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诗书画院】“喜庆二十大·永远跟党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在四川(中国酒城·红色泸州)”诗书画摄影线上专题展

红军长征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一次理想与信念的伟大远征,是红军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一部辉煌壮丽史诗。四渡赤水之役是红军以弱胜强、灵活机动战略战术光辉军事典范,是镌刻在中国革命历史丰碑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

泸州是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战役的重要区域,1935年1月至5月,中央红军声东击西、穿插迂回,调动敌军团团转,最后跳出敌人包围圈,在泸州境内转战54天,足迹遍布泸州市古蔺县、叙永县、合江县的80多个乡镇,留下了厚重的长征文化红色印记。这些宝贵的财富,记录着血与火的革命历史,凝聚着革命先辈坚定信念、勇于牺牲、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团结奋斗的伟大精神力量。
历史知鉴未来,蓝图开启新篇。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汇聚强大合力,特举办此次“喜庆二十大·永远跟党走——中国酒城·红色泸州,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在四川诗书画摄影展”。
这次诗书画摄影展由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四川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政协泸州市委员会联合主办,在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展出。展出内容包括诗词、书法、美术、摄影作品160余件,线下展出时间从12月9日起,展期90天。这次诗书画摄影展,得到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得到泸州市政协诗书画院全体创研员的积极踊跃参与。全体创研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以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役在四川的大地上发生的重大历史史实、红色文化史料为题材,浓墨重彩用心创作、精心创作、倾情创作,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激情歌颂革命先辈万里长征的英雄壮举、歌颂毛泽东军事思想、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艰苦卓绝与神奇伟大,从而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现把上述作品整理后,以线上展览的形式在泸州市政协微信公众号上展出。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各位老师的作品。

01
书法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点击图片可放大)

叶怀祥 行书 学习二十大报告 180cm×72cm

杨正康 行书 喜迎二十大 138cm×70cm

虞潜 行书 中国酒城红色泸州记 180cm×70cm

叶蓉光 楷书 川南工农劳苦群众 186cm×75cm

李在兵 隶书 尹杰霖会长撰“鸡鸣三省”对联 180cm×50cm

李在兵 草书 红军谣 180cm×50cm

朱玉华 隶书 180cm×64cm

丁红光 草书 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 180cm×97cm

甘国富 楷书 红军转战川南歌 180cm×92cm

王乾林 隶书 赤水河边,长忆红军牵大敌 180cm×42cm×2

王乾林 行书 参观太平渡四渡赤水陈列馆 180cm×80cm

叶永兴 行书 红军不怕远征难 180cm×82cm

叶永兴 楷书 四渡赤水 180cm×36cm×2

阳庆康 隶书 长征女兵贺子珍 180cm×81cm

宋中波 篆书 长征歌谣 180cm×84cm

宋星全 隶书 如梦令·访红军四渡赤水遗址内容  180cm×53cm

张远大 隶书 浣溪沙・游古蔺太平古镇 200cm×66cm

陈明远 楷书 小憩 180cm×48cm

罗卫东 隶书 红军歌谣 180cmcm×97cm

陈霞 印屏 江山永长 137cm×34cm

陈霞 草书 营盘山上橘子红 180cm×97cm

欧俊楷 楷书 红军歌谣 180cm×97cm

欧俊楷 楷书 红军歌谣 180cm×97cm

罗良宣 隶书 临江仙·奔袭镇龙山 180cm×96cm

屈生钊 行书 四渡赤水 180cm×90cm

赵大权 行草 告全体红色战书 180cm×96cm

胡国永 隶书 娄山关 180cm×50cm

袁飓风 草书 沁园春.石厢子博洛交接 190cm×97cm

唐淑华 篆书 古蔺太平渡口,听讲四渡赤水 180cm×97cm

郭易东 篆书 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 180cm×80cm

郭易东 印屏 接近新时代 135cm×33cm

陶瑞宇 草书 毛泽东入川桥 180cm×87cm

黄沙 草书 毛泽东入川第一桥 180cm×84cm

鲁明全 楷书 红军奔袭古蔺镇龙山 180cm×70cm

曾昌能 隶书 红军歌谣 180cm×97cm

魏祖荣 行草 中央红军古蔺白沙会议地址 180cm×70cm
02
美术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点击图片可放大)

王跃奎 《赤水悠悠红军渡》 230cm×70cm 国画

陈仕彬 《营盘山上橘子红》 181cm×94cm 国画

陈洪庶 国画《奔袭镇龙山》 180cm×97cm

林绍基 《曙光》 153cm×95cm庞家夷 连环画 《长征女兵贺子珍》 99cm×58cm唐仁建 《赤水之舟》 290cm×150cm 油画邓世华 《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口》 119cm×207cm 国画邓光源 《石厢子会议》 124cm×122cm 国画邓光源 国画《赤水河上的密电码》 180cm×97cm

