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
已故老军人李春泰的后辈
来到宜昌市公安局伍家岗区分局
万寿桥派出所
上交了老先生生前所留的一批枪弹
李春泰
原名:李春台
籍贯:湖北恩施
出生年月:1920年5月
荣誉:参加过红军长征、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荣立多次战功。
15岁少年义无反顾踏上长征路
1920年5月,李春泰出生在湖北恩施宣恩县大坝沟李家坳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935年1月,湘、鄂、川、黔革命烈火熊熊燃烧,红二、红六军团主力部队突入鄂西,扩大了游击区。当时年仅14岁的李春泰,报名参加了贺龙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成为了红二军团红六师14团中最年轻的一名战士。
当时,国民党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军事“围剿”,李春泰所在的14团在湖南大庸县高粱坪,与国民党的3个团激战了一天,这是李春泰在参加红军后,第一次和国民党正规军打仗。他当时身上仅有5发子弹,打完3发后,因敌强我弱,不得不随团趁着夜色撤出阵地,向湖南桑植集中。
1935年10月,国民党成立宜昌行辕,投入100多个团、30万人的兵力,围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二、红六军团在湖南桑植举行突围誓师大会,决定进行战略大转移,李春泰跟随部队踏上了红军长征的路途,并在大部队的带领下,取得了”忠堡板栗园战斗“、”山城堡战役“等诸多战役的胜利。
志向革命 伉俪情深
李春泰的妻子名叫门秀珍,两人既是夫妻又是战友。在战争年代,他们生死相依,相互鼓励和帮扶着走过了万水千山。
当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李春泰转战东北。在大连市,当年的李春泰作为杜平首长的警卫,杜平推荐他到东北建国学院学习,为日后解放后服务国家做后备干部。
李春泰去学习的那段时期,门秀珍在为杜平首长照看孩子。当年,读书的女孩子非常少,而门秀珍正好读了几年书,而且思想上非常进步。杜平觉得门秀珍很有培养前途,是一个很好的革命苗子,于是他把门秀珍也推荐到东北建国学院学习。
学习不到半年,李春泰接到指令要出征到哈尔滨打仗,此时,杜平就把门秀珍介绍给了自己的警卫员李春泰。就这样,两人在美丽的大连海滨,举行了简单而浪漫的婚礼。此后,这对革命伉俪,携手开始南征北战。两人为革命播撒过汗水、奉献过青春,他们很自豪。
默默无闻深藏功与名
后来,李春泰被编入东北野战军(即第四野战军的前身)。解放战争中,李春泰参加了著名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后随第四野战军南下解放武汉,在枪林弹雨中,他立下了赫赫战功。
解放后,李春泰转至地方,他将自己的荣耀深深埋在心中,很少与他人说起。1960年,李春泰调任宜昌港务局局长,出身贫苦的他,一直坚守着一名军人的勤劳朴实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李春泰喜爱编草鞋,因为草鞋伴随红军战士们,踏遍了祖国大半个山河。李春泰也经常将自己亲手编的草鞋赠与他人,1994年春节,李春泰回到家乡湖北恩施州宣恩县,特意打了三双草鞋当做拜年礼物,送给三位为山区建设作出贡献的干部,希望他们将红军精神传承下去。
2008年5月,李春泰老人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
他曾走过长长的路
既曲折又光荣
写满了故事和传奇
一生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
他留下的长征精神
将继续激励后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