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红色文化】乐昌北上抗日集合地——红军岩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图为游击队员憩息在大岩洞时留下的遗迹。(李灶生摄)

在乐昌市坪石镇牛栏冲村与京口村附近的山上有一个大岩洞,因红军游击队长期在此开展革命活动,所以人们称它为“红军岩”。大岩洞呈弧状左右排开,四周山势陡峭、绿树成荫、杂草丛生。据村里老人说,以前岩洞前面很宽广,可容纳上千人,过去游击队员经常在此处练兵。几十年过去,这里已长满了灌木和杂草。  
据《中国共产党乐昌地方史》和《谷子元革命回忆录》记载,1930年4月,中共乐昌县委书记李光中被捕牺牲后,敌人到地下党活动区域大肆搜捕,乐昌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幸存的同志被迫转入坪石山上的十五六个岩洞里秘密从事革命活动,由湘南特委领导,直到1937年冬。在此期间,先后组建“湘粤边工委”“宜乐县委”“乐乳宜边工委”等,在乐昌建立一个区委和10个党支部,保证了乐昌革命斗争的向前发展。先后奇袭国民党坪石田头警卫中队、突袭破阳炮楼、偷袭樊公祠碉堡、雷打石大捷、惩治叛徒和地主恶霸等。  
1938年2月,曾任湘南特委书记四年的王涛以新四军中校秘书的身份,从延安到达乐昌,传达党中央指示精神,湘粤边区游击队下山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游击队接到通知后,队员的认识不统一,对国共合作抗日的政策不理解,一时思想转不过弯来。湘南特委和宜乐工委主要领导人王涛、周礼、谷子元以及党中央从延安派来的谢忠良、欧阳、陈润、王志萍等八路军政治、军事、文化工作人员来到游击队大队部牛栏冲对游击队员进行宣传和动员工作。游击队长李林马上发出通知,命令三个区队即到牛栏冲集中。分散在各处的游击健儿接到命令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大队部集中。在梅子坪、狮子岭、斋公堂的游击队于第二天黎明前到达,在梅花等路程较远的游击队也于天亮后赶到。全部队员集中在牛栏冲一个大岩洞里开了三天大会。王涛向全体游击队员分析全国的形势,介绍日军侵华的暴行,传达中共中央抗日救亡的方针政策,详述国共合作、抗日救亡的伟大意义。“记得王涛当时有几句话是这样说的:‘你们这些山老鼠、土包子,一不看报,二不想一想……’同志们也如昔日一样在他跟前好说话,便七嘴八舌地说:‘报也看了,道理也懂得,如果不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那就会亡国灭种!可是谁也不敢讲呀,王明路线‘整人咧!’王涛说服了各层干部,大家第一次领会到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路线的精神。”政治工作人员还率众高呼:“国破家亡,匹夫有责”“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等宣传口号,全体队员激动万分、情绪高昂,莫不同仇敌忾、摩拳擦掌、誓雪国耻。通过传达动员,游击队员对国共合作、下山接受改编的认识统一了,北上抗日的决心更加坚定。在三天之中还穿插进行军事训练、政治学习、教唱抗日歌曲。年仅16岁的文化教员王志萍教游击队战士唱《大刀进行曲》等抗日歌曲,她教得非常起劲,游击队战士也唱得非常激昂。这些抗战歌曲激发了他们的抗日热情和革命斗志。  
出发前一天,为减轻游击队军需人员的负担,部队将仅有的数千元银洋分给战士们带在身上,到时候待令交回。  
阳春三月的一个早晨,游击队战士吃过早饭后,集中在牛栏冲大队部石岩洞前的草坪上。游击队长李林作简短讲话后,队伍立即向湖南良田进发。从延安派来的政治、军事、文化工作人员随队同行,北上抗日。  
这天,游击队战士穿着清一色的服装,肩上挂着一条灰色的棉毡,扛着步枪。有些新入伍的战士没领到枪,每人扛着一把大刀排成一行前进。乡亲们得知游击队北上抗日,一早就在路边等着见上一面。人们含着泪花,依依不舍地为游击队送行,并祝愿游击队旗开得胜,希望战士们奋勇杀敌、赶走鬼子。游击队斗志昂扬,下山后即走大路。为了游击队的安全,中共湘南特委书记王涛与湘粤边区国民党当局谈判,要求国民党军队撤离游击队驻地30里,游击队开拔时,两边让开15里,以避免冲突。游击队马不停蹄,当天从坪石出发,直达距坪石40多里的湖南郴县良田圩,驻扎在一间庙宇中。游击队在良田进行了十多天的休整和扩编后,来到乐昌黄圃新塘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刷写标语、画漫画、教群众唱抗日歌曲,号召人民起来抗日,还帮助群众干农活、做好事。游击队严格遵守纪律、自筹军饷,不拿群众财物,深受群众拥护,大家都称赞游击队是“工农自己的队伍”。接着,游击队又开赴湖南宜章赤石,驻扎在一间学校里,一边扩充队伍,一边进行军事训练。  
经过一个多月的扩编和训练,1938年3月,游击队离开赤石,到达湖南耒阳江头继续整训。在耒阳与刘厚总(后叛变革命)率领的游击队汇合,两支队伍一起进行了三天合编整训,然后从耒阳乘火车到株州,在株洲排除国民党的干扰阻挠后,转乘火车开赴浙江金华。到了金华,步行去安徽省太平县太平镇汽车站。在太平镇汽车站,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接见了这支北上抗日的队伍,并作亲切慰问,对游击队作了有关抗日任务的讲话,宣布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警卫团(当时称特务团)。尔后,队伍到达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太平镇的云岭村进行整编训练。此后到达抗日前线,转战在皖南一带,为国家、民族解放英勇作战,狠狠打击了狂妄一时的日本侵略军。数十名北上抗日的乐昌籍游击战士为抵御外侮,不畏艰辛、不怕牺牲、血战沙场,除数人如李太生等幸存外,其余战士为抵抗日军献出了宝贵生命,为抗日救国作出了伟大贡献。 

来源:乐昌市博物馆欧伦彬

编辑:曹塾文

责编:赵小华

监制:周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