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袁文才、王佐:从绿林好汉到红军将领的井冈英杰,深受毛主席器重

图源网络

在中国共产党艰苦革命的几十载岁月中,流血牺牲的革命烈士数不胜数,发生过鲜为人知的故事的革命圣地不计其数。不过,要论我党革命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无疑是开辟“农村包围城市”井冈山

毛主席

1965年,日理万机的毛主席终于得空,准备前往阔别已久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随着车子渐渐驶入村落,他的脑海中闪过无数个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记忆碎片,不由得感慨万分。

在众人的簇拥下,主席走过每一个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地方。当看到一处名为“五井碑”的地方时,他停下了脚步,对汪东兴说:“我紧急交给你一件事情,把烈士袁文才和王佐的妻子,也就是我的两位嫂子请过来!”

图源网络

她们与毛主席之间有什么渊源?为什么会得到主席的重视?见面后又有哪些生活变化呢?

一切事情的开始要从秋收起义前说起!

为民逼上梁山

清末内忧外患,百姓民不聊生,很多人被逼无奈,走上“占山为王”的匪途,而地域辽阔的井冈山也不例外,袁文才与王佐就是其中一方势力。

袁文才的雕像

1898年,袁文才出生在江西宁岗的某个村庄,小时候家中条件优越,得到上私塾读书的机会。然而,他的父亲不幸病故,不止辍学,家中也走向衰败之势。

不过,真正把袁文才逼上绝路的是封建阶级的压迫。

袁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族,虽然时运不济,但早年间也是有很多人家争抢着要将女儿嫁给他们,其中就包括“小脚女人”谢梅香。

谢梅香

“父母之约,媒妁之言”,袁文才与谢梅香很快成家,生下两女一子。即便后来袁家大不如前,但谢梅香坚守着“夫唱妇随”的思想,始终没有离开袁文才。

这份患难见真情的爱情,让两人越来越珍惜彼此。可是,意外也随之到来。

袁文才想尽办法振兴家业,但当地恶贯满盈的大土豪谢冠南却频繁阻拦,甚至还对他妻子谢梅香骚扰。他为了不多生事端,一直小心忍让,却依旧无法遏制爆发的契机。

图源网络

1926年,谢冠南又开始挨家挨户地索要税钱,当地百姓敢怒不敢言,有些给不起钱的人家,直接被他抢走妻子女儿抵债,这让袁文才愤怒不已,挺身反抗,众人也纷纷得到感召,反对谢冠南的暴行。

“给我等着,以后没你好果子吃。”

图源网络

谢冠南彻底和袁文才结下了梁子。没过多久,在当地的选举大会上,他们的矛盾再一次激化,而处于败势的袁文才被逼无奈,投向“刀马队”胡亚春

这是宁岗县的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没有枪,使用马刀到富豪人家中掳人,最后换取赎金。因此也被称为“叼羊”。

当时,袁文才阴差阳错之间,得到一把手枪,也算得到加入的资格。但是,这也遭到了谢冠南的忌惮,多次派人抓捕。他决定起义,争取更多力量,与这群封建老财作斗争。

图源网络

1926年,袁文才成立县农民自卫队,还建立起宁岗县人民委员会。虽是匪,但却只“劫富济贫”。除此之外,他还让其妻叔谢凡经担任修械所的所长,制造枪支,震慑不安势力。

袁文才行侠仗义般的“打家劫舍”,引来很多志士的加入,而王佐也是其中一员。

1898年,王佐在江西井冈山出生,与袁文才同岁,但生活阅历却十分丰富。他的父亲是个“瘾君子”,为了鸦片钱,将他与母亲等一家人七口人卖给他人。

图源网络

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王佐掌握了很多生活技能,其中就包括给人缝制衣物。后来,他还拜了当地有名的裁缝王东文为师,专心学习技术。

没过多久,王佐自立门户。但是,与争名夺利的旁人不同,他好给穷人缝制衣物,对富人却不理不睬,甚至出重金都无法得到他的优待,也别人称为“南斗”。

王佐之所以特立独行,只是不想像父亲一般,对有钱之人阿谀奉承。而他的这份“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品格,得到绿林好汉朱孔阳的赏识,很快成为其中一员。

