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卫小青说团史”|第十四期:红军卓越的青年工作者——萧华

卫小青说团史

中国共产党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坚定广大团员青年理想信念,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永远跟党走,奋斗新征程。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团委推出“卫小青说团史”专栏。

赣卫青年说团史,共同回顾百年史,今天是由我院成笛笛和大家分享的《红军卓越的青年工作者——萧华》故事。

萧华,江西兴国人,192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任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1930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央军委等部门担任领导职务,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萧华12岁时,就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了兴国暴动。不久,萧华被选为团县委组织委员。1929年底,他被推选为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在担任兴国团县委书记期间,萧华把兴国县的共青团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

1930年7月,毛泽东来到兴国,听说兴国有个年轻的团县委书记名叫萧华,工作搞得挺不错,就找他谈话,萧华把兴国共青团的工作情况详细地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听了十分高兴,特别欣赏他的精明强干和组织能力,点名将他调入红一军团专门从事青年工作。萧华到红军部队后,先担任中共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负责做政治工作,在每次战斗前,萧华都要在战地上组织开展政治工作,组织青年突击队,挑选最优秀的青年团员带头冲锋、攻坚,有力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1933年春,蒋介石不甘心失败,调集数十万大军,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面对这一局势,萧华向少共中央局提出创建“少共国际师”的建议。这个建议立即得到少共中央局的赞同。中央苏区很快建立了一支由青年团员组成的“少共国际师”。

萧华担任少共国际师政委。他与师长吴高群率领这支年轻的队伍,投入到反“围剿”的战斗之中。在闽北拿口一仗,歼敌300余人,为此,朱德、周恩来等红军领导人称赞他们这次战斗是“铁拳初试”。黎川战斗后,“少共国际师”先后参加了团村战役、驿前战役,仅团村战役就击垮敌人3个主力师。1934年秋,“少共国际师”接受了掩护红军转移的任务,在石城保卫战中,表现出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这一仗打得极为壮烈。由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领导,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革命根据地最终丧失,红军不得不撤离中央苏区,踏上了长征之路。萧华和曹里怀师长率领少共国际师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成立带领着青年走向光明砥砺前行,时代召唤青年,未来寄予青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后备生产军,中国共青团将继续发挥其联系青年群众的纽带作用,培养更多更优秀、更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青春赣卫感谢您的关注

音频|成笛笛

编辑|沈洁

初审|谢雨欣

校对|王梦一

责编|赵文媛

主审|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