庞家俄 《石厢子之春》 120cm×120cm 油画

广耀权 《赤水几渡》 158cm×133cm 版画

陈力 《共同的信仰》 123cm×107cm 版画

陈力 《营盘山上军旗红》 136cm×69cm 国画

尹忠国 《乌蒙磅礴》 190cm×160cm 国画

尹忠国 《露宿两河口》 197cm×124cm 国画

左勇 《不变的信念》 90cm×120cm

左勇 《白沙会议》 185cmx97cm 

白永洪 《迎亲人》 178cm×96cm

白永洪 《铁纪》 180cm×97cm 国画

刘明强 《思考太平镇》 179cm×96cm 国画

刘明强 《我要跟您一起去长征》 177cm×96cm 

刘元鑫 国画《放牛娃参加红军》 190cm×103cm

张永生 《军民一家亲》 50cm×35cm 油画

张华林 《太平渡渡口》 55cm×45cm 油画

张华林 《红色足迹》 80cm×60cm 油画

张翼 《岩桑沟兴桥,毛泽东入川第一桥》 165cm×125cm 油画

张翼 《太平,贺子珍住地旧址》 140cm×100cm 油画

林德兵 《二郎滩背水战》 208cm×123cm

林德兵 《风餐露宿过营盘》 179cm×172cm 

郑丽 《太平红云》 180cm×97cm

郑丽 《营盘山上橘子红》 177cm×96cm

李念 《太平晨曦》 60cm×50cm 

胡勇 《当红军去》 179cm×97cm

曾付平 《赤水旌旗》 120cm×80cm 

曾付平 《红军川南游击队诞生之地》 120cm×80cm 

黎德才 《赤水河红军大桥》 178cm×97cm

唐钒 《赤水河的红色记忆》 200cm×107cm

蔡学伟 《峥嵘岁月》 96cm×90cm

刘剑锋 《长征遗址》 180cm×97cm

孔繁勋 《四渡赤水》 189cm×117cm

03
摄影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点击图片可放大)

周日藩《早年红军翻越雪山,解放军挺进大西南再翻雪山关》

简·查明摄于1941年

周永叙摄于1980年

周永叙摄于2022年

王奇杰《跨越》

王奇杰《听爷爷讲长征的故事》

王成林《红色彝乡-石厢子镇堰塘村新貌》

王成林《鸡鸣三省大桥》

王伟《他是红军总司令》

康宁 《宣誓》

康宁《红色记忆》

康宁《双沙红军桥》

康宁《思绪》

龙灵《红色丰碑——光辉的历程》

龙灵《红色丰碑——叙永石厢子会议》

龙灵《红色丰碑——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

龙灵《红色丰碑——毛泽东四渡赤水纪念馆毛泽东四渡赤水纪念馆》

唐琪《赤水河黄金水道》

黄淮河《赤水河红军大桥》

李骁《太平古镇》

彭浪《太平渡口》

张同海《重走长征路》

牟科《“四渡赤水”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古蔺段》图一

牟科《“四渡赤水”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古蔺段》图二曹卫兵《中泸文旅公司及泸州老窖酿酒公司党支部组织党员收看党二十大开幕盛况》曹卫兵《市民在公交车上通过手机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曹卫兵《一老人在水井沟观看商场大屏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

刘学懿《收看盛会》

刘学懿《乡村文艺队》

尹克敏《市九届市政协委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会开班式牟科《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04
诗词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点击图片可放大)

作者:尹杰林

上联:鸡鸣三省一唱天下白

下联:得意之笔万难只等闲

作者:苏金华

(一)

读泸州市古蔺县文史资料十四辑有感

血战征途行路难,

伟人巨手挽狂澜。

红军四渡破追堵,

赤水威名万古传。

(二)

如梦令·访红军四渡赤水遗址

 绝壁深渊无数,怪石狰狞如虎。

鸷鳥偶盘旋,惟见接天云树。

寻路,寻路,长忆神兵飞渡。

作者:雷长诗

(一)