图源网络

当时,王佐先后娶了两房妻子,第一任叫做兰喜莲,生下儿子王寿生,第二任是罗夏英,其女王宝莲

那时的王佐家庭事业双丰收,称得上人生赢家。尤其看到大富豪们为活命而不断求饶的态度,更是觉得解气。然而,好景不长,他的队伍内出现奸细,为了高位反杀。他听闻袁文才的威名,决定前去投靠。

图源网络

彼时,袁文才依旧在胡亚春手下做“二当家”,当得知王佐的得来,心中喜不自胜,自然可以多个“帮手”。然而,胡亚春却心生歹意,意欲图谋。

“胡大哥,王佐老弟与我们一般是苦出身,而且都有共同的目标,你为什么非要置人于死地呢?”

“袁老弟,人心隔肚皮,更何况这个王佐招惹了一顿麻烦事,现在不处置,以后后患无穷。”

图源网络

胡亚春弹药上膛,完全对王佐起了杀心。但袁文才却在关键时刻,救下了王佐的性命。他们一见如故,当即拜把子称兄道弟,称为“老庚”,颇有一种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气势。

不过,这时心存高远的两人,无论如何都预料不到他们会死于非命。

图源网络

袁文才与王佐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遥相呼应,是十里八项出名的绿林英雄,被当地人称为“井冈山双雄”。期间,他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遭到国民党的多次围剿,但都以失败告终。

不过,如此强大的队伍力量,在我党的眼中,却是难得的助力。

加入革命,却遗恨牺牲

图源网络

1927年,随着革命形势愈来愈严峻,毛主席决定带领中国共产党走上井冈山,开辟新的革命道路。而袁文才与王佐作为当地响当当的人物,自然要进入主席的视线中。

“他们可不是悍匪,而是深受当地老百姓爱戴的义军,很有可能会成为我党红色革命发展的重要力量,也会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奇兵劲旅。我们应当想尽一切办法,吸纳这支队伍。”

右一毛主席

很快,毛主席修书一封求贤信,托人带给袁文才。但是,对于自负盈亏的他与王佐而言,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否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他起初是拒绝的。

“毛委员:我们小门小户的,为的是保全自己,无法与您大干革命相比,希望两方依旧井水不犯河水,以后我们也不会给您添麻烦的。”

毛主席

然而,袁文才的婉拒并未让毛主席心生退意,反而越来越势在必得。很快,他让党员龙超清与陈慕平再次送信劝说,讲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以及未来想要建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袁文才终于做出让步,打算与毛主席相见。很快,他们在大仓村见面。当时,主席提出两项建议:一是赠送枪械,拉近距离;二是紧密团结,同仇敌忾。

图源网络

袁文才被主席的雄韬伟略所折服,当即达成合作意图,还送上一千块大洋表示敬意。他说:“我兄弟王佐也是一条好汉,我可以从中牵线,让他跟着我一起干。”

毛主席喜不自胜。没过多久,袁文才、王佐与绿林好汉们被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2团,他们二人分别担任正副团长。

图源网络

1928年4月28日,朱毛顺利会师,彭德怀也带领红五军走上井冈山,革命武装队伍越来越大。但是,与国民党反动势力相比,依旧是力量悬殊。在此期间,袁文才与王佐作为井冈山的悍将,数次击退敌人的围攻。

尤其是王佐带领的三十二团被称为“井冈山的守护神”,经常采取“化零为整”的游击战术,逐个攻破敌人的封锁线,他也被毛主席称作“游击战术的鼻祖”。

左一毛主席

不过,要想获得更大的胜利,必须不断扩大红色革命的力量。毛主席思来想去后,做出“下山号召”的指示。但是,临出发前,他却对袁文才与王佐的安危忧心忡忡。

原来,在当地始终有土、客两籍的根深蒂固的矛盾,而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内部也喊起了“客家的枪”、“土家的党”的口号。而袁文才与王佐都是客家人,无法避免地牵扯其中。

更关键的是,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会议上,着重提及我党关于土匪的问题。

毛主席

有人表示:“与土匪武装类似的团体联盟,可以在武装起义前充分利用。但一旦结束,必须严厉镇压。尤其是首领更要被作为反革命首领对待,应当‘完全歼除’!”

