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环球瞭望风云” →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为环球瞭望风云加上星标,每日为您奉上深度好文!
闽赣边区已经落入敌手,而我党我军两位高级干部闽赣省省委书记钟循仁、闽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杨道明则下落不明。
这两人的下落就此成为一个悬案。解放之后,中央也组织人手四处寻找,却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消息。
而这一切的真相一直到53年后的1988年被福建的一个老和尚说了出来。
这个老和尚法号馨扬,而他也正是这宗悬案的主人公之一:杨道明
为什么红军的高级干部会成为一个和尚?钟循仁又在哪里呢?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34年。
这一年,由于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军事路线,使得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央红军不得不实施战略转移,由此拉开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序幕。
中央红军长征的同时,还有一部分红军战士被留在南方继续开展游击战争。
这其中杨道明任闽赣省政府主席,钟循仁出任闽赣省省委书记
杨钟两人都是年富力强,有着丰富的地方革命工作经验,对党忠诚,革命意志坚定,被视为这一职位的绝佳人选。其中钟循仁在担任兴国县县委书记时,还把兴国治理成了苏区的“模范县”,受到过中央的嘉奖。
主力红军离开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大量军队和地方反动民团发起了对苏区的疯狂进攻。面对军事上的不利局面,留守的红军处境非常凶险。
眼看敌人进攻越来越凶猛,一股悲观主义情绪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而比悲观主义更为严峻的是,钟循仁和杨道明二人发现,党指挥不了部队了。
问题就出在当时的闽赣省军区司令宋清泉、参谋长徐江汉、政治部主任彭祜三人身上,他们三人把持着军政,将部队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断排挤钟杨二人,俨然把部队变成自己的私军。
而且宋清泉不时流露出悲观的情绪,这让部队军心不稳,悲观动摇情绪与日俱增。钟循仁和杨道明二人曾经和独立18团政委钟国楚商议,寻机控制宋清泉三人,将部队重新拉回到党的旗帜之下。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钟杨等人所在的游击队被敌人包围了。和敌人打到1935年5月,好不容易突出重围不久,又被敌人围困在山上。
困守于山中的红军缺医少药,粮食补给也越来越少。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宋清泉等人公开宣称“现在啥也没有,不如我们先投降”
杨道明听了之后,马上开会对这三人进行批评教育,虽然宋清泉等人表面上承认了错误,但是他们依旧没有停下投降的脚步。
虽然钟杨二人有所察觉,但是宋清泉三人动作更快,提前带队下山投敌。当时宋清泉原本想把钟杨二人抓了给国民党当见面礼,因为其他两人不同意方才作罢。
虽然宋清泉没有抓杨道明二人,但是他们投敌之后把杨道明钟循仁的位置提供给了敌人。敌人重兵很快将钟杨二人包围。
面对敌人的进攻,钟循仁,杨道明带着身边的战士边打边撤,经过一番苦战终于杀出重围。
突围之后的钟循仁和杨道明与其他人走散,两人一路小心翼翼,试图寻找党组织接上关系。奈何彼时苏区一带都是敌人重兵,仅存的党组织都已经转入地下。而突围过程之中,电台被销毁,他们两个人也联系不上其他游击队。
两个人化名一路流浪,跌跌撞撞地来到了福建永泰境内。两个人又饿又累,在实在走不动的时候他们来到暗亭寺(有资料说为闇亭寺)
原本暗亭寺里的和尚看他们来路不明,身上有伤,是不想收留他们的,但是在二人苦求之下,最终收留了他们。
原本二人是想暂住于此,等待时机重回革命队伍。或许是深山古刹里的宁静,带来远离俗世的片刻安宁,渐渐地消磨掉了二人的斗志。
几个月之后,两人便在这里出家,遁入空门。杨道明法号馨扬,钟循仁法号妙圆
由于二人出家时用了化名,所以其他僧人也不知道他们的俗家姓。
就这样,两位红军的高级干部在绝境之下选择了和青灯古佛为伴,日日诵佛,夜夜念经。在这山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一晃眼53年过去了。
新中国成立后,两人也曾经动过向组织坦白的念头,但是念及自己中途离开革命,又放弃这一想法。后来1981年钟循仁去世,还要求杨道明继续保守这一秘密。
1988年,杨道明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便主动找到永泰县党史办,将这个尘封了53年的秘密说了出来。
杨道明说“我已经80了,如不向组织交代,就没有人知道钟循仁的下落了。钟循仁临死前一天,还要求我不要向他家里通信,也不要向上级反映。今天我把他的照片和家信,他写的书和诗词原物交给组织”
至此,尘封53年的红军高级干部失踪悬案终于水落石出。
后来知道杨道明的下落后,开国少将钟国楚驱车来到福建,见到了自己的这位昔日老首长。两位老人见面,过往种种浮上心头,不胜唏嘘。
杨道明哽咽着说,午夜梦回想起曾经的革命岁月,想到牺牲的战友,每每悲从中来。
1999年5于14日,杨道明圆寂,终年90岁。
而这一天恰恰是当年他和钟循仁被暗亭寺收留的日子。
点亮在看,与朋友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