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读书季 || 范红军:为学为教 立德树人

为学为教 立德树人

读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有感


范红军

1月15日恰逢农历小年,一场中雪扑面而来,洋洋洒洒竟下了一上午。霁雪初晴的午后,楼下、窗外到处是孩童的欢呼与雀跃,仿佛一扫前段时间疫情的阴霾,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这样冬日难得的一小段假期,每日只深居简出,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悠闲,临窗而坐,屋外树枝上时有“柳絮因风起”的飞雪,漫天飞扬,手边、屋内是“围炉烹雪”的红茶,温暖和煦,真有了“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感觉。一壶热茶,一册在旁,正应了古人“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的意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很好地诠释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重要论述,“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在新时期,如何发展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这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一个方向。立德树人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新形势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涵、任务、方法、载体、路径的进一步廓清。

一、“君子之仁”与“立德”

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立德”,并不是凭空而来。从古自今,道德教育一直居于教育的首要位置。“立德树人”理论来源于对历史演变的梳理,春秋时孔子所提到的“君子之仁”,就和如今我们所说的“四有好老师情形类似、不谋而合。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德”有着其具有历史特定的、相对具体的内涵,但在作为教育的核心要求上,却有着其内在性和传承性的显著特征。

纵观历史,“德”的起源来源于政治实践,是统治者在统治的过程中进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政治技巧与政治艺术,有明显的历史属性和政治属性,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普通的伦理学概念。儒家思想的几个核心概念,如仁、礼、德等等,从形成的先后次序看,德的形成应该是最早的,可以说是古代政治的生命之源。“德”的这一双重属性并非人为铸就,而是来自它所起源的社会基础和历史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科学发展。“立何德”和“树何人”。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仁之心、德之行,并不仅仅只看他外在的语言和平时的表现,外在言语的表现是表象的,深层次的表现却是要看他为人处世的行为举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先天、后天的环境都能影响到一个人的发展。因此,在教书育人的路上,我们要用唯物主义的发展和辩证的眼光看待学生。另外,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如果希望自己达到一定的境界,就要首先自己必须做到,才能要求别人做到。有“前车之师”,才有“后车之鉴”,而且要时刻接受批评、完善自己,不断加强自我革新与创造的能力。

二、为学为教、立德树人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同时又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四十余年的亲身受益者、亲历者和建设者,也享受了为人师表的光荣与满足。从1977年到1985年,被称为中国高考的“黄金时代”。我大学毕业上班的1987年,正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从最初的“黄金时代”迈向“白银时代(1985-1999)”的关键时期。《论语·述而》中提到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思想主要涉及的是道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正如“立德树人”视阈下的创新性研究,“游于艺”则可以诠释为文化知识的技能教育。其次,《论语·述而》篇还告诉了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端正态度,还有讲求方法。要择善而从,多问多识,做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教育工作者不但要“德高为师”,更要“身正为范”。“德高为师”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教师在工作中要有责任感、使命感,爱岗敬业与奉献精神。学高为师体现在学业精深、知识广博,研究领域处于学科前沿。毕生致力于中国无线电和航空教育的顾毓琇教授曾提到,以他的观察,教师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高层次的教师是可以引导学生跟随自己的思路,能根据不同专业并结合教师自己的经验和感悟来进行教学,在通往教育的基础上,做好个性化延伸;中层次教师的基本要求是能保持课堂的活力,学生能跟随老师的步骤前进,这也是大多数老师目前的状态。不会钻研、不想钻研、也不愿钻研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第三种就是那种自己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却对台下学生的接受与否不管不顾。这种现情况是极少的,却又是个别老师存在的现象。

身正为范,教书育人,在学生求学的道路上做到言传身教,同时对学生伸出援助之手,从思想、学业上带领学生走向成功之路,也和学生一同成长!首先要成为品德高尚的谦谦君子,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成长道路上理想人格的塑造和自我完善的追求上,良好的师德不仅能够激励学生的发展,而且还能激励教育自身的发展。无论是内心想法还是外在表达,都要在学生面前树立起爱国爱党、先人后己、乐于助人的师者形象。使“人师”和“经师”的达到完美统一、深度融合。其次,帮助学生、引导学生树立“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概念,做到“君子慎其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在知识的广袤空间里用尽力气荡气回肠地呐喊,深刻有力地表现,慢慢成长为适应这个伟大时代、为推动这个伟大时代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才、君子。

“风卷寒云午日晴,又得书窗一夜明”窗外,依然有孩童的欢呼与雀跃,屋内暖风微微吹过,窗台的兰花开得正好,鲜亮、柔韧,惹人喜爱,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 二十大报告全文来了!凤凰网安徽_凤凰网.[EB/OL]. http://ah.ifeng.com/c/8KQF0PVVMI5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简介:范红军,男,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正高级工程师。

☆☆☆

审 核 | 统 筹:吕 村

责 任 编辑 :韩燕飞