但是,毛主席却力排众议,不肯采取“一刀切”的策略。他还说:“无论是土客两籍的纷争,还是土匪相关的问题,都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绝对不能机械的理解和执行。”

宛希先

因为主席对袁文才与王佐的信任,所以在时并未有人挑刺。但是,主席担心自己一走,会被有心之人钻了空子,思来想去后,留下最擅长解决“土客矛盾”的中间人宛希先

可是,即便万事安排妥当,但依旧对某些突发事件防不胜防。

一次,作为宁岗县县委书记的龙超清在参加会议室佩戴在战斗中缴械所得的枪支。袁文才看见后非常不满,还调侃道:“你一个县委书记,哪里需要带枪,还是留给有用的人吧!”

图源网络

如果只是寻常的斗嘴倒也无可厚非,关键在于龙超清是土家人。这份冲突间接点燃了隐藏已久的“土客冲突”。随后,宛希先等人意外遇害,而袁文才一怒之下,将罪责全部算在龙超清的头上,再次激化了矛盾。

双方之间的冲突一触即发,而罗克绍事件成为最后的导火线。

图源网络

1930年2月11日,袁文才抓住茶陵县挨户团团总罗克绍,想要问出兵工厂及枪支的具体位置。他的本意是充实队伍武装,但却因此走上不归路。

当时,在各种不实信息的传播下,袁文才与王佐被人渲染成不知悔改的土匪,以手中权力压迫普通群众。他们两人遭遇误杀,一个丧命在自己家中,一个则淹死在河里。

毛主席得知袁文才与王佐逝世的消息后,痛心疾首,一度高呼:“他们二人是杀错了呀!”然而,无论多么惋惜,都已经无力回天,主席决定好好善待他们的家人。

袁文才与王佐

不过,家中主心骨不在,他们孤儿寡母的生活岂能一帆风顺!

家人坎坷度日,幸得主席挂念

袁文才去世后,妻子谢梅香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杀,只能四处逃窜。他们住过山洞,吃过野果,也流浪当过乞丐,走投无路之下,她不得不将两个女儿送给别人做童养媳。

后来,谢梅香回到老家,听从袁家长辈的意愿,招了一位上门女婿,叫做肖开福。而后革命斗争愈来愈激烈,他们依旧过着东躲西藏的生活,但好在坚持下来。

谢梅香

而王佐的妻子兰喜莲要比谢梅香更加困难。丈夫一死,第二任娇妻罗夏英直接带着女儿改嫁,独留下她一人保住王家的血脉,与儿子相依为命,不得不寄人篱下,受尽委屈。

毛主席虽然没有忘记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和两位嫂子,但是他在当时也遭受到一定的排挤,自身难保。

不过,解放后,主席根据嫂子谢梅香提供的证据,第一时间为袁文才与王佐平反。还邀请袁文才的儿子袁耀烈与王佐的儿子王寿生一同参加开国大典。

毛主席

正义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袁文才与王佐这两位斗志昂扬的革命志士,终于能在历史上流芳千古。毛主席还表示:“他们对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有功劳的,值得被缅怀尊重。”

1965年,居住在中南海的毛主席念叨着:“我老了,经常梦到井冈山,是时候回去看看了。”

当看到井冈山的熟悉景色时,主席也想起历经千辛万苦的谢梅香与兰喜莲,才破格邀请相见,并拍了大合照。

图源网络

这是谢梅香与兰喜莲无法预料的惊喜,也是对过往所有艰辛的回报。她们向主席承诺,一定会教养好子孙后代,继续为祖国发展做贡献。

后记

在那段黑暗中挣扎光明的年代,每一位革命者的牺牲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巨大损失。但是,正如毛主席所言:战争总是要有牺牲的。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也不会有现在的和平年代。

我们应当警醒、缅怀与学习,让革命者的精神在中华大地上开出绚烂的花朵。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