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2月16历史上的今天:1935年红军取得长征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

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今天是2022年2月16日,87年前的今天,1935年2月16日,红军取得长征以来第一次

重大胜利。那关于红军长征感人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陈赓看见一个非常瘦小的红军,于是便要把自己的粮食分给他。小红军拒绝了,

并拍拍自己包说还有很多粮食。分开后,陈赓再一次看到小红军时,

发现他已经死了,打开他装粮食的袋子,发现里面是一个有很多牙印的牛膝骨。

刚强的小红军战士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意拖累别人,把困难和

危险留给自己。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

长征途中,一个13岁的红军小兰在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

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

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变成鼓鼓的。不久后,她的身体不行了,

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的“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真相,于是大家自愿

地分一些干粮给小兰,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

这个故事真实、生动地讲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老山界很高,上山30里,

山势又陡,特别是雷公岩,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石梯,只有一尺多宽,非常艰难,

部队行军负载笨重,马匹驮着受伤战士,加上敌人追击,形势急迫,夜里也得行军,

并且在作战途中,任务紧急,不能及时开饭,开饭也不能吃饱,体力消耗大,

战士们只有忍饥挨饿。睡觉也只能风餐露宿,时已冬季,寒冷刺骨,但红军战士们

不怕苦难、艰苦奋斗,顺利地翻越了这座难爬的高山。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

战地女杰:贺子珍的身体里嵌入17块弹片在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活跃着一群特殊身影,她们中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

有女干部,也有女兵。饥饿、疾病、血战、死亡,没什么能阻挡住她们前进的脚步,

这一群可亲可敬的巾帼英雄在弥漫的硝烟中一路穿行。作者常敬竹说,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区的大街小巷,苦苦寻找

当年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那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耗费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

然而他们依旧乐此不疲,因为每一个采访对象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惊喜,一种久违的

精神在召唤着他们、激励着他们、感动着他们。尽管,当年风华正茂、叱咤风云的红军女战士大多已经告别人世,而女红军留在漫漫

征途上的那些美丽故事依然那样荡气回肠、动人心魄。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女红军们刚拖着疲倦的身体赶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

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一群敌机嗡嗡地叫着突然从山后飞过来,其中一架快速俯冲

下来,一阵激烈的机枪子弹迎头扫射,三枚炸弹投向休息营地。战士们迅速趴在路坎

下、田沟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势把一些人遮蔽起来,但要命的是一些红军伤员躺在担架上根本动不了。贺子珍本来是隐蔽在路边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担架,这时,

一枚炸弹投了下来,在她身边顿时腾起一股烟尘……敌机飞走了,枪声、爆炸声停止了,硝烟和尘土渐渐消散开去。贺子珍的身体里嵌满

了弹片,鲜血把军衣浸染得殷红。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场紧张的抢救开始了。警卫员骑马去总卫生部请来李芝医生,为贺子珍救治。李芝

先为贺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针,然后做了全身检查,发现在她的头部、上身、四肢共有

17块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弹片,在没有实施任何麻醉的情况下,手术开始了。贺子

珍疼得浑身大汗淋漓,眼里噙满泪花,却坚持一声不吭。身体浅层的弹片终于被一块

块取出,而深入体内的弹片却难以取出,成为战争留给她的一份永久纪念。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老一辈人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是革命先烈浴血奋战换来的。战争虽已远去,历史不能忘却。

你还有哪些革命先烈们的故事,评论区分享给大家,谢谢~

本文所有内容(包括不限于文字与图片)均转载自网络,版权所有归内容所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