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痛别,梅县强民体育会永远名誉会长、中共闽粤赣边区领导梁集祥老红军

我们敬爱的梁集祥老红军,于2023年2月4日午四时零五分在广州安然辞世,享年108岁。梁集祥自1936年参加抗日义勇军起,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艰苦卓绝战斗在闽粤赣边区,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也是快乐的一生,幸福的一生。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梁集祥,广东梅县人,1915年出生于梅县松口一个农民家庭,在当地读完高小后,于1928年7月到印度尼西亚当店员,1931年8月再回梅县读完初中及高中,1935年9月在梅县雁洋公学教书。

1936年冬,梁集祥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抗日义勇军。1937年转梅县南口星聚学校任教,同年春由李碧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先后任支部书记、区委书记。1938年7月后,梁集祥奉命搞武装工作,任中共梅县中心县委组织部长兼青年部长,1940年6月后调任中共福建省杭永县委、岩连宁杭县委宣传部长。1942年9月后,他在福建长汀县中学、华侨师范和江西赣州安远正气中学等学校以教书为掩护进行地下工作。
1945年9月后,梁集祥任中共闽粤赣边中心县委和福建闽西县委副特派员。1947年3月任中共粤东地委宣传部长,后到粤东军政干校和梅州青年干训班等任教员,曾在梅州公学任教育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集祥历任中共兴梅地委、粤东区党委宣传部长、汕头地委第二书记,汕头地区、梅县地区行署专员,广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1983年任广东省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1986年离休。

1936年,21岁的梁集祥加入中华人民抗日义勇军,为表抗日之心坚定,抗日战争时期他曾给自己订下了“三不原则”:抗战不胜利就不回家、不结婚、不剃胡子——抗战胜利后,这段“蓄须明志”的故事在当地民间口口相传。

梁伯也是梅县强民体育会永远名誉会长,梁老1937年入党,为了发动民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他发现以温集祥为会长的梅县强民体育会的青年人,爱国热情高,朝气蓬勃,就主动要求参加强民会,鼓动会员们参加“青抗会”,并从中发展中共党员,奋力投入抗日救国的斗争,组织了宣传队到各地义演义赛,从此强民会就成为中共的外围组织。他为抗日战争和新中国的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梅县强民体育会永远名誉会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兴梅地委、粤东区党委宣传部长、汕头地委第二书记、汕头地区行署专员、梅县地区行署专员广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1983年,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1986年离休。老红军。于2023年2月4日午四时零五分在广州安然辞世,享年108岁。

叶帅(右1)与梁集祥(右2)

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最美伴侣,精气神汇于一体,集福禄寿于一身,幸福满满。

梁集祥,广东梅县人,1915年出生于梅县松口一个农民家庭。一向关心支持强民体育会事业发展。

1980年叶剑英、习仲勋在梁集祥、张汉青陪同下会见梅县地区党政领导。

梁老的书法功底深厚,字迹俊朗而洒脱。强民大楼的招牌都是梁老亲手所写,可见他对强民的厚爱和支持。

抗日战争不胜不剃须的当年铁骨硬汉梁老,他把宝贵的一生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祖国和人民。

集祥记忆超群,虽百岁高龄,却仍能熟记唐诗,随口便可完整诵出。梁集祥尤其喜欢写书法,其字体潇洒优雅,自成一体,这也是他长寿健康的秘诀之一。即使满了一百岁,他仍然身板挺直,步履稳健。据梁集祥亲属反映,家中的小修小补都是由其亲自动手完成的。为方便移动,客厅中的茶几加装了万向轮,这也是梁集祥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的。梁集祥年轻时学会的木匠手艺,一直没有丢。

楷书 沁园春·

行书 叶剑英诗·攻关

根据广东省客属海外联谊会、侨乡梅州、闽粤赣边红旗飘等整理

相关阅读

梅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赵东莅临梅县强民体育会调研指导

向强民前辈学习,振兴球乡立新功,强民杨家将足球队成立梅州市老促会等领导莅临梅县强民体育会调研指导

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杨宏海一行莅临梅县强民体育会调研指导【协会动态】

广东省足协主席叶细权一行莅临梅县强民体育会调研指导

梅州市关工委主任何正拔一行莅临梅县强民体育会调研指导

东中老三届部分师生相聚在强民楼,共叙友情,共话足球【强民动态】

梅县区政府副区长陈春妮一行莅临梅县强民体育会调研指导【协会动态】

场上见英雄,弘扬曾雪麟精神,享受快乐足球系列活动圆满成功

欢迎关注梅县强民体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