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近代以来曲阜境内的历次战斗记录
【军史】聊聊我的老部队27军
【历史】兖州战役概述
【军史】1955年山东藉的开国将帅
【军史】全国姓孔的开国将军知多少
【军史】挺进东北的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
【往事】山东抗日根据地
【人物】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张经武
【往事】八路军山东军区历史沿革
【军史】全军首批十大战备值班师
【军史】全军首批应急作战部队
【军史】中国十大王牌军(一)
【军史】中国十大王牌军(二)
【军事】中国武警机动师
【军事】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部队
【军事】摩托化步兵概述
【军事】我军五大机械化步兵旅
【军事】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战区
【军史】中国空军空降兵部队的组建和发展
长征开始后,三“虎”更加发挥了“猛虎”的威力!在连续突破国民党军三道封锁线的作战中,红4团担当先头团,为左路军开辟前进道路;另两个团在战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血战湘江中,红4、红5团并肩前进,以强行军的速度,连续四天长途奔袭,攻占道县,歼灭守敌一部,红4团还在西元地区击落敌飞机一架。
三“虎”配合最默契、最成功的一次战略行动是强渡大渡河。当时,红1团团长为杨得志、政治委员为黎林;红4团团长为黄开湘、政治委员为杨成武;红5团团长为陈正湘、政治委员为王道邦。
巧渡金沙江后,为了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争取时间,渡过大渡河,毛泽东命令红5团为右路,沿西昌至雅安大道向大树堡渡口前进,佯装红军主力由此渡河,以迷惑和牵制敌人。同时,以红1团为主力组成中央红军先遣队,红4团为预备队,夜行昼伏,隐蔽地穿越大凉山,向安顺场渡口前进。在全军由安顺场渡河无望时,毛泽东立即命令红4团为左纵队先头团,飞夺泸定桥,挽救了红军,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厄运。中央红军大获全胜,蒋介石望河哀叹。
突破四道封锁线、突破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突破腊子口……整个长征的全过程,毛泽东一次又一次地使用这三个团。
红12军是秋收起义的井岗山红四军31团发展而来,后来红12军分成了新红12军与红22军。新红12军下辖原红12军34师,原红12军35师,原闽西地方部队红19军.红22军下辖原红12军军部及原红12军36师与江西军区独立第4师、江西军区独立第5师。
红3军是原来红五军副军长黄公略在赣西地区组建红六军改编而成红5军是彭德怀平江起义组建的主力部队,红8军是红5军在平江地区的留守部队扩编而成的。红7军是广西百色起义后组建的部队,红21军是赣南地方部队
红13军,红14军,红15军是宁都起义后红5军团的部队。
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七个主力师:第1师,第2师,第4师,第5师,第13师,第19师,第34师
红1师(师长:李聚奎)由红3军缩编为红1师的红1团与红2团,红3团由红22军军部及66师缩编。
红2师(师长:陈光)由红4军缩编为红2师的红4团与红5团,,红6团由红22军的64师与65师缩编。
红1军团第4军11师缩编为红1军团第2师第5团。团长吴高群,政治委员刘忠。所属第一、第二、第三营依次由11师第31、第32、第33团缩编组成。第1营营长曾保堂,第2营营长朱水秋,第3营营长梁兴初。全团有9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共1800余人。
红4师(师长:洪超)是先由红8军并入红5军,然后红5军下辖3个师改编为红10团,红11团,红12团
红5师(师长:李天佑)是先由红7军与红21军合编,红13团为红7军,红15团是红21军,红14团是红7军与红21军各占一半。
第13师(师长:陈伯钧)是红5军团的13军,14军,15军缩编成三个团、
第19师(师长:寻淮洲)是由红11军缩编而成
红34师(师长:陈树湘)是由新红12军缩编而成。
为了扩编部队弥补兵力不足的问题,将一些地方部队整编成了九个普通师:第3师(师长:罗炳辉)、第6师(师长:曹德清)、第14师(师长:程子华)、第15师(师长:彭绍辉)、第20师(师长:粟裕)、第21师(师长:周昆)、第22师(师长:周子昆)、第23师(师长:孙超群)、第24师(师长:周建屏)。
红军整编后序列:红1军团军团长林彪(辖:红1师,红2师,红3师),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辖:红4师,红5师,红6师),红5军团军团长董振堂(辖:红13师,红14师,红15师),红7军团军团长寻淮洲(辖:红19师,红20师),红8军团军团长周昆(辖:第21师,第23师),红9军团军团长罗炳辉(辖:红22师,红24师),红34师属于机动师先后隶属过红7军团,红9军团,红5军团。
长征前,红1军团的红3师调入红9军团同时红15师调入红1军团,红5军团的红14师调入红9军团,同时红9军团的红34师调入红5军团,长征中红5军团只有两个主力师。红7军团的红20师由于损失惨重并入红19师撤去番号师长粟裕改任红7军团参谋长,长征前红7军团只有一个主力师。红8军团在湘江战役中损失撤掉番号,红9军团长征中改编为红32军并入红二方面军,红24师在留守江西根据地打散。
全面抗战爆发后,工农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投身抗日前线。原红2师改为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由杨得志领导。而大名鼎鼎的红5团,成了该团的2营。
【军史】八路军14个主力团的发展历程之685团
