承办了全县讲解员导游培训班,共培训讲解员导游100余人。


一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佳绩频传。我馆先后被评为江西省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赣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集体和个人也赢得多项荣誉:在中国儿童中心“红色基因代代传”百宫千馆万校少年儿童讲述党史故事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单位、“长征源头忆初心,红色基因代代传”红色文化宣教活动荣获2022年度全国文博社教百强案例,荣获全省博物馆文创直播组织奖、在“最in的文创battle——全省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直播大赛中“初心渡保温杯”“《携·守》对杯”荣获2022年全省博物馆文创直播百佳产品、荣获赣州市第六届红色故事讲解大赛“优秀组织奖”、荣获于都县“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全县五四红旗团支部(总支)称号、荣获“十佳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称号、长征源宣讲团荣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全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全省博物馆志愿服务优秀案例一等奖。钟敏、肖婷婷、胡晓琼同志在中国儿童中心“红色基因代代传”百宫千馆万校少年儿童讲述党史故事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钟敏在江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中被选为火炬手、被评为第十七届全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江西省最美家庭、荣获2022年于都县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教学大赛二等奖、入选全市干部教育培训2022年度优秀好课程;在“我的家乡美—江西省首届原创故事演讲比赛”中肖婷婷荣获综合表演奖第二名、钟雪燕荣获综合表演优秀奖;肖婷婷荣获赣州市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双百微课程”教学大赛党性教育类课程专职组一等奖、先后被评为2022年江西“最美基层文化人”、2021年度优秀工会工作者、2021年度于都好人;钟敏、肖婷婷撰写的《妈妈的马灯》《羊皮袄》获全省博物馆优秀讲解词三等奖;钟雪燕荣获第三届“新湖南•韶峰杯”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大赛“二等奖”、2022江西省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红色)讲解比赛优秀奖、赣州市第六届“红色故事讲解大赛”专业组三等奖、十佳讲解员、于都县“远胜杯”第二届红色故事电视大奖赛一等奖、“我的家乡美—江西省首届原创故事演讲比赛”综合表演优秀奖“全市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2021年度“全县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管璇荣获2022年于都县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教学大赛三等奖、创作的《触人心弦的红色革命歌曲》课程荣获江西省文博系统“‘喜迎二十大’十佳红色乡土教育课程”推介项目;由刘巧梅朗诵、孙煜拍摄的《再次出发》作品入选江西省总工会开展的以“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2022年“玫瑰书香 芬芳赣鄱”全省女职工主题阅读优秀作品,并荣获2022年“玫瑰书香 芬芳赣鄱”全省女职工主题阅读活动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