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3位小红军一起烤火取暖,多年后,1人成开国上将,2人当省委书记

▲点击上方的/蓝字/方可关注我们

有一种精神,穿越时代的云烟

日久弥新

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

更臻醇厚

1935年冬天,一个寒冷的夜晚,在湘鄂赣苏区的深山老林之中,临时搭建了一个小棚子。棚子中有3个年轻的小伙子正围在一起烤火取暖。虽然燃起了火,可还是很冷。

3个小伙子都是红军,最大的26岁,最小的才22岁。他们没有跟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而是留在苏区坚持斗争。虽然力量非常弱小,有他们在,就可以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是离开了,但是湘鄂赣边苏区三年红旗不倒。

粟裕和谭启龙

这3个小伙子,按照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来说,分别叫谭启龙,江渭清和钟期光。他们都大难不死,活了下来,活到了建国后,他们都成为共和国的大人物。

可当时他们最大的愿望却是能暖和一点,能多找一件衣服穿。3位小伙子有2位是湖南人,谭启龙是江西人,都是红军中的干部。三年游击战争,十分艰苦,没有衣服,没有吃的,也没有房子住,敌人还要来搜捕,他们只好躲在大山之中的山洞里。

山中没有粮食,搞不到盐,人如果长期不吃盐,就浑身没有力气,严重还会变成“白毛女”。他们就想办法把墙上的硝盐刮下来,放在水里溶解沉淀,在盆里熬干,代替食盐用。

没有粮食,就只能靠山吃山了,冬春两季,他们就挖竹笋,煮着吃,或者烤着吃,夏秋季节,他们就采蘑菇,挖野菜和野百合。长时间吃不到一粒米,大家都变得面黄肌瘦,湘鄂赣军区司令员严图阁同志就在饥饿和伤病的折磨下,病逝了。

为了生存下去,还得想办法搞点粮食,那就要到敌占区了,来回要走一百多里路,往返需要四五天时间,路上危险重重,好多战士千辛万苦搞到了粮食,半路上却遭到了敌人的伏击,牺牲了。

左一江渭清,右一王必成

好不容易搞来一点粮食,却没有锅,就把脸盆放在三块石头上,点火做饭。白天起火,很容易被敌人发现,大家只好找一个低洼处,趁着阴天或者大雾天,才敢点火。

米很少,根本不够吃,大家就把它磨成粉,掺着野菜煮着吃。为了多活下去一个人,实行严格的平均主义,谁也不许多吃,谁也不能少吃,满足每个人维持生命最基本的需求。

夏秋天,大家就躲在山洞里,可是有很多蚊虫,叮咬得非常难受,最可怕的是毒蛇。谭启龙就亲眼看见一位战士被毒蛇咬伤了腿。那时候根本就没有药,那位可爱的红军战士活活被毒死了。

最可怕的是冬季,山中白雪皑皑,奇冷无比。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谭启龙、钟期光和江渭清3人挤在一个棚子里,围着火堆取暖。江渭清穿了三件单衣,两条单裤,还能扛得住。

钟期光从鄂东南突围回来的时候,行李丢光了,穿得非常少,一边烤着火,一边还被冻得瑟瑟发抖,牙齿打颤。见此情景,江渭清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一件,递给钟期光穿。

钟期光上将

钟期光感动得说道,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谭启龙则把仅有的一条单被铺开,3人一起盖,互相偎依着取暖。好不容易入睡了,一夜却被冻醒好几次。他们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夜晚。

在面对生死考验的时候,战友们互相关爱,患难与共,那份深厚的革命友谊,让他们终身难忘。非常幸运的是,三人都活了下来。后来都成为华东战场的高级干部。

其中,江渭清是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的政委,王必成的好搭档。钟期光是粟裕领导的华中野战军政治部主任,是大家心目中的好主任。谭启龙的地位很高,他是第七兵团政委,王建安的好搭档。

3人都是优秀的政工将领。新中国成立后,钟期光被授为开国上将。江渭清和谭启龙都没有军衔,却都当了省委书记。江渭清当过江苏省和江西省的第一书记,一把手。谭启龙就更牛了,他当过山东省、浙江省、青海省和四川省,4个大省的第一书记,也是一把手。他们都是毛主席时代的好干部。

虽然都身居高位,他们却都没有忘记当年的战友情谊,没有忘记那一个个共同烤火取暖的苦难经历。谭启龙称赞江渭清有“松柏精神,云水风度”。钟期光多次和人讲起,3人盖一条被子的难忘经历。

编辑:90小花文学社 小李
赞赏
弘扬正能量,传播好思想!

好 书 推 荐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

好文精选
最全毛主席颂歌大联唱150首,快保存!
►毛岸英写给妈妈杨开慧的一封信,读完,令人肝肠寸断......
►毛岸英诞辰99周年,除了是毛主席的儿子,他还有什么值得纪念?

觉得不错请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