红军转战川南歌

公元一九三五年,中央红军入川南。

转战古叙近两月,革命火种熊熊燃。

火烧岩前第一仗,猛打敌人溃逃窜。

永宁城头硝烟起,黑泥湾里急鏖战。

漏风垭口设伏击,天堂坝战克强敌。

佯攻叙永迷敌人,且战且走护主力。

白沙会议判敌情,彻夜马灯亮不息。

二郎滩头背水战,打得黔军直哭泣。

运筹帷幄突重围,指挥若定毛主席。

留下红军四百人,成立川南游击队。

独立战斗川滇黔,艰苦奋斗堪卓绝。

红军故事说不完,爱民事迹传美谈。

军过营盘橘子林,战士忍饥纪律明。

不摘霜柑红一颗,铁纪尤胜岳家军。

打开盐仓济干人,露宿街头不扰民。

木格岛寨春风起,苗家儿女沐甘霖。

石厢子夜不寻常,红军在此过除夕。

当年房东肖有恩,世代不忘毛主席。

踏破万水千山地,革命意志永不息。

踔厉奋斗新时代,不忘当年先烈血。

                 

(二)

中国酒城红色泸州记

  古之江阳,今日泸州,西汉建置,历史悠悠。山川秀丽,地灵人杰,人文厚重,星驰俊彩。通江达海,川南半壁;襟连云贵,阡陌通衢。泸州老窖,香飘世界;酒城之醉,名著五津。念兹在茲,升庵谪戍之旅;史著其名,护国讨袁之役。玉阶驻泸,追寻革命真理;代英在此,执教川南学堂。泸顺起义,伯承指挥若定,大智大勇,鏖战龙透关麓。史迹昭然,日日弥新。红色风云,积聚益盛。万里长征, 遵义会议,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结束“左”倾路线,拨正革命航程。士气重振,万众一心。布疑兵于古叙,惊敌酋于山城。历时三月,巧妙周旋。太平古镇,见证历史。转战川南,寻找战机。游击纵队,牵制敌人。掌握战场主动,灵活应变指挥。迷惑敌人,巧调滇军;佯攻贵阳,蒋氏惊魂。狠揍黔敌,激战川旅,忽东忽西,出其不意。避敌之长,击敌之短,高度机动,纵横驰骋。马蹄踏碎娄山月,奇谋辉耀载军史。跳出重围渡乌江,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红色记忆,滚滚如潮,红云万朵,江山多娇,红色基因,流淌泸州山水,长征精神,让人志壮情豪!道不变志不改,踔厉奋斗谋复兴。矢志不渝,开拓创新。不负先烈,不负人民。千秋伟业初心在,万里征程志笃行。迈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让泸州山青水碧天蓝;让红色江山历久弥新!

作者:马育林

(一)

临江仙·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十月京都开盛会,精英荟萃兰堂。蓝图绘就启新航 。齐心弘大业,矢志固边防。  喜见党旗飘九域,军民赤胆忠肠。龙骧虎步奔康庄。中华圆国梦,黎庶颂甘棠。

( 二)

兰·参观古蔺太平四渡赤水陈列馆感怀

  围追堵截,顽敌鏖兵何太急?主席高瞻,牵敌迂回云贵川。  

红军勇骛,赤水惊涛曾四渡。史冊煌煌,英烈长留姓字香。

(三)

赤水河边,长忆红军牵大敌;

太平渡口,仰思领袖着先鞭。

(四)

镇龙山奔袭战

急渡茅台入四川,飞兵奇袭镇龙山。

长江守敌魂惊散,孰料红军转北黔。

(五)

毛泽东入川第一桥

两岸高峰耸入云,沟溪水急令人惊。

一桥窄狭横天险,主席从容步太平。

注:太平一一今四川古蔺太平古镇。

(六)

赤水河上密电码

出生入死越重山,革命何曾惧蹇难。

赤水河边传急电,我军已克娄山关。

(七)

太平红云

依山傍水植高槐,瓦屋蓬居错杂排。

主席挥师临古镇,红旗猎猎映天垓。

(八)

二郎滩背水战

二郎滩上战旗飘,搏战红军胆气豪。

背水攻坚无所惧,黔军胆裂望风逃。

(九)

柳梢青 ·瞻仰中央红军白沙会议会址

感慨当年,红军神勇,不畏艰难。

主席高瞻,英明决断,转战川黔。  

长征薪火相传,喜今日,烝民掌权。

纵目双沙,人添福寿,春满田园。

(十)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感怀

南湖升晓日,禹甸画图新。

革命洪波涌,征途捷报频。

锤镰开铁锁,马列指迷津。

跃马驱倭寇,揮戈逐蒋军。

援朝军威立,抗美环宇惊。

雾散神州朗,春归喜气临。

黎庶千家乐,神州百废兴。

台澎歌解冻,港澳庆归根。

治国人为本,兴农赋免征。

反贪清腐吏,抗震建芳村。

雪域通天路,蟾宫访虎贲。

维和担道义,奥运鉴邦兴。

物阜民安乐,军強国晏宁,

黎元齐颂党,青史载殊勋。

作者:彭传鼎

(一)