【英勇冲锋红四团】红四团的番号是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第1军团第2师第4团,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战功显赫的部队。其前身为参加过北伐战争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叶挺独立团,曾参加过彪炳史册的南昌起义、湘南暴动。
1933年6月,中央红军在江西藤田整编,红一军团第10师改编为红1军团第2师第4团,下辖3个营与1个机枪连,每营3个连。
红4团1营由10师红28团编成;前身为北伐时期组建的叶挺独立团1营;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后改编为井冈山红4军28团1营。
红4团2营由10师红29团编成,这是井冈山红4军28团2营.最早成立于1928年4月。
红4团3营由10师红30团编成,最早前身为红4军1纵3支队,成立于1930年6月。
1933年8月中革军委授予红4团"英勇冲锋"光荣称号。
1934年红4团在红1军团2师建制内随中央红军长征。
1935年5月24日晚,长征红军先头部队夜袭位于大渡河中游的安顺场渡口,一举击溃守军,并夺得了3艘渡船,开始昼夜不停地向对岸运送部队。尽管如此,由于大渡河水流湍急,渡船往返一次往往要耗费1个多小时,因此直到5月27日,也仅仅将红1军团1师和军委干部团运送到对岸,要想将红军主力全部渡过去,至少要1个月的时间。
为此,负责指挥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决定,由总参谋长刘伯承指挥红1师和干部团组成右纵队,于5月27日出发,立即沿大渡河向上游进发,夺占320里外的泸定桥。
为了确保成功、双管齐下,次日清晨,红1军团2师4团也接到命令,沿着大渡河南岸向泸定桥挺进。大渡河两岸这两支红军部队毫不犹豫地执行了命令,一路飞奔,所向披靡。
当时红四团的政委是杨成武,后来成了开国上将,名满天下。
当时红四团的团长是王开湘。江西弋阳县人,和方志敏是表兄弟,在表哥方志敏的影响下,很早就参加了革命,曾经担任过红一师政委。
湘江战役之后,红军进行缩编,王开湘被调到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任团长,开始和杨成武搭档。
红四团全体将士以惊人的毅力向泸定桥疾进,终于在29日上午按时赶到了泸定桥。
1935年5月29日中午,红四团在沙坝的天主教堂召开了干部会,决定在二营二连挑选22名英雄,组成“夺桥突击队”。突击队配备短枪、手榴弹等装备。二营三连连长王友才率领担任第二梯队,负责铺设桥板。而总攻的时间则确定为下午4时。
二连连长廖大珠带领21名突击队员,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敌人密集的弹雨,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黄昏时分,红四团全部占领泸定城,并牢固地控制了泸定桥。王开湘见状,立即指挥全团随后跟进,一举攻占了泸定城,为红军打开了一条生命通道。
9小时后,也就是30日凌晨2点,右纵队到达了泸定桥头的泸定城。因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瓦坝、龙八布等地驻扎着川军第24军刘文辉部2个团的正规部队,还有1个旅部,因此耽搁了更多的时间。
在这场爬索夺桥的战斗中,22名红军战士其中有4人壮烈牺牲,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还有18名红军战士则在战后受到了嘉奖。
红一方面军1935年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由徐向前、陈昌浩提议从红四方面军抽调建制部队补充到红一方面军。四方面军的33军98师294团编入红4团,为红4团第二营。原红4团二营改为第三营。原红4团第三营分别编入一、三营。
-
4大队1连由原红4团1营1连改编; -
4大队2连由原红4团1营2连改编; -
4大队3连由原红4团2营(原红33军98师294团)缩编而成; -
4大队4连则由原红4团3营(原井冈山红28团2营1连,红4团2营6连)。
1936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会师,中央红军陕甘支队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陕甘支队一纵4大队恢复原红4团番号,仍归红一军团第2师建制,此时的红4团仍为小团大连制,下辖4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1个侦察连。
1936年12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红4团改为二营六连制。
1937年8月抗战全面爆发后,红4团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第1营,下辖4个步兵连与1个机枪连。
【军史】八路军14个主力团的发展历程之685团
-
685团1营1连由原红4团1连改编,35年9月改编为红军陕甘支队一纵4大队一连(抢渡乌江红一连)。
-
685团1营2连由原红4团2连改编,35年9月改编为红军陕甘支队一纵4大队二连(飞夺沪定桥红二连)。
-
685团1营3连由原红4团2营6连改编,35年9月改编为红军陕甘支队一纵4大队三连(腊子口红六连)。
-
685团1营4连由原红4团3营改编,35年9月为红军陕甘支队一纵4大队四连。
-
抗战胜利后,红四团改番号为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第16师第46团,参加秀水河子战斗、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作战行动。 -
1949年1月,红四团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第127师第379团,参加海南岛战役。
【牺牲决胜红一团】
【军史】红军“牺牲决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