红军奔袭古蔺镇龙山

号令军旗激战声,镇龙奔袭出奇兵。

电台迷惑万千敌,摆脱围追四渡横。

(二)

在红军古蔺太平渡口

风嘶赤水神来笔,四渡川黔转战行。

河岸犹思多壮烈,丰碑矗立伟人名。

(三)

眼儿媚·中央红军古蔺白沙会议旧址

  横垣青瓦木楼房,岁月诉沧桑。白沙会议,担当历史,号令旗扬。 

 润芝樟树今犹在,福佑满山冈。长天碧野,欢欣黎庶,春暖花香。

(四)

红军长征夜宿叙永城东

破袭河山转战频,红军雾雨洗征尘。

寒风凛冽英雄气,夜宿街头不扰民。

(五)

颂歌中国共产党二十大

京都盛会垂青史,顺应民心众志凝。

腾起巨龙沧海岸,霞辉映照启新程。

(六)

咏泸州一体两翼

黄荆笔架丹山雪,走马泸州看靓装。

一体腾飞浮两翼,长天明月醉家乡。

(七)

泸州古郡腾飞

江阳古郡数千载,人美春光扮靓妆。

一体腾飞浮两翼,举杯邀月醉心香。

对联

(八)

崛起中华强囯梦,

铺开幸福乐民图。

(九)

与党同心,奔康圆梦山乡美;

建言资政,谋福为民国运昌。

(十)

汗雨花飞强国梦,

春风暖进小康家。

(十一)

初心勿忘为民福,

壮志常怀向党忠。

(十二)

春风化雨千山绿,

政策温心百姓欢。

作者:申红云

庆二十大召开

华夏千秋多蹈难,红船百载不迷航。

金天桂蕊芬芳送,喜讯频传国瑞昌。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在四川感怀

峭壁悬崖夹激湍,

乱云飞霰助凶顽。

红军将士巧奔袭,

成就毛公得意篇。

作者:孙孝莲

(一)

毛泽东入川第一桥题图

秋收起义到湖南,八载艰辛始入川。

黔蜀古桥留履迹,一声感叹薄云天。

(二)

水河畔的密电码题图

枪林弹雨几多年,卓著功勋壁上镌。

一幅画图昭战史,电波密码鉴硝烟。

(三)

四渡赤水

军民协力之溪渡,座座浮桥战大波。

堵截围追何所惧,英雄气概壮军歌。

(四)

古蔺红军树

金渔溪畔树参天,大雪纷飞伴饮烟。

地冻岂能摧意志,一丛篝火亦香眠。

(五)

参观四渡赤水太平渡有感

当年四渡著宏篇,转战蔺州破敌顽。

红色泸州留史迹,复兴民族志尤坚。

(六)

观看二十大现场直播

凯歌嘹亮掌雷鸣,万里征途再起程。

赤帜鲜红星永聚,党心民意共深情。

(七)

营盘山上橘子红

忍饥留得万山红,不惧腥风炮火隆。

纪律严明民拥护,功勋显著气豪雄。

将军椽笔挥毫处,志士清名展卷逢。

最羡丹霞熏染石,金光灿烂耀长空。

作者:刁维炳

(一)

沁园春·石厢子博洛交接

  叙永彝乡,三省鸡鸣,千壑雪翩。忆红军北上,湘江血战;遵城理论,李德无言。博洛交接,石厢年夜,万里长征从此延。中央印,重千斤责任,润之担肩。滔滔赤水河边,四次渡、敌军心胆寒。出奇兵制胜,挥师挺进;迂回转战,峻岭崇山。静默人枪,英明领袖,指点江山万里宽。丰功伟,看今朝廿大,再谱宏篇。

(二)

念奴娇·毛泽东入川第一桥

  岩桑沟口,水湍急、一道石桥横压。黔蜀通衢千载跨。主席入川如画。旭日东升,苍山似海,北斗星空挂。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叱咤。号角响彻云霄,将灵兵勇,运动乾坤大。星火燎原燃古蔺,多少传奇神话。犹忆当年,风餐露宿,天上飞机炸。锦囊妙计,伟人挥手天下。

注:岩桑沟兴桥: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境内木石混合桥,起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永乐街道德付村孙家坝,止于贵州省习水县醒民镇马蹄村,为红军入川的第一桥。

(三)

题“四渡赤水”联

领袖撑船,力挽狂澜,大海航行凭舵手;

润之挂帅,运筹帷幄,赤虺袭渡定乾坤。

作者:洪叶

(一)

石厢子 除夕

萧萧灯火石厢子,

除夕红军夜未眠。

青瓦木墙循有迹,

鸡鸣破晓报春天。

(二)

《长征女兵贺子珍》连环画

烽火柔情担两肩,

心怀骨肉梦魂牵。

愿将此世别离苦,

换作人间月更圆。

(三)

太平红云

一笔神来建伟功,

迂回曲折浪涛中。

浮桥古渡今仍在,

犹忆当年那抹红。

作者:甘平山

(一)

岩桑沟兴桥,毛泽东入川桥

一发千钧系死生,重围突破辟新程。

小桥独立乍回首,如听当年叱咤声。

(二)

营盘山上军旗红

终于抵达营盘,历尽千辛万难。

回首众山皆小,红旗已插云端。

(三)

睥睨

踏破千山与万山,征途高亢大刀环。

围追堵截家常饭,都在英雄一睥间。

(四)

红军舟

莫道肩头此小舟,功勋标炳足千秋。

纵横四渡神来笔,又载英雄闯激流。

(五)

小憩

连天浴血战犹酣,此刻消停月半悬。

打盹不忘枪在手,但闻号起务全歼。

作者:罗良宣

(一)

永不消逝的电波

电波直上九重天,昼夜频传敌胆寒。

迷惑蒋帮方法当,红军智慧铸诗篇。

(二)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红军转战入川南,

领袖英明决策佳。

赤水神兵天上降,

迂回四渡耀中华。

(三)

临江仙: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

  十八精神功绩显,莺歌燕舞城乡。脱贫致富众安康。灭蝇除老虎,大地百花香。  喜看将来新美景,前程似景辉煌。创新改革敢担当。国强民更富,时代普华章。

(四)

临江仙·奔袭镇龙山

  堵截围追无畏惧,飞机轰炸何妨?英明领袖出奇方。神兵渡赤水,妙计不寻常。  

奔袭龙山神迅战,蒋帮兵败逃亡。红军巧战志坚强。成功脱险境,历史谱华章。

作者:熊英

(一)

太平渡口

河水滔滔诉赤诚,

军民合力出奇兵。

千秋铭记长征路,

万马奔腾惠草生。

(二)

采桑子·贺二十大胜利召开

  晴空碧映清秋季,光耀锤镰,踔厉经年,四海同歌尧舜天。  蓝图擘画开新路,举国欢颜,百舸扬帆,好借长风永向前。

作者:陈泽治

(一)

颂党的二十大

百载风云赤帜扬,

醒狮威武屹东方。

红船又启宏图梦,

自信中华世代昌。

(二)

浣溪沙· 游古蔺太平古镇感赋

  青石横街逐级连,木楼瓦舍彩灯悬。红军事迹记心间。  

湘赣鏖兵奔赤水,川黔转战挽狂澜。丰碑矗立向高天。

祝贺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赵子谦

(一)

战鼓声中廿大开,

群英聚会出谋台。

蓝图共绘新天地,

华夏春潮滚滚来。

(二)

强国征程号角吹,

巨龙长啸九天飞。

复兴何惧风云起,

且看龙泉出鞘威。

(三)

石厢子会议

石厢会议定方针,

主席挥鞭战敌军。

赤水河间行四渡,

巧施妙笔正如神。

(四)

红军白沙会议

白沙会议尽开颜,

二渡赤河敲妙篇。

十万追兵丢百里,

挥师跳出敌围圈。

(五)

红军夜宿太平古镇

霜降更天风雨寒,

红军镇上扎营盘。

居民鸡唱开门望,

夜宿千军卧屋檐。

(六)

红军四渡赤水太平镇渡口

丰碑四渡与天高,

赤水波翻狂弄潮。

古镇乡民门板献,

红军二渡架浮桥。

(七)

营盘山

橘熟枝头带赤容,

营盘山上战旗红。

饥饿未摘林间果,

天下红军不扰农。

作者:郑韬

(一)

题叙永黄坭白牌山

几度霜秋复雪冬,

云烟岭上锁重重。

东君欲报春风绿,

先遣曦光到玉峰。

(二)

红军过叙永东郊营盘山橘林

霜橘寒林共北风,

万人转战过城东。

馁饥不摘当年果,

留得山河一片红。

作者:刘超

红军四渡赤水在四川对联

(一)

  自土城到二郎滩,四渡用兵,赤水因之留名战史;  

由遵义再石厢子,三军易帅,长征从此一路凯歌。

(二)

红军转战川南,火种遍播红土地;

赤帜挥师陕北,奇兵四渡赤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